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提出打造中國健康之城已經兩年多了,通過各界的不懈努力,全市目前發展大健康產業取得了頂層設計逐步完善、產業布局逐步清晰等六方面成就,一批大健康重點項目得以逐步推進,今年1-6月,全市累計完成大健康產業投資86.36億元。
昆明發展大健康產業獲得國家支持
2016年9月,昆明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結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今后五年要把昆明加快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全面打造“世界春城花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
昆明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思路是,基于大生態,依托大數據,結合大旅游、大文創,重點圍繞“個體身心健康、人與環境關系健康、人與人關系健康”三大內涵,部署“醫、藥、養、健、游、食”六大產業,重點打造生命科學創新、健康產品制造、候鳥式養生養老、高原健體運動、民族健康文化、高端醫療服務等六個中心的具體工作,構建健康產業發達、健康文化鮮明、健康服務完善、健康春城品牌靚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健康之城。
2017年初,李克強總理到云南及昆明考察調研時,對昆明發展大健康的思路給予肯定,并兩次予以重要批示。2018年1月,阮成發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在全省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也為昆明發展大健康產業提供了空前的機遇。
大健康產業發展推進機制逐步健全
2017年4月,昆明成立了以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滇中新區黨工委書記程連元為組長的國家植物博物館和中國昆明大健康產業示范區建設推進領導小組,以及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保建彬任指揮長的建設指揮部,下設辦公室,統籌協調國家植物博物館和中國昆明大健康產業示范區建設各項前期工作。
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多次召開例會及專題會,高效決策、強力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2017年12月,昆明市大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原指揮部辦公室基礎上正式成立,由常務副市長兼任主任,負責全市大健康發展各項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推進落實。
大健康產業頂層設計逐步完善
通過與國內一流咨詢團隊合作,全市先后發布了《昆明市大健康發展規劃(2016-2025)》、《昆明市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昆明市大健康發展規劃實施方案(2016-2020年)》、《關于加快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本。
目前,全市正在充分調研基礎上,依托各縣(市)區、開發(度假)區自身發展需要和重大項目的部署,研究編制《昆明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5)》,積極引導各地發揮資源優勢、布局重點項目、留足發展空間。
昆明還就發展大健康產業有關工作,積極向國家和省里爭取指導和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家有關部門,專題研究了支持昆明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有關工作,并給予指導意見和建議,省政府也正在研究支持昆明大健康發展的有關意見,目前,意見已經省政府多輪征集意見并由昆明市進行了幾輪修改,近期將報省政府專題研究,爭取盡快出臺。
全市大健康產業布局逐步清晰
昆明大健康產業布局也逐步清晰。全市圍繞滇池,加快推進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綠地滇池國際健康示范城、萬達文旅城、黃金海岸未來城等項目,發展高端特色醫療、健康管理、養生養老等產業,打造大健康集中發展區域。
高新區依托中國醫學科學院昆明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昆藥集團、龍津藥業、拜耳藥業等近200家國內知名企業聚集優勢,重點發展醫藥制造產業。
經開區成立了國家級生物產業專業孵化器,形成以專業孵化為特征的創新型特色園區。
滇中國家級新區及綜合保稅區,依托政策優勢,吸引知名企業入駐,著力打造生物醫藥“綜合生產貿易核”。
呈貢區依托高校資源聚集優勢,加快推進康美健康城、鵬瑞利國際大健康城等項目建設,發展中醫藥研發制造、健康數據平臺、健康創投孵化等產業,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大健康創新研發核心區域。
陽宗海風景名勝區加快推進華僑城、梁王山現代農業休閑度假區等項目建設,發展康體養生、康復療養、休閑度假等產業,打造休閑康體核心區域。
盤龍區依托中科院昆明分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省農科院等高層次人才資源聚集的優勢,加快推進茨壩生物科技小鎮、華大基因、博奧生物科技等項目建設,重點發展生物科技、基因檢測、再生醫學、精準醫療等產業,打造盤龍生命科學聚集區。
此外,嵩明中信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也在加快建設。通過積極引進各級職業球隊,舉辦青少年足球賽事,發展高原體育訓練、體育產業孵化、運動休閑養生等產業,打造嵩明高原運動聚集區。
昆明還加快推進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建設,深度融合溫泉和體育運動資源,通過提升昆明網球公開賽等國際化賽事的影響力,發展溫泉運動、溫泉瑜伽、溫泉理療等,打造安寧溫泉健身康養聚集區。
60個大健康重點項目逐步推進
昆明是云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聚集了全省75%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全省90%以上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70%以上的科研人員,是省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生產和流通基地,還集中了全省80%的規模以上生物制藥企業,醫藥工業總產值占比超過占全省的60%,73%的航空旅客和92%的貨郵吞吐量,是全省發展的火車頭和輻射中心。
