3日,新羅區大池鎮龍大生態養殖場內的豬開始住上“別墅”。“別墅”分為上下兩層,上層2.6米高用于養豬,并采用定制水泥漏縫地板,下層2.5米用于豬糞尿發酵。
“傳統養豬模式,每天必須用清水清洗豬欄,產生大量的污水,甚至老式飲水器,也會溢漏大量污水。”該養殖場負責人吳勝榮說,去年,鎮里組織養殖戶外出參觀各地養殖模式,考察先進養殖場污染治理經驗。養殖場在全區率先引進廣西“樓層養殖”模式,實現養殖廢水零排放。“這次豬場改建采用新模式后,基本可以實現污水零排放,不僅解決污水問題,水果種植戶還提前跟我預訂豬糞。”
既要確保環保達標,又可增加收入。這是新羅區推動養殖業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去年以來,該區各鄉鎮結合開展生豬養殖污染整治“百日會戰”行動,積極指導養殖戶因地制宜對豬場進行改造,大力探索高床漏糞等新型養殖技術,減少養殖廢水排放,對改造未全面完成的豬場,按面積核減出欄量,推動各限養區規模養殖場加快提升改造,讓養殖業實現標準排放。
新羅區副區長曾詠發介紹,為全面解決污染問題,去年至今,新羅區創新方法推動養殖業污染治理。目前,“高床漏糞”模式已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探索試驗,養殖戶們還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把豬糞尿發酵成有機肥,變廢為寶,增加收入。與此同時,“河長制”工作全面推進,充分發揮河道專管員隊伍和“生態110”的戰斗堡壘作用,環保、公安、紀檢等部門聯合執法,各類水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整治。
“大力開展豬場拆除后的環境修復工作也是新羅區在養殖業污染治理中的一項重要舉措。”曾詠發說,此舉讓群眾從中得到更多獲得感,不僅解決了面源污染,還增加可耕作土地。2017年以來,該區完成復墾近15萬平方米,原先到處可見的殘垣斷壁,雜草成堆,變成了滿是綠油油的菜地、農田,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據了解,今年第一季度,新羅區共檢查養豬場110戶,作出行政處罰14起,處罰26.5萬元。16個養治分離點日常共計檢查63次,針對治理點存在偷排、漏排、超標排放問題,立案9起,處罰43萬元,擬移送公安機關2起。去年至今,全區共關閉拆除養豬場1034戶、面積達48.4萬平方米。
姜堰區首家城市共享書房已接納讀者1.5萬人次
五經路隧道里共享單車亂停 影響市民正常使用
集合多項功能 清遠市12309檢察服務中心揭牌
柯橋:政策助推“鳳凰行動”
市工信委副主任陳大為赴杭州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中小企業協會聯席會議
新羅探索養殖污染治理新模式
華容縣治理亂埋亂葬再出招
孫云飛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強調:確保脫貧攻堅年度目標任務實現再戰再捷
開平舉辦第八屆中小學生科技運動會
市四屆人大代表第二期培訓班舉行開班儀式
株洲縣開展小區安全工作突擊檢查(圖)
打探曾家巖大橋隧道工程 今后龍頭寺片區到南岸僅需10分鐘左右
樂山市安全生產大檢查期間關閉取締45家生產經營單位
五河縣為159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人員免費健康體檢
6家網約車平臺在莆獲經營許可
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桑植縣白族開鐮節舉行
2018年5月2日東營供電公司《行風熱線》上線反饋
2018年體育專業測試合格分數線公布
2017年嘉興市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勞動與技術拓展性課程建設研討活動在桐鄉市烏鎮中學舉行
生活垃圾分類正式啟動今年起分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