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謀道鎮響水村,全村不足500人,貧困戶占了近一半。三年前,當利川市工商局扶貧工作隊余家斌等人進駐該村時,工作隊隊員心里都在犯嘀咕:“無產業、無衛生室、無學校……怎么脫貧?”
余家斌與工作隊隊員們積極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產業扶貧,從產業選擇到土地集約化,再到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定位,探索出了一條精準扶貧、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1個月賣出1.5萬公斤魚
2015年,四組貧困戶姚安平回鄉創業,經營魚塘,兩年脫貧,被謀道鎮評為“脫貧之星”。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他最想感謝的人是余家斌。
響水村距離謀道集鎮只有10余公里路程,交通便利,山清水秀,適宜發展生態種、養殖業。
“安平,村里水質這么好,氣候適宜,為什么不養生態魚呢?”得知姚安平有養魚的經驗,余家斌建議他回鄉經營魚塘,“依托蘇馬蕩龐大的消費群體,還可以吸引游客垂釣觀光。”
姚安平信服余家斌,但得知需投入幾十萬元資金,又打起了退堂鼓。
“貸款,我擔保。”為消除姚安平的焦慮,次日,余家斌就帶著他去利川城跑手續。沒過多久,30萬元貸款順利批下來。買魚苗、流轉土地、成立家庭農場,姚安平的20畝魚塘就這樣有聲有色地辦了起來。
天有不測風云。2016年6月30日,一場大雨沖垮魚塘,姚安平直接損失10余萬元,愁得茶飯不思。
“大家一起想辦法,好事多磨。”余家斌見狀,自掏腰包捐款1000元,鼓勵姚安平樹立信心。修魚塘、補魚苗,姚安平重振旗鼓。當年豐收時節,僅1個月時間,1.5萬公斤魚就被搶購一空。
如今,來姚安平的魚塘垂釣、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僅此一項一年即可創收5萬余元。
姚安林的致富賬本
“2017年10月1日,摘辣椒156斤,78元。”
“2017年12月28日,栽李子樹,60元。”
“2018年5月3日,除草施肥,65元。”
……
5月3日,一組貧困戶姚安林又在記賬本上記錄當天的務工收入。
“老姚,算算今年你領了好多錢呀?”余家斌拿過姚安林的記賬本,一筆一筆地加了起來。
“不少喲,有7000多塊!”余家斌拍了拍姚安林的肩膀,姚安林笑得合不攏嘴。
在家門口就業創收,姚安林以前想都沒想過。
“時間到了就有錢,像拿工資一樣。”兩年前,姚安林積極響應村里號召,將自家6畝土地入股村里引進的公司,成了股東。按照一畝80元/年的土地流轉費計算,姚安林每年可領取480元的直接收益。除此之外,村民還可就近做工獲得勞動收入,公司還將每年純收入的10%分配給村民。
農民變股民,土地變資本,現金變股金。兩年來,湖北飛泉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集約村民閑置土地1000畝,村民入股現金56.4萬元,入股土地230畝,常年提供就業崗位達50個。
“一共是39戶7.2萬元。”5月3日,公司負責人姚富強在電腦前算賬,“一季度,公司為響水村39戶股民發放工資7.2萬元,其中在公司領到工資的貧困戶股東16戶。”兩年來,公司直接帶動該村58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天津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 肉菜等產品可追溯來源
臨沭縣玉山鎮開展“關愛環衛工人”健康體檢活動
多車相撞 宜賓管理處聯勤聯動快速處理
全市法院“雙進校園” 暨“一校一法官”活動啟動
這個小區地下車庫“有坑還漏水”,居民盼望早日解決
土地變資本 村民變股民
以督導利器攻堅掃黑除惡——中央第一督導組河北督導紀實
臨海市“堅守四關”護好低收入農戶統計監測數據質量
“中國濱州”門戶網站在全省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取得好成績
今年首季財政收入實現“開門紅”
全面升級普惠金融服務 瀘州工行有特色
甘肅省革命紀念館館際交流聯展10月25日開展
建甌供電:春日學雷鋒情暖敬老院
云南省十屆省委第五輪巡視全部進駐
市領導調研新春游園燈會
贊皇二中開展“學雷鋒,愛贊皇,美化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義務勞動
我市以更高標準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
蘇州起草的藥物標準將被《國際藥典》收錄
第八屆新童謠大賽即將開始復評
隨州市工商聯組織企業家到市武警中隊開展慰問聯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