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推減稅降費新舉措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新舉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一是對因去產能和調結構等政策性停產停業企業給予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對社保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關投資業務給予稅收減免、對涉農貸款量大的郵政儲蓄銀行涉農貸款利息收入允許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按3%稅率繳納增值稅。二是從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由此前已確定的500萬元進一步提高到1000萬元。三是對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取得的債券利息收入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政策期限暫定3年,完善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采取上述措施,預計全年再減輕企業稅負超過450億元。
2、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8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保障群眾基本用藥需求、減輕藥費負擔。會議確定,一要及時調整基本藥物目錄。此次調整在覆蓋臨床主要病種的基礎上,重點聚焦癌癥、兒科、慢性病等病種,調入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確、成本效益比顯著的187種中西藥,其中腫瘤用藥12種、臨床急需兒童藥品22種。二要減輕患者藥費負擔。推進公立醫療機構集中帶量采購等方式,推動降藥價。三要確保基本藥物不斷供。對用量小等易導致短缺的基本藥物,可采取定點生產、納入儲備等措施保證供應。
3、個稅“起征點”10月1日起提至每月5000元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8月31日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但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即“起征點”)從現行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減稅政策,將從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實施,以盡早釋放改革紅利。
4、《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公布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了醫療糾紛處理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重點強調發揮人民調解途徑在化解醫療糾紛上的作用,并從鑒定標準、程序和專家庫等方面統一規范了訴訟前的醫療損害鑒定活動。
5、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對教育經費投入、使用、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在教育經費使用方面,《意見》強調要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落實對農村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按100人撥付公用經費和對寄宿制學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政策,單獨核定并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公用經費,確保經費落實到學校(教學點),確保學校正常運轉。
6、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近日,八部門聯合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大對眼鏡和眼鏡片的生產、流通和銷售等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查處虛假違法近視防控產品廣告;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到2030年,實現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標。
7、可在全國異地換(補)發出入境證件
國家移民管理局日前出臺22條改進服務管理的新舉措。其中,內地居民可在全國范圍內異地申請換(補)發出入境證件、異地申請往來港澳臺團隊旅游簽注,內地居民在戶籍地申辦出入境證件的簽發時限均縮短到7個工作日等五項便利措施將于2018年9月1日起實施。
8、禁止學校將外購食品給學生吃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了《關于加強秋季開學學校和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監管部門集中人力精力,用一個月左右時間,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學校幼兒園食堂、向學校提供送餐服務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開展一次全面監督檢查。同時,學校一律不得把外購散裝的冷食類食品、生食類食品、裱花糕點等高風險食品直接給學生食用,謹慎購買散裝熟肉制品。 (中國政府網)
李寬端檢查高考準備工作:把城市調到“靜音檔”
民建中央副主席孫東生來沈調研
市氣象局:及下轄6個氣象局獲殊榮成為省氣象現代化新型臺站
天津:分類指導 推進“一制三化”改革
開通城際快速列車,我們準備好了!
【民生】民生大事早知道 件件都很重要!
我市圓滿完成動物疫病春季集中防控工作
健康扶貧“義診”活動走進團結村
葉梅芬檢查節日安全生產工作讓群眾過一個平安祥和的勞動節
今天風力較大 明晚起迎雨天
今年小街巷改造工程計劃10月底前完工
湖州市計生協六屆三次理事會今日召開
李愛武出席土地儲備與出讓委員會會議
湖北巴東來杭送旅游“大禮包”
王家山社區開展“巧手做燈籠,創意過元宵”活動
市環保局出臺《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權威訪談 以排頭兵姿態打造人民滿意的湛江公路
【現場】寶雞政企簽約 共同推進商品汽車鐵路物流合作發展
去年以來27名教師因有償補課被處分
中午是夏天 早晚則秋意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