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適逢我國的第十個全民健身日,由區文廣新局(體育局)、區總工會主辦,區體育總會、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承辦,番禺區英東體育館協辦的2018年番禺區全民健身日啟動儀式暨番禺區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在英東體育館隆重舉行。
體育場館免費對市民開放
本次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包括健身氣功展演和廣播體操比賽。來自市橋街健身氣功服務站的隊員們展示出健身氣功的精髓。來自我區鎮街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18支廣播體操隊伍在廣播體操比賽中英姿颯爽,動作舒展大方,展現了新時代番禺人的良好精神風貌,博得陣陣掌聲。
昨天,區英東體育館的足球、籃球、游泳,亞運城綜合體育館的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游泳、健身中心等多個項目的場地都免費對市民開放。區文廣新局(體育局)領導表示,舉辦全民健身日啟動儀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全區人民發出一個最真誠的號召,號召全體民眾運動起來、健康起來,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快樂一輩子,讓大家共同參與,營造“全民熱愛健身、人人樂享生活”的良好社會氛圍。
群體活動精彩紛呈
今年以來,我區群眾體育蓬勃發展,各類比賽活動精彩紛呈,經常參與鍛煉人數不斷增多。1-7月,我區舉辦了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區級群體活動10多項,體育協會、俱樂部及群眾自發組織開展的群體活動更是不勝枚舉。其中,番禺區村級男子籃球賽,匯聚60支村籃球隊伍,現場觀眾超過3萬人次,網絡人氣超過40萬人次。“市長杯”三棋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等系列賽,吸引近2800人參賽。
我區還積極組隊參加省、市體育賽事,均取得驕人成績,我區運動員馬宜霖、陳潔分別在第十五屆省運會男子少年丙組花劍個人、女子少年乙組佩劍團體中斬獲金牌,洛浦街東鄉龍舟隊勇奪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傳統龍冠軍,市橋街健身氣功隊代表廣州參加廣東省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獲得3個一等獎。
我區16個鎮街均設有文體服務站和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點,其中有10個鎮街還設有國民體質監測點,目前我區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900名,活躍在各鎮街、村居、體育協會、俱樂部,為全區市民提供科學健身服務。
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4平方米
近年來,我區緊緊圍繞群眾體育民生實事,加快推進全民健身場地、活動、組織、服務四大體系建設,努力構建較為完善的親民、便民、惠民的公共體育服務網絡,全面推動番禺區全民健身工作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全力推進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管理。區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協調區屬職能部門,充分調動鎮街基層積極性,加大投入全力推動設施建設,到2017年底已實現村村有體育設施,95%以上的村擁有燈光籃球場,80%的社區建有體育設施,鄉鎮均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廣場,60%以上的街道建有15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小廣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4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二。
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體育活動。我區開展的群眾體育活動的特點是數量多、規模大、參與人數多、影響力廣,2017年成功舉辦了龍舟賽、村級籃球賽、少兒足球賽、“市長杯”系列賽、“體育三下鄉”等20多項得到群眾高度評價的體育活動。
不斷完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和指導網絡。加強建設和指導群眾身邊的體育組織,充分發動各鎮街文體中心、體育單項協會、體育俱樂部、策劃運營公司等社會力量積極投入體育健身事業,承辦更多人民群眾樂于參與的群眾體育活動。近年來,番禺的體育社團組織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據統計全市共有400多個體育類社團組織,我區獨占了60多個,對促進番禺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不斷完善各鎮街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站和服務點的布局,發展壯大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2017年培訓新學員289名,對周邊居民開展各類健身指導工作。
加大體育惠民力度。我區的大型體育場館檔次高,開放力度大,通過不斷增設優惠項目和提升服務質量,全年免費進場人數達410650人次,優惠進場人數達144253人次,免費和優惠時段每周達到14小時。我區還經常開展國民體質監測活動,強化市民科學健身意識,區內10個國民體質監測點對外開放,向20~69歲的群眾提供免費的國民體質監測服務,全年組織開展了3~69歲國民體質監測活動5次,共計服務2500人。
上半年慈溪市GDP拿下“雙第一”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督查藥包材生產質量安全工作
側記|今天,我在“漢朝”迎娶你
自費美化大院環境 9旬老人用行動傳播文明
省林業廳領導到南靖開展林業掃黑除惡督導
我區“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昨日啟動,多處體育場館免費開放
安鄉加快珊珀湖補水澧水北線飲水工程建設
聚焦人才 連云港為后發先至儲備“最強大腦”
寧德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培訓在閩東衛校舉行
淮北市供銷社召開第三季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迎清明出行小高峰 我市公路客運旅客量明顯增多
專家:房價過快上漲無益于推動經濟增長
市水務局龔利民專職副主任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污水管網建設工作
伊濱污水處理廠:收集處理污水改善生態環境
內江舉行慶“五一”職工工間操比賽
書法家送萬“福”進萬家
致公黨安徽省委“同心走基層、和諧促發展”活動專題調研座談會在淮舉行
華安:發宣傳單 保護金融消費
丁官路社區開展國家免費避孕藥具專項清查治理工作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濟南探索系列報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