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亂拉”是我市集鎮的通病,四面開花的各種管線如同“蜘蛛網”,嚴重影響環境整潔美觀。由于在治理過程中存在涉及部門多協調難、改線成本高融資難、工程規模大推進難等難題,“線亂拉”一直找不到解決良策。不過,在浦江縣鄭宅鎮等鄉鎮,“空中蜘蛛網”現象已大為改觀。這是因為浦江縣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探索創新“二十字戰法”,實現精準清理。今年以來,為了防反彈、去存量、控增量,該縣又開展部門聯動,在鄭宅鎮試點報備制,推進對“空中蜘蛛網”的長效監管。
“二十字”戰法實現精準清理
2016年8月起,浦江縣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邊探索邊完善,形成一套“去除廢線、歸并散線、檐下走線、合理入地、管線成景”的“二十字”戰法,并在鄭宅鎮、巖頭鎮試點,隨后在8個鄉鎮推廣,精準清理了“空中蜘蛛網”。
“破解‘線亂拉’難題,不是千篇一律地一埋了之,而是突出實際二字。”浦江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去除廢線即對依附于主次干道上的各類架空和壁掛線纜(包括電力、通信、數字電視、安全監控等)集中進行產權登記,并逐一拍照留存,對存在問題的線路列明清單,采用銷號治理模式;歸并散線則是結合套管和入戶兩種方式,對鎮區內橫跨街道、十字路口密織如網的架空線路進行處理。
結合浦江歷史文化悠久、古鎮建筑風格獨特的縣域特征,浦江縣小城鎮辦針對試點內線纜較少且有游廊的街道,采用套管捆綁歸并和檐下外側走線的隱藏模式規整線路,與古色古香的立面景觀相協調,實現用最低成本打造最佳效果;“合理入地”是實踐難度最大的一種戰法。為此,浦江縣積極與通信運營商協調并實施通信線路整改,先期對鄭宅鎮、巖頭鎮的主次干道部分路段及新建道路調研排摸,科學界定架空線纜“上改下”范圍,穩步推進工程建設。同時根據各單位走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管道走向,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投用,避免重復建設。
管線成景是對確需保留但無法入地的線路,在整齊大方的基礎上充分做到因地制宜、融線入景,顏色盡量與背景顏色、周邊景致相協調,部分地方用花紋型、動物型等圖案襯托美化。日前,我們在巖頭鎮洪家村看到一面彩色文化墻,十分精美。“你仔細看,畫中一根毛竹其實是集納管線的管道。”村民陳雪蓮說,為了使這條橫著的管線不顯得突兀,施工人員奇思妙想,又畫了兩根電線形成線譜,并畫上鳥兒在電線上面歌唱和藍天白云的背景,墻上的“管線”瞬間就變成了一幅美圖。
四方聯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今年以來,浦江縣在大調研中發現,“線亂拉”現象有反彈跡象,少數居民、運營商依舊存在臨時拉線行為。“整治帶來的成效只是一時的,如何實現長效管理才是關鍵。”浦江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洪偉說,自提出“二十字”戰法以來,他就在考慮這個問題,想著如何“花小錢辦大事、辦好事”。經過大量調研摸索,今年6月浦江縣制定出臺《浦江縣小城鎮強弱電管線設施管理辦法》,以此控制管線增量,去除管線存量,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浦江縣對各相關部門職責進行重新劃分,縣小城鎮辦、管線單位、各鄉鎮(街道)和鎮區所在地村莊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管線長效管理工作。其中,縣小城鎮辦具體負責全縣小城鎮范圍內“線亂拉”長效管理協調、督察工作。不定時地對各小城鎮的“線亂拉”管理和安裝進行督察,并形成通報,每月不少于1次。各鎮小城鎮辦主要負責鎮區的管線管理、監督巡查及“線亂拉”行為的查處工作,運用“四個平臺”“黨建+”模式、街(路)長制等載體,建立村民舉報、黨員監督、駐村干部管理、執法中隊執法和鄉鎮(街道)牽頭等多形式的巡查機制。鎮區所在地村莊(社區)通過黨員聯系戶制度負責“線亂拉”現象的監督與規范安裝管線的宣傳,特別是加強對表后線、路燈線、監控線等的規范治理,農戶在新建、改建房屋(包括原拆原建、舊村改造等)時,也應積極配合做好管線預埋配套工作,留好、留足管線進入端口和內部運行管線,防止內線外走。
《辦法》還對管線權屬單位進行約束,要求管線施工應按照國家技術標準執行,結合“橫平豎直美”的要求規范施工,簽訂管線安裝施工誠信承諾手續,設立內部獎罰機制,落實責任,進行上崗培訓,安裝時要制服統一。同時,管線權屬單位負責人與縣小城鎮辦簽訂承諾書,管線施工隊伍與管線權屬單位簽訂承諾書,作為考核處置的依據。
創新推行報備制 抓住“牛鼻子”
制度從出臺到落地見效,需要好的載體。工作人員調查發現,每個鄉鎮負責架設管線的安裝工基本固定,抓住這一群體,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對此,浦江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辦在鄭宅鎮試點推行報備制。
所謂報備制,就是建立鎮小城鎮辦組建管線管理信息群,建立管線報備制度,實行屬地管理。這個微信群的人員由鎮小城鎮辦、派駐在所在地的管線安裝工、駐村干部、紅色街(路)長、村干部等人員組成。根據規定,各管線單位鎮區范圍內安裝管線設施,須在每周五報備施工時間、地點、工期、內容、安裝人員等情況到信息群中,鎮小城鎮辦及時對管線施工計劃進行備案,并組織人員巡查、監督。若存在未經報備,不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技術標準,施工質量控制不嚴,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情況較差,違規架設、胡亂附掛、私拉亂接等違規行為的,通知相應管線單位進行整改,拒不整改的上報縣小城鎮辦,縣小城鎮辦視具體情況決定由鎮小城鎮辦一周內拆除。
截至目前,鄭宅鎮共新安裝管線32處,發現問題一處。通知相應管線單位后,立即得到整改。雖然鄭宅鎮試點的數據并不亮眼,可給生態、生活、生產環境質量帶來實實在在的提升。“現在我家的墻壁干干凈凈,坐在門口乘涼也不用擔心危險了。”鄭宅鎮居民黃女士說。
據了解,下一步浦江縣將在全縣各鄉鎮推廣鄭宅鎮的試點經驗。
吉安縣:609戶家庭目前喜獲新家 搬進了心儀的廉租房
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環洞庭湖站開啟
周榮峰走訪慰問困難企業退役軍人
張景聯看望慰問一線干部職工和困難群眾
古田縣召開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示范村居現場會
浦江探索根治集鎮“空中蜘蛛網”良策
好的哥駕車突發心梗離世,500輛出租車聚集為其送行
湯原縣召開紀念“五四”運動暨農村青年創新創業經驗分享交流會
市公安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學習研討活動
宿州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六次主任會議
我市與安鋼就產能置換項目落戶周口達成合作意向
第二屆濟南市市長國際經濟咨詢委員會年會“大咖”論道
老潘脫貧記
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
瀘縣召開2018年全縣黨政系統辦公室主任會
徽州區:政府買單為公益林穿“保險衣”
省住建廳領導到宿遷市開展天然氣發展建設情況調研工作
男子怒懟警察“長得丑就查身份證”經查果然是網上在逃人員
泰興市開展重點行業、產品質量提升行動
全市法院工作會議:推動法治中國示范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