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從小亮支氣管里取出的花生米。
(廈門日報記者楚燕通訊員石青青)1歲多的孩子反復咳喘、發燒,罪魁禍首居然是1個月前氣道“吃”下的花生!醫務人員提醒廣大家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家長一定要加強看護,并將容易誤吸的小物品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
小亮(化名)今年1歲多,1個多月前吃花生時發生嗆咳,隨后多次發燒、咳嗽,甚至出現氣喘癥狀。最近一次發病后,家人帶著小亮在當地醫院輸液超過1個星期都沒有好轉,于是到廈門中山醫院兒科求治。接診的陳煜主治醫師詳細問診,推測可能是花生米誤入氣道所致。肺部影像片子顯示,其右肺存在明顯過度通氣。中山醫院兒科纖支鏡治療團隊果斷為小亮實施了支氣管鏡檢查,成功從其右主支氣管取出10mmx3mm大小的花生米。花生米取出后,小亮咳嗽、氣喘癥狀當即改善,后接受消炎治療,現已痊愈。
陳煜醫生介紹,支氣管異物是臨床常見急癥,異物可存留在喉咽腔、喉腔、氣管和支氣管內,引起聲嘶、呼吸困難等癥狀。由于右主支氣管比左支氣管粗短、陡直,所以異物更容易落入右主支氣管。當發生支氣管異物時,使用支氣管鏡檢查并取出異物是最積極有效手段。
“75%的支氣管異物發生于2歲以下的兒童。”陳煜分析,支氣管異物在嬰幼兒期常發生,與下列情形有關:小兒牙齒發育不完善,咀嚼功能差,不能嚼碎較硬食品,加之喉的防御反射功能差,保護作用不健全;
小兒喜歡抓吃食物,多量零碎食物在嘴巴里容易發生誤吸;小兒口內含有食品或物品,在哭鬧、嬉笑時誤吸入氣管。
廈門中山醫院兒科郭榮蓮護士長提醒,3歲以下小兒應盡量少吃干果、豆類,家屬平時要多加注意,不要把瓜子、花生米之類的食物給小兒單獨食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強,家屬需加強安全照顧,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家長應教育孩子不要養成口內含物的習慣;當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時候,不要引逗他們哭笑、說話,也不要驚嚇他們,以防小兒不慎將食物吸入氣管。
夏季健身“熱” 小心 “熱”過頭
斯諾登再發驚人言論:世上沒人比特朗普更愛普京
2017年上海市體育局冬訓動員會召開
親親龍江水親親母親河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對外開放大會
花生米掉進支氣管 導致幼兒反復咳喘發燒
我市召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現場推進會
保定市家庭與校園閱讀促進會成立 “王叔叔講故事”品牌創始人當選會長
我市運動員杜宇與隊友王曉菁組隊摘得銅牌
黨的十九大主席團舉行第三次第四次會議
四川融通安防投資集團公司多舉措抓實安全生產
我市多部門聯合舉辦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頌歌新時代 永遠跟黨走”丹東市社區文化調演
福州市海洋功能區劃獲批
70歲以上外地老人辦了杭州老年卡可免費坐地鐵公交
我市選手獲省科普講解大賽二等獎
古勞水鄉龍舟賽值得期待 22支隊伍將分兩組展開較量
市古城辦開展暑期消防安全大檢查
做殘疾朋友的 “知心姐姐”
致全市人民的感謝信
【鞏固發展國家衛生城市】城區全面打響沿街建筑立面整治提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