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0時訊(實習記者 徐露)1997年,當時35歲的蔣仙乙把積蓄拿出來辦了重慶第一家社會養老院。一路風雨彩虹,護理老年人的工作他一干就是21年。這位“重慶社會養老第一人”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們一起走近他。
????孝心成了一份事業
????90年代的重慶,很多在外打拼的子女沒辦法照顧自家老人,長期獨身行動不便的老人比比皆是,蔣仙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自己家中就有父母和姨媽三個老人需要照顧,蔣仙乙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不在身邊,父母和姨媽該如何生活。
????“要替忙碌事業的子女盡一份孝心。”蔣仙乙告訴自己,他決定開辦一個養老院,但親戚和身邊的朋友都不支持他,他們并不看好這份工作。這時,蔣仙乙的父母給了他最大的支持。蔣仙乙的母親經常以自己的言行教導他要積德行善,人要舍得,有舍才有得,人生短暫易逝,要趁有生之年做點善事,母親的這些教誨對蔣仙乙的影響特別大。
????蔣仙乙的養老院在南山建了起來,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在九十年代的重慶,社會養老的觀念還沒有普及,幾個月來,養老院只有父母和姨媽三位老人,當年的5月1日,老年公寓迎來第一位老人,上新街的劉大爺,這不僅是一位空巢老人,還是一位偏癱老人,生活沒辦法自理才送來養老院,蔣仙乙親自照料老大爺,洗臉、刷牙、換衣、喂飯、清理大小便,事無巨細。生活上得到了精心照料,劉大爺的心情也開朗了不少,每天四個老人都可以聚在一起聊天說話,整天樂呵呵的。經過大半年的用心調理,偏癱的劉大爺竟慢慢能正常走路了。
????1997年底,養老院入住的老人還是沒超過10個人,經濟上已經入不敷出,養老院里照顧的多數還是生活無法自理的偏癱失智老人,各種支出比較大,身邊的人都勸蔣仙乙不要再干下去,但他還是咬著牙,一直堅持著。
????養老院的開支不夠,他就做生意去賺,想盡辦法填補。1998年,他買斷自己工齡所得的1萬8千元,全部投進了養老院。蔣仙乙說自己當過兵,曾經軍人的身份讓他有了更強烈的社會公德心和道德感,雖然自己經濟狀況不好,但是他告訴記者:“如果這些老人獨自在家,得不到照顧,會更造孽,我真的不忍心,不管怎樣,養老院還是要開起走”
????特別的老人 特別的愛
????二十一年來,蔣仙乙也總結出了一套專業照顧老人的方法和理論。因為照顧的偏癱老人比較多,2007年,蔣仙乙專為癡呆、癱瘓和臨終關懷的老人營建了“生命的最后驛站”,這里住著很多頭腦清醒但癱瘓在床的老人,其中20多人身上都長滿了褥瘡;能夠行走的,全部是癡呆,每頓飯都需要一勺一勺地喂營養羹,當時,蔣仙乙的南山愛心養老院也成了重慶唯一一家專門護理偏癱、失智老人的養老機構。
????截至目前,蔣仙乙已協助恢復了百位偏癱老人。他自豪地說:“我們對偏癱老人有著獨特專業的護理方法,偏癱老人使用的很多物品都是專門去定制的。”
????從照顧家中老人,到后來的特需老人,蔣仙乙也開始關注流浪乞討老人,2008年,他就為各街鎮收留流浪乞討老人,2017年,南山愛心養老院成為南岸區民政局定點的流浪乞討救助站,這里面很多流浪乞討老人都是失智老人,剛來救護站的時候,他們可能受人虐待或施暴,也可能在外遭人排擠,加上對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很害怕陌生人靠近。護理人員需要長時間在旁照料,讓他們熟悉環境,了解護理人員沒有惡意,是來照顧他們的,這些失智老人才能讓工作人員接近。
????蔣仙乙向記者講起了住在院里的一位老人,老人曾經是醫生,有一兒一女,女兒繼承父親事業,也從事了醫生的職業。因為工作原因,女兒常年在國外。只有靠老人的兒子照顧他,但是老人的兒子經常虐待老人,從國外回來看望父親的女兒,發現父親身上的瘀傷后很痛心,她把父親托付給了蔣仙乙。老人在養老院一住就是四年多,現在的他看上去開心了許多。他看到蔣仙乙后總是要緊緊握著他的手說:“現在我們養老院越來越好了,你不要攆我走哦。”老人已經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
????到現在,蔣仙乙所在的養老機構接納過近兩千位老人。沉甸甸的老人檔案資料里承載在這些年來他對老人們深深的愛。
????希望老人能得到更多的關注
????隨著政府對社會養老機構的支持,這幾年,院里的老人也多了起來。這里的每一個老人蔣仙乙都認識,每天,他都和老人們一起吃飯,吃法的時候,他總是留意哪些老人沒來食堂,沒來的老人,他都要特意去看一下。他經常和老人們聊天談心,老人們有什么心事都會來給他說,有什么難處也來找他幫忙。
????從開始的親戚朋友不支持,到現在把愛老護老做成了愛心事業,這些年,蔣仙乙親自送走的老人已經有千位,他用愛心為老人們盡孝。
????記者問蔣仙乙這些老人們離去時他的感受,他說:“其實每一個老人走,那個場景都挺深刻,特別是在這住了一年以上,與護理人員朝夕相處的老人,老人走了,護理人員會默默流淚,有的還嚎啕大哭,有的護理人員會幾天都吃不下飯。”二十多年來,怕老年人晚上有突發情況,他不敢早睡,整晚他都把電話和對講機放在身邊。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蔣仙乙說他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如今,六十多歲的蔣仙乙,把在解放碑工作的女兒和女婿,以及其他親人都叫上南山,一家人住在養老院后面的活動板房里。
????2016年12月,蔣仙乙榮獲迄今為止重慶唯一一個由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榮譽稱號。在他的帶動下,蔣仙乙的哥哥姐姐也從事了養老工作,他希望他的家人也能繼續這份充滿正能量的事業,能將他對老年人的這種愛心、耐心、細心、孝心延續下去。
市林業局“四講四強四抓四促”抓好領導班子建設
人大代表繼續審議大會各項報告
禪城公安十大“最美警花”出爐
加強市場監管 建設質量強國——開封“質量月”活動綜述
市總工會文化進基層系列演出活動晉開集團專場演出舉行
我的愛都給了老人
我市民兵應急營接受點驗考核
市口岸辦赴海陽、乳山口岸開展走訪調研活動
我縣組織開展采油罐區泄漏著火應急演練
鞍鋼集團公司“公司制”改制工作圓滿完成
【環衛所】愛心送水公益送清涼
利辛縣舉辦農村電商扶貧增收創收專題講座
樂清三年新建旅游廁所44座
登封市召開非煤礦山環境綜合整治觀摩講評會
遷戶口需要哪些資料?
黃曉武率隊在保定天津兩地走訪考察立中集團雙方就陶鋁新材料在汽車行業推廣應用達成共識
立足新時代 牢記新使命 奮力譜寫安慶體育強市建設新篇章
學習貫徹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丨市城綜局:推動城市管理工作上新臺階
專家:開學后青少年需合理用眼 發現近視應及時診治
馬曉暉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傳達貫徹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