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嶺古村依山而建,房屋錯落有致。綜 圖
暑假剛開始,就按捺不住心中旅游的渴望,在熱情似火的夏日,我與婺源有一次最美的邂逅。
下了黃山后的第二天,我們就來到了一個山長水遠的古村——位于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第一次踏上婺源這片被無數網民點贊的神奇土地,就被她的美麗所深深打動了。青翠的丘陵綿延起伏,把徽派建筑的粉墻黛瓦溫柔地摟在懷中,好像是慈祥的母親抱著她可愛的嬰兒,充滿了彼此相依的款款深情。憑欄遠眺,我感嘆道: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此刻,我跟吳均感同身受了。
婺源狹長的山谷地帶,鑲嵌著一塊塊小家碧玉般的梯田。微風拂過,香氣四溢,梯田里就會蕩起一層層的浪花,把游人的情思推向丘陵的另一頭,推向那遙遠的彼岸,推向造物主的匠心……
沿著蜿蜒的山路走進篁嶺古村,路旁佇立著遮天蔽日的古木,在熹微的日光下撒下成片濃蔭。其中有幾棵紅豆杉,樹齡竟然達到了1200年!它們的樹頭比一口水井還要大,估計要三個成年人手拉著手,才能把這壯碩滄桑的樹頭給圍起來。行至村口,我大約能窺見古村的全貌了。整座古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給人一種和諧統一的視覺美感;徽派建筑那高高聳起的馬頭墻,就像青年人強壯自信的臂膀,給柔美靈動的江南丘陵平添了幾分男子氣概,可謂是柔中帶剛,剛柔并濟。當我得知馬頭墻還有防止火勢蔓延的功能后,我對古人的敬仰之情便更上層樓了。
這個季節來古村瀏覽的人并不太多,我們一行人便優哉游哉地徜徉其間,嘗嘗山珍野味,買買鄉土特產。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地人會在樓上的陽臺用木棍支撐起圓圓的曬匾,把自家的瓜果蔬菜糧食等拿出來曬。現在雖然是夏天,可已經有一些農戶開始把家里吃不完的瓜果蔬菜拿出來曬。形成了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它還有個詩意的名字,叫做曬秋。曬匾里,躺著熱情奔放的辣椒、新鮮脆嫩的豆角南瓜、晶瑩剔透的玉米……共同奏響了農家喜慶豐收的號子。曬秋這一農俗,已經演變成中國鄉村旅游的特色名片。
篁嶺古村里也保留了不少古代先賢的府第。踏過莊嚴的門檻,就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之景映入眼簾。環視屋內,發現其布局嚴謹,左右對稱,正中有太師椅,楹聯分居兩側。肅穆的堂前有天井,雨水順著天井流入屋內,還能為主人帶來好運。潛心品鑒,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更煥發出經久不衰的榮光。閉目靜思,仿佛有莘莘學子的瑯瑯書聲和私塾先生的沙啞嗓音傳來,而后又彌散在清冽的山風之中,留得一縷芬芳。此乃天人感應乎?抑或是鄉愁的重溫?我想,二者兼而有之吧。
臨走時,古村里下起了滴滴答答的小雨。轉身看見山間云霧繚繞,水汽升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婺源,不僅承載著濃濃的鄉愁,傳遞著質樸的民風,還珍藏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并不斷把傳統文化的精華發揚光大。邂逅發展中的婺源,仿佛經歷了一場醉生夢死的初戀。婺源之美,美在山水,美在風俗、美在文化,真是美不勝收啊!
譚丁錄
(編輯:孫兒君)
今起江蘇全省大降溫 五一假期第一天全省有雨
鶴湖學校如期開展6月份消防安全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三門縣局“三著力”狠抓“紀律作風大整頓”
工期拖延4個月高新區這個立體停車場建得“有點慢”
福利好,環境優!還有月薪過萬的崗位!英德這些好工作你不能錯過......
我與婺源有個約會
快來為山西地質博物館設計館徽吧
2017年溝槽式管接件橡膠密封圈產品質量市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
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關于開展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試點建設的通知
蘇仙區開展“開放創新提振精氣神”專題學習
我市一項成果獲省科學技術獎
我市完成“政采云”平臺電子賣場新一輪入圍招標
晉城市委統戰部向民主黨派傳達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
“六一”贈禮新選擇 兒童險優先選這三類
“六缺”干部要不得
“只跑一次” 宜春不動產登記真便民
灤縣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
長治女性文化學堂“推動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城區專場講座開講
2018年2月市區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發放情況公示
“錢塘燈會”國際范 中外融合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