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8(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嘉興峰會在我市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等一批專家學者,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ge中國研發中心董事長戴鷹、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強兵等一批業內精英,共同在南湖畔掀起了一場關于中國工業互聯網的“頭腦風暴”。
“從企業信息化到工業互聯網”“聚焦數據與互聯”“工業互聯網發展實踐與思考”“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模式”“智能制造與供應鏈數字化”……峰會現場,一場場主旨演講腦力激蕩、干貨滿滿,本報記者選取了部分演講嘉賓的精彩觀點,呈現如下。
鄔賀銓——
工業互聯網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主要載體,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的基礎。
工業企業是工業互聯網實施的主體,智慧工廠是工業互聯網的目標,需要it與ot融合,需要建設工業互聯網技術和產品提供方與垂直行業應用方之間的橋梁,需要培育工業互聯網的生產性服務業。
工業互聯網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企業流程再造來適應,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永遠在路上。
李培根——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那么最重要的意識、最關鍵的技術是什么?我認為是互聯、數據和智能。
數據及互聯是智能制造的基礎,一切過程、目標、事務都需要數據驅動,要有數字生態系統的意識。數據改變了行業的邊界,要從數據中學習、從數據中提取知識,同時要推進數據模型的標準化。
余曉暉——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基本狀況,可以概括為一大聯盟,即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兩大陣營,即應用性企業和基礎性企業;三大路徑,即面向企業內部的生產率提升、面向企業外部的價值鏈延伸、面向開放生態的平臺運營;四大模式,即基于現場連接的智能化生產、基于企業互聯的網絡化協同、基于產品聯網的服務化延伸、基于供需精準對接的個性化定制。
劉松——
在supet“1+n”平臺中,“1”是面向國內外工業企業的跨行業、跨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站式”服務平臺,提供基礎、共性、通用的工具和平臺級服務;“n”是由工業互聯網龍頭服務企業、示范企業領頭,培育建設一批面向特定領域、特定地域或產業集群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沉淀工業微服務和機理模型,實現標準化服務。
supet“1+n”平臺的整體規劃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工廠智能改造,即實現“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第二步是工廠與工廠互聯,即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協同作業;第三步是消費與生產打通,即實現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
在過去幾個月里,supet“1+n”平臺的核心模式已在多個行業里進行擴散,其延伸性、可執行性不斷得到印證,加入企業獲得的驚喜都超過預期。
戴鷹——
ge提出來的概念是萬物智能,這其實就是工業互聯網的概念。在推動自身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四大驅動力。第一步是精益制造,精益的目的是消除浪費,要想把自己的生產體系數字化首先就要把生產流程中的浪費去除,因此精益是基礎。第二步是先進制造,以更豐富的自動化手段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第三步是增材制造,實際上,3d打印就是增材制造的一種,它能給復雜構建的生產周期、質量等帶來飛躍性改善。第四步是數字化工廠,通過大數據分析產生洞察,進而產生預測。
我們認為,工廠做到智能制造還不夠。我們正通過云端與供應商連接起來,打破過去“黑盒子式”的買賣關系,真正把整個生產過程打通。
魏縣縣委書記盧健主持召開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會
濮陽最美教師的最美故事
《北京市機動車駕駛培訓服務合同》9月12日起征求意見
周先旺調研我市臨空產業發展時強調對標國際最先進機場
風從鄉村來丨用“一粒種子”帶動農民增收?看新路灣鎮咋做
大咖禾城論道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
省政協調研組到丹江口考察精準扶貧和文化工作
十年,她從“圈外人”成長為“大姐大”
市紀委市監委機關開展
“迎七一、頌黨恩、助發展”主題黨日活動
嘉興市召開經信系統一季度工業投資條線會
省政府婦兒工委“兩個規劃”中期評估組到樺川開展調研評估工作
市工商質監局組織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工作
寧波市畜牧獸醫專家服務團隊成立
沭陽縣召開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會
廊坊開發區工作專班 助力“5·18”主會場項目加快建設
渝水區將舉辦首屆農耕文化節
我省發行80億元收費公路專項債券
民企風采錄錢江摩托:聚源強功 一路“潮”前
“閱跑”宿遷 品味宿遷
《中共南京地方組織早期領導人連環畫叢書(第四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