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深圳新聞網4月23日訊(記者 余俐潔 通訊員 張欣)4月23日,作為深圳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之一,高端對話 “雙創”何以深圳強·暨同名圖書分享會在深圳圖書館南書房舉行。國務院參事、深圳讀書月總顧問王京生,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深圳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陶一桃,深圳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尹昌龍與市民讀者一起暢談深圳“雙創”以及“雙創”和文化的關系。
據悉,《雙創何以深圳強》一書是由王京生擔任組長,陶一桃等專家為組員的深圳“雙創”課題組于2016年發布深圳首份雙創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充實修訂,并于2017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該書結合深圳的具體情況,認為深圳雙創呈現出鮮明的由創新要素稟賦決定的“塔形雙創體系”結構,即“塔基(創新基礎)+ 塔身(創新主體)+ 塔尖(創新方向)”三位一體的塔形創新創業結構體系。
王京生認為,“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就是中央制定的創新驅動戰略和建設創新國家的落實手段,“雙創”是中國走向創新國家的必由之路,有助于解決社會穩定的問題,同時體現社會公平,讓每個人都有上升空間。深圳“雙創”為什么強?在王京生看來,是源于政府的自覺、民企的活躍和高科技的優勢。核心部分就是“闖”與“創”,這也是深圳的本質和性格。
陶一桃認為,深圳“雙創”強不足為奇,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很早就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土壤,在全國最早形成有利于“雙創”的經濟結構優勢?!吧钲谟?個’90%以上’值得稱道:從經濟結構看,深圳90%以上的企業是民企;從高新技術產業看,90%的企業是民營企業;從研發投入看,90%以上研發投入資金來自于民企。從專利發明看,將近96%來源于民企?!?br>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和“雙創”之間有何關系?王京生認為,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極,要打破制度壁壘、要素壁壘和行政壁壘,同時推動灣區內部創新要素和文化的流動,以及灣區和世界的文化流動。在陶一桃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形成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個高地將產生優質要素的集聚效應,進一步促進“雙創”的發展。
在最后薦書環節,王京生推薦了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業者的窘境》,陶一桃則推薦了由她和魯志國等著的《經濟特區與中國道路》。
煙臺市統一戰線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會議
我市230個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
蓮湖區檢察院辦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欠薪老板償清16萬元工資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開啟新春廟會 部分猛獸將走出園區巡游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視察活動
王京生、陶一桃對話“雙創”何以深圳強?
發展特色產業激發內生動力穩定脫貧致富
市委黨校舉行主題演講比賽
漣水縣檢察院推動公益訴訟工作
“最美跑道”櫻花將盛 這周末去濱江一起“櫻花跑”吧
一公斤五花肉倆月降了8元
咸陽市將臨時開通“展會專線” 、直達車
訪清河縣委書記劉彥濤
這位小哥,你違法了!
國家網架及鋼結構質檢中心完成福州軌道交通原材料檢測
長安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嫻檢查皂河截污應急工程建設
人保財險安陽市分公司相州支公司喬遷新址
陽城縣潤城派出所深入轄區宣傳掃黑除惡
深圳登山代表人物張梁成支教公益組織代言人
杭州市居住證積分管理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