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單”培訓“接地氣”,“田間學校”、“云上智農”紛紛登場
去年我市培訓600農業“帶頭人”
(大慶日報記者 崔義鑫)日前,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2017年我市共培育600農業“帶頭人”,包括新型經營農業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等。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全市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加大培育力度,完善培育制度,提升培育能力,通過培育提高一批,吸引一批,儲備一批,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進一步推動新型職業農民成為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助推農業綠色發展、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的主力軍。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農業“帶頭人”的培訓過程中,始終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不斷提升培訓質量和宣傳引導,調動農民參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探索“點單式”培訓,分類別、分產業、分層次開展培育,讓培訓“接地氣”,取實效。
在推進“帶頭人”培訓過程中,市農委從確定培訓對象、推進培訓、探索高效模式以及認證管理等多方面嚴格把關。精細調研摸底,從產業規模、從業年限、技能水平、培訓需求、政策要求等信息,精選、優選有意愿、有需求、有扶持帶動能力的農民,納入培育對象管理庫統一管理。全市范圍內遴選優秀師資,將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地方專業教師或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師資庫,同時選擇農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等為農民現身說法,增強說服力。
在培訓上為防止“大撥哄”和“走過場”,不僅豐富培訓內容,按照農民實際需求設置課程,還重點打造田間學校,建設各類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農民田間學校,專家手把手實踐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在探索培訓高效推進過程中,還確定了分層分類培育,以現代青年農場主為例,同一批連續培訓3年,其中培育2年,后續跟蹤服務1年;采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的培育模式不斷創新,以產業發展為立足點,以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提升為兩條主線,在不少于一個產業周期內,分階段組織集中培訓、實訓實習、參觀考察和生產實踐;鼓勵有條件的縣(區)組織新型職業農民走出去,到發達省市開展跨省區交流學習,分享和借鑒工作經驗,研究探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有效模式,搭建交流平臺。2017年全市還進一步加大信息化應用力度,推動“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落地應用,各縣(區)農業局科教股利用平臺進行線上服務,利用管理信息系統、云上智農app為農民提供靈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在線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和全程跟蹤指導;參訓農民下載“云上智農app”,享受科技成果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41歲外婆生下三胞胎 為全力養娃不惜賣掉老家房子
贊皇縣財政局結對幫扶干部為梁家灣困難群眾捐款獻愛心
獨行俠宣布簽約丁彥雨航有分析稱或為訓練營合同
我市危險廢物處置能力排在全省前列
我市嚴厲打擊整治槍支爆炸物品違法犯罪
接地氣!去年大慶培訓600農業“帶頭人”
關于組建珠海市義務教育學業質量監測與評價骨干教師團隊的通知
諸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關于諸暨市平安浙江特色小鎮建設指揮調度中心中央空調采購項目的公開招標公告
全力打好2018年項目投資翻身仗 劉鐵主持會議
雷健坤深入轉型項目現場解難題促進度
露天焚燒垃圾居民叫苦不迭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集結在星星火炬旗幟下
淄博理工學校舉行大師工作室揭牌暨收徒儀式
近4年時間牽動全城目光!地鐵1號線正越“開”越近
小區半夜狗吠不斷 居民苦不堪言
市委常委班子召開進一步消除“楊季”惡劣影響專題民主生活會 張敬華主持會議
國家發改委體改司領導萬勁松調研岳塘區兩型建設工作
田間小路存隱患,阻礙孩子步行上學 熱心村民籌錢建“愛心路”
紅花套鎮|文化振興:楊家畈村村民豐富的文化生活(圖)
市政府通報表揚2018年春運工作先進單位 協調配合 圓滿完成春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