依托集聚的科技創新資源、良好的生態和生物資源、豐富的民族多樣性,2017年以來,全市強化招商引資是第一要務的理念,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加快推進與康美藥業、北京博奧生物、阿里健康、泰康人壽、遠大集團、臺灣地區大健康有關行業協會等知名企業和機構的對接洽談,研究有關項目優惠政策,做好重大項目的服務協調工作,部分項目已經落地昆明。
通過與阿里體育、東陽光藥業、圣和藥業、愛仁醫藥科技、海辰藥業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昆明充分發揮優質項目在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目前,全市有大健康產業重點項目60個,總投資4475.61億元,其中,康美健康城、綠地春城?滇池國際健康示范城、鵬瑞利國際大健康城等投資百億元以上項目11個,十億元以上項目30個,億元以上項目55個。
北京通盈集團“雙環鉑”新藥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藥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項目、康美健康城等重大項目已開工建設,古滇文化旅游名城、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嵩明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建設正穩步推進。
2018年,全市在大健康產業方面計劃投資344.76億元,1-6月已經累計完成投資86.36億元。下一步,全市將組建由市領導帶隊的大健康招商團隊,力求通過突出產業鏈招商、龍頭企業招商、行業關鍵項目招商,多方渠道搭建平臺,提升招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全市大健康項目儲備。
大健康產業統計指標體系逐步建立
大健康涉及醫療服務、藥品制造、養生養老、文化體育等諸多領域,涵蓋了個體生命的全周期、健康的全過程、產業的全覆蓋,其范圍廣、鏈條長、關聯性大,為盡快突破大健康產業的行業細分不明晰、基礎數據難以把握,缺乏統計指標支撐等瓶頸,昆明有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工作要求,草擬了大健康相關統計指標體系。
通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指標體系進行研究修改完善,并召集市級各行業主管部門逐一對項進行梳理,昆明形成了《大健康產業綜合統計報表制度(試行)》。經過專家論證,并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將于近期正式下發試行。
《大健康產業綜合統計報表制度(試行)》下發試行,將為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進行宏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和數據支撐。
健康城市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近兩年來,昆明空前加大了健康城市品牌形象宣傳營銷力度,成功舉辦了兩屆昆明大健康國際高峰論壇,2017年還在商洽會上專題展示了昆明市大健康產業,在深圳國際植物學大會召開期間,又舉辦了國家植物博物館項目推介會和國際專家咨詢會系列活動等。
今年,昆明在第五屆南博會上組織了近千平方米的專題展區,面積達到了全省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專題館的六分之一,參會企業機構達到了2017年商洽會的近兩倍。
此外,昆明還創辦了《健康之城》雜志和“健康昆明城”微信公眾號,通過專題訪談、發表文章、主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宣傳昆明大健康;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內主流媒體,也多次報道昆明大健康方面的工作成效。
通過舉辦“云臺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昆明合作對接會”,配合省市有關部門向美國圣地亞哥郡、英國利物浦市、澳大利亞貿易委、日本關西華商會推介,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等外國駐華使節,以及國家、兄弟省份和云南省內多個專題調研團隊,均推介了昆明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思路和做法,全社會關注昆明大健康發展的濃厚氛圍已然形成。
下一步,昆明將按照國家要求,認真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產業培育和帶動,重點圍繞大健康產業涉及的多個領域開展精準招商,結合全市大健康統計指標體系建立等工作,逐步形成昆明市重點大健康項目準入機制,盡快將昆明打造成為面向全省乃至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大健康發展高地。(昆明信息港 記者江楓)
我市迅速查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案件
一起案件已被核定為不屬實
東鄉:購良種備春耕
首屆陜甘寧電視秦腔大賽選拔賽將在定西舉行
寧遠開展肉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百日行動”
無人機航拍 屋頂“臟亂差”現形
昆明大健康產業上半年完成投資超86億元
沙涌互通立交獲準竣工 廣州往佛山增一條快速通道
流感高發季 醫生提醒患病需及時就醫
惠州原報關報檢229個申報項目精簡至105個
北京環保等部門開展“點穴”“流域”執法
新鄭市委書記劉建武調研具茨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馬鞍山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發展論壇舉行
劉震云獲獎小說《一句頂一萬句》首次搬上舞臺
80歲翔安漁民飛梭走線織網忙 遠近漁民都會找他修補漁網
蔡倫大道南華大學西門處增設護欄
津南區扎實開展執法打假工作
“濟南速度”刷新城市面貌 ——三論做好城市提升滿足群眾新期盼
市領導深入寶山區作風整頓聯系點檢查指導工作
明天春龍節 本報帶你玩一天
涵江區多措并舉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