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市政民生工程建設,今年大觀區又改造了龍門、四方城、湖濱、花亭南北村、帆布廠宿舍、潘家巷6個老舊小區,總投資約1億元,主要改造雨污管網、道路、環衛設施、建筑外立面、路燈、綠化等。截至目前,己完成投資額6000萬元,帆布廠宿舍、潘家巷小區己基本改造結束,其余4個小區計劃8月份全部改造結束,屆時這6個老舊小區居住幸福指數將大大提升。(《安慶晚報》5月31日)
由于年代久遠,再加上當初缺乏系統規劃、標準較低,我市不少老舊小區存在墻皮脫落、道路狹窄、路燈缺失、環境不堪等問題。于寬泛的城市建設而言,小區這個選題并不大,但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命題里蘊含著一個大道理——民本理念。所以說,對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提升,是補齊社區建設“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民生工程,必須持之以恒進行“大手術”式的改造與整治,從根本上改變臟亂差的窘況。
作為生活在老舊小區的居民,對改造工程自然是持肯定與歡迎態度的。但小區改造是一個系統工程,過好民意關至關重要。換句話講,老舊小區改造,每個居民都不能做旁觀者,既要積極為小區改造建言獻策,集思廣益,更要參與到工程規劃、建設、驗收、管理等各個環節中,共同把這件得民心、順民意、聚民力的實事辦實辦好。
小區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改造提升不僅要“面子”,更要“里子”。一方面要堅持以人為本,圍繞便民惠民樂民的目標,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有力有序地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保持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另一方面要注入文化元素,把小區的人文風情、好人好事、奮斗故事等充分展現出來,不僅要盡快“舊貌換新顏”,更要讓居民在心靈上有歸屬感、自豪感。
我們常說:三分建,七分管。老舊小區提檔升級不能“一改了之”,如果后期管理、維護跟不上,難免又會重蹈臟亂差的覆轍。說到底,就是要走上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有道是“群眾利益無小事”,將老舊小區改造管理這件事做好,必須把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的理念貫穿始終,多一些民生視角,多一點居民自治,這樣才能實現“小區環境改變——居民素質躍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良性循環,讓每一個居民都充分享受到發展紅利。
深圳城管統一開展校園周邊亂擺賣專項整治
市民中心項目獲評全國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最高獎
給老問題開出新藥方 山東科技副縣長搭起產研對接新平臺
詩詞詠鎮江
向洪瓊走訪慰問矮寨鎮敬老院老人和困難黨員
老舊小區改造要“面子”更要“里子”
市工投集團成立文明創建機構 營造文明創建氛圍
一位老船工的航運情結——“八八戰略”衢州畫卷系列報道(10)
市財政局組織開展全市財政扶貧項目資金檢查
懷“繡花”功夫扶貧 踏千山萬水“趕考”——記四川涼山州委副書記陳忠義
武功多舉措提升學校黨建工作水平
建設“軌道上的鄭州” 2020年運營里程突破300公里
端午小長假期間鳳凰旅游市場持續火熱 攬金達9300萬元
[問政回音壁]瀘州市明確2017年單位五險繳費基數標準
市局舉辦愛警惠警團購活動
狗吠影響睡眠多次交涉無果 男子上門捅人致3死1傷
今年番禺區高考報考人數9933人
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
新田縣政務服務中心:“不打烊” 的政務服務值得點贊
市委辦公室黨員干部學習座談周會明同志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