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開的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表彰座談會上,全國62家文化館、圖書館(含數字圖書館)、社區文化中心、鄉鎮文化站、文化中心戶(文化大院)受到表彰,其中遼寧省有兩家單位,和平區文化館為沈陽市贏得了榮譽。
和平區文化館所獲榮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和平區堅持文化引領發展、實施文化強區戰略的成果。
扎根基層,把服務百姓作為不忘的初心。和平區文化館是國家一級文化館,也是和平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單位之一。近年來,該館緊緊堅持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層,帶領文藝團隊、文化志愿者常年深入到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送演出、送講座、送輔導,涉及文學、燈謎、合唱、器樂、舞蹈、表演、戲曲、美術、書法、攝影、剪紙、刺繡、武術等數十個種類,每年義務奉獻數十萬小時,累計百萬人次受益。該館先后獲得沈陽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獎”、遼寧省“七個一百”基層文化創建“群眾文化輔導基地”、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全國農民工文化建設示范項目獎”等,在沈陽市藝術惠民“雙百萬”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加強創作,用優秀作品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多年來,和平區深耕文化沃土,創新萃取時代精華,以基層鮮活的人物和事例為創作原型,創作文藝作品,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其中,以和平區先進人物創作的微電影《老蘇》,獲中宣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大賽三等獎;曲藝作品《和平九大媽》《師級院兒長》等在省市各大晚會上多次閃亮登場。先后出版的家國情懷書系、成風化人書系、渾河美系列叢書等深受大眾喜愛。原創的歌曲《渾河之夏》《八卦街》被廣為傳唱,成為講好和平故事、傳播和平好聲音、樹立和平好形象的重要載體。
打造品牌,以文化影響力提升區域綜合實力。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和平區深入開展“品牌強區”戰略后,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渾河之夏文化藝術季、渾河岸交響音樂節、郎朗鋼琴廣場演出季等,洋溢時尚藝術氣息;皇寺廟會、“龍抬頭”文化節、非物質文化遺產“五進”活動等,盡顯傳統文化魅力;太原街國際時尚節、中德啤酒節、八經咖啡小巷文化節等,展現城市精神風貌。特別是云飏閣已經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戶外文化活動空間,有力地提升了和平區和沈陽市的影響力。
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杜一鳴
花溪區人大常委會2018年第16次黨組(擴大)會議暨第36次主任會議召開
市委調研組來高新區專題調研
玄武區一批重大項目集中竣工
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第二輪督查
溪頭鎮春節文化活動繽紛多彩
和平區文化建設再添“國字號”榮譽
華克思主持召開新年度問題線索排查會
靜海區持續發力打好環境保護攻堅戰
賈汪區2017年度鎮(街道、功能區)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召開
我市將建立10家勞動糾紛多元化解中心
春節臨近 我鎮赴部隊慰問共敘軍民魚水情
中年女頭暈頭痛多年 竟是心臟小孔未閉合
新區產業推介會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昨舉行---簽約28個項目引資額132.22億元
反邪教宣傳進校園
崇左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議程
睢寧縣局“五字方針”備戰春運大考
市科技局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霞山區作協召開第三次會員大會
東僑召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會
安全記心間 幸福到永遠——桃源縣實驗幼兒園進行交通安全主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