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挑選故宮“宮門”行李箱。記者俞素梅攝
昨天是2018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的第三天,風和日麗的天氣又迎來大波對文化產業感興趣的市民參與。
此次文博會亮點諸多,而收獲點贊最多的展位中,故宮博物院一定算一個。很多人前幾天的朋友圈中,都紛紛驕傲地曬出了和“故宮”的合影。
然鵝,昨天記者跑到展廳的時候,傻掉了。它現在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被打劫的節奏么?!
一問柜臺的小哥,才知道。
30塊一卷的膠帶紙,第一天就沒了!
50塊的手機殼,沒了!
80塊的十二美女筆記本,沒了!
200塊的千里江山圖畫冊,沒了!
398一個的福字杯,沒了!
“奉旨出行”行李牌,沒了!
“我佛慈杯”馬克杯,沒了!
“紫禁城宮門”背包,沒了!
連一萬多的“逐鹿順意”銅擺件,都!沒!了!
而且還是被兩位男士同時看中“搶”著要的!!
這種掃貨能力,連工作人員都害怕了。
要知道,故宮博物院參加展覽的備貨,一般都是按展廳大小來的,這回參加寧波文博會展廳有兩百七十平方米,于是他們一共帶了21個系列的1040件產品參展,不管是種類還是數量都特意多了些點,就是奔著4天的展會去準備的,誰想到……
對此,我們只能說單院長的“帶貨”能力是杠杠的(據說很多市民就是聽了他頭天晚上的演講,才“指名道姓”去展館買他在演講中所提的物件的),而阿拉寧波人的消費水平也真心是炒!雞!膩!害!有!木!有!(注:超級厲害有沒有?)
當然,這樣的消費并不是出于暴發戶的心態。而是我們對于故宮文創和其背后的文化有著實打實的喜愛。
昨天下午,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相關負責人石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消費觀背后,其實體現的是一種消費者對文化和文創產品認可的力量。
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故宮就成立了專門開發文創產品的公司,但直到近幾年才爆發出來,這除了和國家這兩年愈發重視文化產業有很大關系外,也源于老百姓越來越希望和傳統文化有新的碰撞,去了解它們、感受它們。
“這回來寧波,我們發現寧波人真的對我們的產品懷有很深的感情,很多人在消費之前都會詳細地詢問商品背后的典故、我們設計的立意以及材質。聽到這些問題作為博物館是非常高興的。因為我們的主要責任還是社會責任,是為了國家的文化有更好的傳播、傳承。現在我們能從大家的消費觀上看到這些,表明我們所做的文化傳遞確實有了效果。”
寧波晚報記者俞素梅
林州市加快推進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設
西鄉多舉措筑牢冬春森林“防火墻”
農業機械報廢經濟補償對象公示
我市收聽收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市政協暨機關黨組中心組召開理論學習會
不敢相信!文博會這個展廳被寧波人買空了
9月起,這些新規正式實施,與你有關!
上半年,市區買房37%為外地人
興文縣發展特色生態烤煙產業
愛輝區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騰達區締結友好區
小客車高速免費通行4月5日零時啟動
首次申報即獲立項資助
@闃滈槼綾嶅ぇ瀛︾敓 涓婄櫨涓疄涔犲矖絳変綘鏉?
抓好工業項目雙進 加速推動高質量發展
臨沂又有人在路邊賣純野生甲魚?大伙都知道是假的!
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工商分局頒發首張個體工商戶電子營業執照
我市穩步推進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入戶調查工作
東城路往蟠龍路方向:200米泥路坑洼難行駕校請來挖掘機填平
開封市示范區教體局召開2017年民辦學校年審工作會
南明區傳達學習會議精神 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