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卷風襲擊順德后的現場。
佛山龍卷風研究中心人員在現場調查。
出動無人機在現場調查。
本月8日,臺風“艾云尼”給佛山帶來了有史以來同日最高紀錄的降雨,當地氣象部門連續發布兩條龍卷風預警,并最終得到應驗。后經確認,這次的龍卷風預警成為目前國內發布的首個龍卷風預警。佛山市龍卷風研究中心,這個已有5歲的“追龍”團隊,也走進了公眾的視野。作為國內龍卷風研究和預報領域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支“追龍隊”向廣州日報揭開了積淀5年潛心追龍背后的謎底。
回放:“追龍記”
潛“龍”出沒: 這種臺風路徑曾經出現過臺風龍卷
6月8日清晨,佛山各區均生效了暴雨紅色預警。此時的佛山氣象臺里,市氣象局技術總師、龍卷風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黃先香正和她的隊友緊盯著監控中心的大屏幕。5年的研究經驗告訴他們,佛山歷史上類似這種臺風路徑曾經出現過幾次臺風龍卷風。
當天上午,一條條雨帶從南向北掃過佛山;中午前后,根據雷達回波等資料綜合研判,黃先香和她的同事們更加確定有龍卷風出現的風險。佛山市氣象部門判斷龍卷風發生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從大氣環流物理量參數看,諸如低空垂直風切變、深層垂直風切變、抬升凝結高度、風暴相對螺旋度等是否滿足相關指標;二是主要關注雷達的強度圖以及速度圖,如雷達強度圖上是否有鉤狀回波,速度圖上是否對應有中氣旋或龍卷風渦旋特征等。
該中心表示,這些指標是基于對佛山歷史上臺風外圍龍卷風的分析總結以及以往的研究成果(比如臺風外圍龍卷風多發生在臺風的東北象限等),再用于指導業務實踐。研判出的結論與天氣預報過程一樣,要集體決策,才報局領導即刻拍板決定發布與否。
追“龍”不懈: 第一個預警不準 頂著壓力發了第二個
8日上午11時,當佛山市龍卷風研究中心對當日可能發生臺風龍卷風的判斷越發堅定后,黃先香便向氣象局作了匯報。上午11時50分,佛山氣象部門發布了第一個龍卷風預警:丹灶、西樵龍卷警報,預警的時效鎖定在半小時左右。不過,這次預警并不準確。
回想起這次預警,佛山市龍卷風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事后說,當時,他們感覺到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大,畢竟以往也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工作經歷和經驗。發現預警不準后,這群“追龍”隊員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緊盯雷達上的回波動態以及自動氣象觀測站的風場變化等。大約1小時后,他們發現,有另一條強回波帶北移影響佛山,而且這條回波帶比之前要強一些,雷達回波特征比較符合以往臺風外圍龍卷風所呈現的雷達回波統計規律,雖然依然有點偏弱。盡管第一次預警不準,但是出于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考慮,“追龍”隊員頂著壓力,再次發出了第二個龍卷風預警,即禪城、南海龍卷風警報。
這場戰斗,并不是“追龍隊”自己在戰斗。當日,龍卷風預警發出后,佛山各部門、媒體、市民都在多渠道轉發這一預警信息;另一方面,佛山市副市長趙海收到氣象臺龍卷風警報后,立即到市三防指揮部專題研究和檢查龍卷風防御組織工作,特別強調立即撤離鐵皮屋與簡易工棚內的人員。南海區氣象局也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公眾發布相關信息。
降“龍”初捷: 邁出這一步 他們用了5年
第二個預警發出的一小時里,佛山市龍卷風研究中心的“追龍”隊員們心里久久沒有平靜,百感交集,而令他們意外的是之后一位吳小姐的主動報料,她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附近剛剛發生了龍卷風。
獲得信息后,“追龍隊”第一時間派工作人員去現場,收集影像資料、察看破壞情況、了解目擊者的所見所聞,確定出準確的災害時間,再翻查雷達資料和地面自動氣象站資料等,最終綜合研判了這次龍卷風的發生。
當日晚上8時,佛山市氣象部門的媒體群里傳來了消息:確認了,大瀝在預警發出后的一小時真的發生了龍卷風。這個龍卷風吹翻了2000平方米鐵皮頂,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當晚,這群“追龍”隊員的壓力并沒有得到釋放。黃先香事后告訴記者,第二天一早,他們又去了一次現場,再次確認了龍卷風的發生。
連日來,佛山市龍卷風中心收獲了社會的廣泛贊許,但追龍隊員們依舊冷靜,他們說:“因為多年來觀風測雨,對于其他如雷暴大風、冰雹、暴雨等天氣預警都經歷了不少,但是對龍卷風的預警卻沒有嘗試過,所以業務人員感覺壓力很大。除了壓力外,留下的還有更多的思考。因為我們對于龍卷的形成機理等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這次預警出來,下次再有龍卷風還能否預警出來,還很難說。龍卷風預警還只是邁出第一步,后面的路還很長。”
