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品質之城的“淝河探索” 創新工作模式加速推進建設新家園
翻開合肥市包河區淝河鎮的地理版圖,淝河片區就像一張展開的風帆,也像一只奮起的大腳,正迎風破浪、闊步向前。淝河片區綜合改造一年間,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修復……這顆淝河沿岸的明珠,正告別過去,涅槃重生,一座宜居宜業的品質之城呼之欲出。
新嘗試——拆建同行保障群眾生活
夏日的驕陽擋不住淝河片區改造的熱情。近日,位于淝河片區大強路和高鐵路交口的大強路睦鄰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的建筑,總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未來將成為社區服務中心,為周邊的居民服務。一邊征遷,一邊建設,拆建同行,這已成為淝河片區改造一年來的常態。
從去年改造啟動,淝河片區就提出了鎮村群眾“同受益、得實惠”。“拆建同行,既能保障片區改造的進度,也能保障群眾的生活不受影響。”淝河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實行“整片拆遷、分區推進”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揚長避短、效益倍增。這也是合肥大建設領域的一次大膽探索和有益嘗試。
當征遷進行到某一地塊時,這里的群眾不用為住在哪而擔心,因為已經建好的多個復建點可以供居民選擇。搬進復建點的群眾,也不用為生活而擔心,因為復建點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都在不斷完善,讓群眾的生活不受影響。
據介紹,在實施片區改造的同時,淝河鎮加大對回遷安置小區和民生事業的投入,保障安置群眾的就業、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權益。今年,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將優先實施各復建點的征遷及土地交付,確保各復建點順利啟動建設。比如龍川雅居復建點的配套幼兒園就將辦成一個18個班規模的公辦園,今年秋季開園招生。在龍川雅居復建點旁邊還將新建一所優質資源的小學,去年底已經開工建設,將于2019年秋季開始招生。新的淝河衛生服務中心也于去年底建成運營。這些配套設施的建成,實現了回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的愿望。
新探索——創新模式讓工作更高效
片區改造是一項宏大的工程,如何讓紙上的藍圖化為現實,強大的執行力是關鍵。為此,淝河鎮黨委、政府創新“六個一”工作法,通過“一統攬、一機制、一班人、一幅圖、一張表、一把尺”,全力推進片區綜合改造。
在整個片區改造的過程中,黨建即成為整個改造工程的“統攬”。“通過加強黨建,打造一支淝河‘鐵軍’,在片區改造的過程中起到龍頭示范作用。”淝河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機制上,淝河鎮黨委、政府也創新做法,成立了淝河鎮淝河片區征遷安置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一辦五組”,涉及安置工作、環境綜合保障、宣傳工作、資金保障、民生工作五個方面。通過明晰職責、抽調精干人員,形成“職責清晰、常態運行、精干高效”的組織架構。同時,將重心下沉,把全鎮9個居村分為3大片,每片3個居村,鎮黨委書記、鎮長、人大主席各包聯一片,其他班子成員按照蹲點聯系的居村,分別任3大片副片長,堅持一線指導、協調、督查。
為了充實力量,把所有能用的人都用起來,淝河鎮還打造了“三支隊伍”,即統籌鎮及居村現有人員,優化配備,打造一支能吃苦、敢擔當的片區改造攻堅隊伍;引入律師團,成立了司法助遷隊伍;發動村(居)民代表及志愿者,成立了志愿助遷服務隊伍。
為了保障片區改造進程,淝河鎮還制定了工作進度推進表。“一個項目開始立即分解到部門,各部門同時發力,縮短周期,保障每一個項目有序推進。”該負責人表示,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全鎮上下有著嚴明的紀律,處理每一件事情都要遵循“一把尺”,絕不允許徇私舞弊的情況出現。
新思路——文化重構再現城市靈魂
一直以來,淝河鎮都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曾經出現過賈德耀、衛立煌等歷史名人,衛立煌故居、宋氏舊宅、吳氏炮樓、唐氏舊居等文物古跡更是留存了淝河人太多的回憶。
