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陽谷縣壽張鎮大雷村并沒有傳統過年的熱鬧。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村里,只見一些人家鐵將軍把門,一問才知,他們到村頭的“扶貧大棚”里干活去了。
深冬時節,寒風呼嘯。“扶貧大棚”里卻熱氣騰騰、春意盎然。種植戶們正忙碌著采摘新鮮蔬菜,密封包裝,供應節日的餐桌。“馬上就要種早春西紅柿、黃瓜了,俺們的心思全放在大棚里了。”“先把這茬西葫蘆的錢掙到手,再想著過年。”大家有說有笑,干勁十足。
2017年,大雷村利用中央財政10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7座,占地面積30余畝。項目以資產收益的形式對外租賃,承包方每年拿出總投資額的8%交給鎮政府,鎮政府用這些資金點對點地幫扶貧困戶。這些大棚被村民稱為“扶貧大棚”。
“大棚建設標準高,基礎設施好。如果是自建5畝大棚,少說也得投資15萬元。俺租這兩個大棚總共花了2萬多元,真是‘無本生利’。”大雷村村民黃愛玲率先承包了5畝大棚,春種西紅柿、黃瓜,秋種西葫蘆、蕓豆。記者采訪時看到,“扶貧大棚”邊停了幾輛貨車,一些外地客商直接到地頭收購蔬菜。村里合作社的“土專家”們也走進大棚,手把手對他們進行指導。
據大雷村黨支部書記雷吉全介紹,早在20年前,縣里大力推廣大棚建設,想方設法發展設施農業,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可是村里人大都思想保守,沒幾個人能接受,就只有黃愛玲肯種。“當時我也不了解,就到處打聽,聽一個老鄉說,種大棚好,就種了,沒想到一直堅持到現在,幾乎成了‘半個專家’。”黃愛玲邊說邊忙活著,一臉幸福的表情,“你看!現在的生活多好,雖然累一些,但高興啊!”
“建設1座面積2.7畝的溫室大棚,按年產蔬菜5.4萬斤,平均每斤2元計算,年產值為10.8萬元,去除生產成本年純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雷吉全給記者細細算了一筆賬。現如今,村里有勞動能力、致富愿望的農戶,都愿意承包大棚,在合作社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悉心服務下,通常兩年就能走上致富路。“扶貧大棚”還安裝了水肥一體化系統,這也給種植戶豐產豐收吃下“定心丸”。
從無人問津到紛紛搶租,大雷村蔬菜產業演繹精彩蝶變。靠著科學種植的手段、勞動致富的觀念,現在的大雷村,正一步步走在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征程上。“好日子越過越有盼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繁榮村莊會呈現在村民面前!”大家憧憬著未來,大棚里傳來一陣陣朗朗的笑聲。
□記者 鐘 偉 通訊員 汪林林
兩加油站被懷疑加油機計量有“貓膩”市質監局突擊檢查
峨眉山市大西南茶葉協會召開年會共謀“千億”茶業發展大計
我市8037座農廁改造100%開工
醫療美容項目依法備案管理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衢州試點啟動
“好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兩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
昆明共享單車管理細則征求意見 四大區域禁停
全市貧困人口產業就業情況普查順利推進
南宋石刻被涂成廟會風 文物經不起如此折騰
“520”男子上交友平臺約會美女 發了“表白紅包”被拉黑
東莞多鎮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主題宣傳活動 全民參與 蕩滌黑惡
2017年度“全國檢察文化建設示范院”名單 株洲醴陵市檢察院上榜
幫扶助貧 魚水情深
立交橋下消隱患——綜合支隊以實際行動踐行“安全生產月”活動
承德市出好“組合拳”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重慶與世界嘉年華雙扶項目正式啟動 貧困大學生可以免費做店主
昆明開展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大討論活動
潮州舉辦自然災害突發輿情應對工作培訓班
觀象臺社區開展“法治暑假”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