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聞網訊(記者孫敏)連日來,中央媒體采訪團深入到桂林的大街小巷、縣區鄉鎮,用手中的鏡頭和筆去記錄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10月11日,中央媒體采訪團先后來到雁山區和臨桂區,走進項目工地和廠房車間采訪,桂林文化旅游創新融合發展和發展綠色產業重振工業雄風所取得的成績給中央媒體采訪團留下了深刻印象。
桂林愚自樂園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是桂林雁山區整合旅游資源重點打造的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高級旅游度假特色項目,開創了桂林現代文化藝術旅游的先河,是桂林旅游轉型升級的代表。而正在抓緊建設的桂林萬達文化旅游城,是目前廣西投資最大的文化旅游項目,也是桂林文旅融合的重點項目,項目包括室外主題樂園、星級酒店群、旅游小鎮等業態。中央媒體采訪團邊走邊看邊思考,認為桂林推動文化旅游創新融合發展的嘗試和取得的成績值得推廣和肯定。
在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同時,桂林還積極重振工業雄風。桂林經開區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發展思路,不斷優化園區空間布局、明晰產業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聚集區、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生態食品產業集群區等四大產業集群。
“通過這一次深入采訪,桂林給我留下了三點深刻印象。”經濟日報駐廣西記者站副站長童政說,一是桂林對漓江的保護更加有成效,啃下了漓江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的多塊“硬骨頭”,漓江生態越來越好;二是新老城區比翼齊飛,老城區不斷得到提升改造,文化氣息越來越濃,新城區建設則日新月異,各項新興產業不斷發展;三是桂林在融合發展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不僅文旅結合、產城融合,還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發展。“桂林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多的亮點,值得好好的采訪和宣傳報道。”童政說。人民日報社廣西分社采編中心主任龐革平通過一個個鮮活事例的采訪,認為“桂林發展變化很大,近幾年來桂林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功夫,在保護漓江、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方面措施落到了實處,也看到了實效”。
黃加才隨同調研采訪。
采菱捕蟹 長假里親水旅游體驗受市民歡迎
北京普通小客車中簽率2206:1 難度創新高
威海市30家商超抽查評價總體良好
我市45個鄉鎮(街道、功能區)初步通過“污水零直排區”創建驗收
武陵山大裂谷情景演藝“升級”更“生技” 游客稱贊“很重慶”
桂林經濟社會發展亮點獲中央媒體采訪團點贊
劉紹建深入貧困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玉彤到重點項目征地一線現場辦公
佛山市第二屆反邪教廣場舞大賽啟動
華大今年在閩擬招1580人 閩南師大新增2個專業
東臨新區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張鴻星主持 王新有出席
海峽兩岸(溫州)民俗體育高峰論壇舉行
高鐵經濟試驗區力督重點項目進度
黃石首屆“鷹棒杯”足球象棋邀請賽開賽
防風防汛早準備 打贏防御臺風硬仗
東陽首次登記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
市教育局局長王進東帶頭進行“百名干部連千校”活動蹲點調研
周末約嗎?橫瀝有巨幅創意稻田畫已整裝待發 就等差你了
2017年第六期《長治方志》(總第127期)出刊
市政府召開除雪防凍緊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