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題:“證照分離”改革加速 打通企業進入市場“最后一公里”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證照分離范圍,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會議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從實施“先照后證”、“多證合一”到不斷推進“證照分離”,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準入不準營頑疾、更大釋放創業創新活力的重要舉措。
2016年4月份正式實施的浦東新區“證照分離”改革,涉及116項行政許可事項,通過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施告知承諾、提高審批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強化準入管理5種方式,釋放改革紅利。
國家工商總局企業注冊局副局長王磊說,“先照后證”打開了注冊時的“玻璃門”,“證照分離”是將屬于市場的還給市場。
“證照分離”試點,是繼企業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之后,我國商事制度改革的第三階段。“先照后證”是把審批后置、平移了,而“證照分離”則是清理這些被后置的行政審批事項,使之進一步便利化,打通企業進入市場“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改革紅利有沒有真正落到實處?企業落戶是最好的證明。國家工商總局調查數據顯示,從2016年三季度到2017年三季度,新設企業開業率為69.7%,戶均從業人員由6.27人增加到7.42人。
會議決定,在前期已對116項審批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并向全國各自貿試驗區推廣的基礎上,由上海市進一步在浦東新區對商事制度、醫療、投資、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商務、農業、質量技術監督、文化、旅游等10個領域47項審批事項進行改革試點,推進“照后減證”。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說,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是要改變以審批發證為主要方式的傳統管理體制,革除與審批發證相關聯的尋租權力和不正當利益,改變與審批發證相伴的“看家本領”,探索科學有效的監管體系和監管平臺。
專家表示,這一改革正在倒逼政府職能加快轉變。隨著改革實施,企業準入和經營門檻不斷降低,政府職責從以事前審批為主,逐漸向事中事后監管為主轉變;同時,對取消行政審批、審批改備案以及實行告知承諾方式后的市場主體,要進一步完善監管的措施,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懲戒的力度,防止監管的“真空”和“自由落體”。
徐銘藝術館館藏中國畫捐贈暨藝術精品收藏展開展
全市消防安全工作暨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動員會召開 全面構建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濱江年底之前將安裝500個“排水神器”
馬邊:郭正強到珍珠橋村后池村進行工作調研
青春對話第二集許包野
“證照分離”改革加速打通企業進入市場“最后一公里”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客人訪滬
田林百萬“致富苗”送給貧困戶
趙越到綿州社區調研陣地建設和金融服務站點
今夜起全市將迎大范圍雨雪部分地區或迎寒潮
廈門同安創新移風易俗為群眾節約3億多元 織密織牢“監督網”
海口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海口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高新區地稅局積極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
搬走的家,遷不走的記憶
男子犯了酒癮,多次在超市內偷酒喝
商丘市供銷社開展端午節“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井美村為優秀學子發放獎學金和教育基金
長安區阜康街道開展“國際家庭日”系列宣傳活動
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五個聚力 推動園區轉型跨越發展
常德洋女婿申請“中國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