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新聞網訊(記者王俊 通訊員張桃云)“您想找個什么樣的工作,現在采茶的用工多,你看行不行?”4月10日,宣恩縣萬寨鄉伍家臺安置點社區主任楊益順正在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詢問搬遷戶就業意向,并根據意向需求尋找相應的崗位,這是該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推行“1+6”建設標準惠民生的一個縮影。
為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工作,提升易遷點公共服務水平,該縣結合工作實際推行“1+6”建設標準,即1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一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根據黨員人數設立黨支部或黨小組,選派1—2名工作人員負責易遷點社區服務中心的日常工作;一個就業創業空間,就業創業空間依托社區服務中心設立,面積不少于50平方米,有必要的就業咨詢、培訓服務等基本設施,桌、椅、投影齊全;一個標準衛生室,易遷點規模在100戶以上或2公里內沒有醫療機構的,可設立標準衛生室,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業務用房120-160平方米,業務用房與生活用房嚴格分開,分區合理,符合衛生學和院感控制管理要求,配備必要的設備、藥品等健康教育設施;一個文化廣場,廣場面積要大于300平方米,要有一個簡易戲臺(長10米、寬5米、高0.8米)、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體育器材等,要經常組織開展相關活動;一個便民超市,鼓勵支持易遷戶中有經營能力人員開設便民服務超市,并提供5—10萬元金融扶貧貸款及貼息;一戶一塊菜地,菜地原則上按每戶劃分,對長期在外務工的住戶,暫緩劃分菜地,居民劃分菜地時,自愿簽訂“菜地管理協議”,并嚴格按照協議使用和管理菜地,居民對菜地享有使用權,不具有所有權,已被劃分的菜地,連續荒蕪三個月以上的,服務中心有權將菜地收回,居民應自覺愛護菜地,合理利用菜地資源。
“‘1+6’建設標準的實行,有利于安置點的規范管理,方便搬遷戶就近辦理相關業務,更好的讓易地扶貧搬遷戶搬進來,穩得住。”宣恩縣易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瑞洪鎮組團赴漁池湖學習宅基地改革經驗
水系改造、污水截留……明年杭集小運河水清岸綠
海關新規實施 進出口企業將享受這些“政策紅包”!
依蘭縣委書記尹承云調研達連河鎮緊急避險改造項目進展情況
總投資超百億 “鐵牛”汽車項目再度落戶常州
宣恩易遷安置點“1+6”建設標準惠民生
武漢市洪山區啟動“紅色物業”審計調查
太平人壽獲評“2018金牌保險服務方舟獎”
高考提前批次開始錄取考生可通過現場和網上咨詢
高鐵新城土地征收進入掃尾階段
我市進一步推進住房保障貨幣化補貼工作
樂平鎮召開食品藥品百日行動動員會
石排公安分局便衣伏擊抓獲2名扒竊嫌疑人
三大股指下探回升滬指上漲1.24%
我市出臺《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
市住建委:文化路中州路部分路段大修完工
聊城:未來三年什么樣 一紙藍圖說明白
建始開展電梯使用安全管理培訓
“有態度、有準度、有溫度、有尺度” 交行打造“人文版”金融科技
區政協主席袁東華到三元里街調研督導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件辦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