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定海區被列為舟山市首批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單位。兩年多來,全區食品安全工作呈現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態勢。
遠洋漁業小鎮啟動食品安全“區塊鏈”
舟山是全國唯一的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定海作為主陣地,2016年開始,西碼頭漁港開展遠洋漁業小鎮打造,并入圍“浙江省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小鎮采用“海洋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模式,在遠洋捕撈-海上運輸-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水產交易等全產業鏈中創新食品安全制度建設,形成了一套特有、實用、科學的遠洋漁業和冷鏈加工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重點打造了一批集科研、生產、物流于一體的海洋健康食品、新型海洋保健品、遠洋生物醫藥等海洋健康產業。
2017年,小鎮成為全國遠洋捕撈魷魚最大的輸入口岸和主要加工基地,魷魚捕撈和加工量占全國的70%。
散糧物流通道晉級“問題糧油”保持“零批次”
定海區國際糧油產業園區是以糧油加工生產為主的省級海洋農副食品制造業改造提升示范區。為強化園區糧油生產品質,助力園區發展,2016年起,定海市場監管分局抽調精干人員,專門組成園區糧油質量管控督導小組,嚴格糧油品質管控。目前,園區已集聚各類企業30多家,其中大型糧油加工儲運企業5家,全部按照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推行良好生產規范,兩年多來,實現全園問題糧油“零批次”。嚴格的糧油品質管控,使園區在全國糧油加工、糧食運輸格局中迅速掘起,成功晉級為國家級糧油加工主基地和全國六大主要跨省散糧物流通道。
基層網格發力農村集體聚餐保持“零事故”
2016年,該區全面開展鄉鎮(街道)食安辦規范化建設,成為全市首個“規范化鄉鎮(街道)食安辦”全覆蓋的縣區。2017年,該區以強化市場監管等“四個平臺”建設為契機,深化鎮(街道)食安辦規范化建設成果,鎮(街道)食安辦與市場監管所建立緊密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縣區、鎮街、社區”三位一體的“黨政同責”責任體系,食品安全監管成為地方和市場監管監督執法的首要任務。同時,聚焦熱點難點,在治理“多、散、亂”的漁農村家庭聚餐和民間民俗活動聚餐問題上推陳出新。完善并落實農村集體聚餐從網格巡查到社會共治的“閉環管理”機制,推動漁農村重點廚房”陽光化”,全面推廣社區食安責任保險,多項措施齊發力,實現了農村集體聚餐“零事故”。
許可加備案并進“雙軌制”破解小作坊難題
2016年,該區針對小作坊監管難問題,在全省率先制定禁止小作坊生產加工“負面清單”,大膽探索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許可備案“雙軌制”,逐步形成了一套合法、適用、有效的小作坊監管制度,有效解決小作坊無證無照、管理混亂、環境臟亂差諸多問題,實現了轄區小坊作監管的全覆蓋、規范化和常態化。
首創食品攤販百分制考核
針對食品攤販標準缺乏、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定海區食安辦聯合區城管局,以城區早餐攤為試點對象,在全省首創了“百分制”管理模式,使流動食品攤管理可量化、可操作化,該做法被省食安委確定為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創新綜合試點,撰寫的調研報告獲得全省一等獎。
“互聯網+教育”開啟“指尖+舌尖”模式
定海區將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工作納入“加強職業培訓穩定和促進就業”的實施范疇,以政府買單方式,實施“考試獲得《食品安全管理證書》和《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學員全額退款”的教育新政。同時,又出資請浙江海洋大學與軟件公司“校企聯合”自行開發“餐飲食品安全管理網上學習平臺”,使培訓可通過手機app開展定向定時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考試的便捷性。
我市百余消防官兵馳援壽光災區
殘疾小伙三年助數百人脫貧
市紀委市監委召開執紀監督工作座談會
請收好這份中秋安全出行指南
唐山市第二看守所遷建工程安防報警及建筑控制系統工程(EPC)項目招標公告
定海樣本打造食品安全“深藍版”
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現場會在電白召開 李紅軍李慶協出席并講話
[宜都]市委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圖)
40萬斤蘿卜滯銷 菜農盼能收回成本
【競爭性磋商】惠民縣農業局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項目(第三次)
寧德市將培養240名市級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
大媽江邊洗衣不慎落水被救 “活雷鋒”你在哪?
我市環境保護稅首個征期平穩落地 減排激勵作用初步顯現
市消防支隊組織干部到市廉政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活動
麥家成為浙江大學首位駐校作家
我市嚴糾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7方面突出問題取信于民
蕉城:培育新興產業 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沅陵渭溪九校師生祭奠英烈
南充面向全球招引高層次人才近千名
綿陽召開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