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并不是簡單的大拆遷、大建設。如何既提升環境,又能保護和傳承好文化資源,才是改造需要解決的最重要議題。淝河鎮從挖掘當地文化內涵入手,注重文化重建,獲得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著名抗日將領衛立煌故居修葺一新,將于今年底重新迎客。這棟具有合肥傳統特色的江淮民居從2011年開始修繕。2017年,隨著淝河片區綜合改造的迅速推進,該故居周圍環境逐步改善,中西合璧的衛立煌故居經過重新裝修、布展,還在門前增加了一座衛立煌銅像,全新的故居在南淝河岸邊呈現出厚重的文化積淀。
為了挖掘和重塑淝河歷史文化,去年,淝河鎮相繼舉辦了“淝河記憶”專題片拍攝活動,“我與淝河”征文比賽和文化名家經典誦讀活動。這些文化活動不僅是對淝河片區文化資源的梳理,更讓淝河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重構對于淝河片區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徽省社科院城鄉經濟研究所所長孔令剛認為,老城區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記憶,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歷史脈絡。因此,淝河片區綜合改造時,需要把歷史人文資源進行挖掘、整理、串珠、提煉。若要把淝河片區打造成合肥文化的精華區,需要用文化、產業雙提升來實現基礎設施、居民生活、城市品質的三提升。如此,既延續歷史文脈、留住城市記憶,又融入現代生活、彰顯時代特質。
新家園——樂活之城讓生活更有品質
城市之美在于空間形態。21.2平方公里的淝河片區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淝河片區在綜合改造的過程中,將引入城市形態設計理念,統籌處理好城市產業集聚空間、社區生活空間和建筑群落空間,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新家園。
按照規劃,未來,淝河片區將形成“四軸線、三組團、一中心”的城市空間布局。四軸線也就是南淝河水岸景觀休閑軸線、上海路城市景觀軸線、龍川路商務總部軸線和淝河生態公園高鐵生態廊道軸線;三組團即沿東流路都市活力街區組團、沿龍川路新興產業社區組團和沿南淝河水岸風情小鎮組團;一中心即淝河新中心。
在綠色空間布局規劃上,未來的公園體系能對淝河片區實現全覆蓋,居民出門5分鐘內就可以到達一個公園。而片區的綠地系統主骨架將呈“大環套小環,綠帶連綠心”之勢。在產業布局上,也將淘汰低端產業,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
淝河片區綜合改造是合肥城市發展的精品工程。按照規劃,片區將以小尺度街區為模式,以人的生活半徑為單位,推廣兩級社區中心建設,注重功能,打造活力街區。片區規劃了“3+14”社區服務體系,即配建3個單元級鄰里中心和14座小區級睦鄰中心, 這些“兩級中心”里配置菜市場、幼兒園、文體中心、社區衛生中心等,構建社區“15分鐘”綜合生活服務圈;同時片區還規劃了6所初中、10所小學,讓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
未來,淝河片區將是一座擁有健康、活力、自由、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樂活之城,舒適度將大大提升,居民也將更有幸福感。(管茂雷 吳碧琦)
衡水市調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
樟樹市集中銷毀價值121萬元的假劣卷煙
王嵐出席“青年紅色筑夢之旅”項目對接(金寨站)活動
社保一體機可實時查詢檔案存檔情況百姓在家門口即可使用一體機查檔
南岳古鎮景區提質改造項目東街西街臨街門面穿衣戴帽施工項目
一座品質之城的“淝河探索” 創新工作模式加速推進建設新家園
廈門市華安商會召開第四屆理(監)事會第一次會員大會
校園周邊亂擺賣情況回潮“五車”組開展專項整治
金華市區集貿市場商品價格監測信息 2018.3.28
女兒生日蛋糕 與鄰居共分享
市委辦公室黨員干部到幫扶村開展走訪調研活動
寬甸縣古樓子鄉召開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會議
光明小鎮森林運動公園整體設計方案預計本月底完成
“PPP”是個啥? 這個項目讓您一目了然
區領導督導檢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
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決心落實好整改任務
太原市國有林場多措并舉扎實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工作
市交通運輸委赴北京千方科技集團調研停車智能化系統工作
市籃協首次建立YBA個人技術檔案
吉安市謀劃聚才育才引才人才強村
市民網【助力創文】省文明辦督導組到汕尾督導檢查創文工作并召開反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