揭秘:“龍”門陣為何難破
龍卷風有多猛: 每平方米墻或房頂 可受到近1噸壓力
佛山市龍卷風研究中心介紹,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是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狀云(龍卷風)產生的強烈的旋風,它是大氣中最強烈的渦旋現象,影響范圍雖小,但破壞力極大。它往往使成片莊稼、樹木瞬間被毀,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損失。
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在風速上,龍卷風的風速大得驚人,常達每秒100多米,是12級臺風的3~4倍。有人計算過,當龍卷風經過房屋上空時,這種突然形成的內外氣壓差,可使每平方米的墻或房頂受到近1噸的壓力,足以把房頂掀掉。龍卷風又分為陸龍卷風和海龍卷風。
預測有多難:空間尺度小 預測無異于大網里撈小魚
在目前的氣象預報領域,預報龍卷風被業內視為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何預測龍卷風那么難,這是因為龍卷風空間尺度小,直徑一般在100米以下,強龍卷風可達幾百米到1公里左右;同時,龍卷風的生命短,往往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最長不超過1小時,最短的也就幾秒;另外,龍卷風移動速度快,一般為40到50公里/小時的時速,最快可達100公里/小時。
對于目前的氣象觀測網,這無異于大網撈小魚,還很困難。資料顯示,美國是世界上龍卷風最為多發的國家,迄今已有60余年研究歷史,但對龍卷風預警的提前量也平均只是在15分鐘左右。
龍卷風在國內:佛山處于高發帶 每年平均約發生1.1次
資料顯示,我國龍卷風有兩個高發帶, 一是自長江三角洲經蘇北平原至黃淮海平原,南北走向,呈下弦月形。另一個是在廣東和廣西,呈東西走向。在佛山,龍卷風并不陌生,佛山是廣東省的龍卷風高發區域。從2006年至2015年的10年間,佛山有記載的龍卷風共發生過20次。據分析,從空間分布看,佛山市各區均有發生,且以南海區發生頻次最多,其次是三水區。從月份分布看,3月到9月均有龍卷風出現的記錄,主要集中時段是前汛期4月到6月。另有數據表明,龍卷風在佛山發生的頻率為每年平均約1.1次。
對話: 希望未來10年 接近美國水平
迄今為止,佛山市龍卷風研究中心,依然是國內唯一的一個龍卷風研究中心。2012年,針對佛山是我省龍卷風多發地區的特點,廣東省氣象局提出建議,希望佛山市氣象局開展龍卷風監測、研究及其預警服務。2013年,佛山正式成立龍卷風研究中心,也是國內第一個龍卷風研究中心。
不過,在過去的5年里,人們似乎感覺不到這個研究中心的存在。昨日,佛山龍卷風研究中心透露,這5年里,龍卷風的監測預警始終是天氣預報預警業務中的重點和難點。目前,研究中心在常規觀測資料的基礎上,正在進一步通過健全4臺x 波段雙極化雷達監測網、自動氣象觀測站等方式加密中小尺度觀測;建立健全市、區兩級氣象部門龍卷預警業務服務流程等。同時,對龍卷風及時參與災情調查,盡可能完整地收集龍卷風的個例信息,建立災害調查的制度。
目前,中心已定下目標,那就是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加強分析總結,梳理出規范的龍卷風監測預警流程。同時,他們也希望,在未來10年,龍卷風的預報能力能接近美國當前的水平。該中心坦言,目前,對于前汛期雷雨大風中的西風帶龍卷風,由于這類龍卷風往往與雷雨大風、冰雹、暴雨和雷暴等強對流天氣相伴隨,其規律性較差,目前還很難加以監測和預警。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李傳智 通訊員李兆明
時代中國公益基金會捐贈超4000萬元
江西省政協考察團來商丘市考察古城保護利用工作
鄒平縣:縣人大機關黨支部舉行“主題黨日”活動
閩侯吹響縣城舊改三期集結號 力爭10月底完成征收
龍巖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舉行2018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
5歲追龍隊 初破“龍”門陣
新嘉陵江索道選址有了最科學方案:戴家巷到江北嘴,離原址不到1公里
丹東市公安機關慶“八一”表彰光榮榜
團聚力量 愛心助學
隨州市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省殘聯來我縣開展“精準脫貧 攜手同行”主題黨日活動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此風不可長
詔安太平:加大整治力度 方便群眾安全出行
美國馬薩諸塞州一間學校挖出124年前時光膠囊
安陸掀起傳達學習習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熱潮
省第二批安全生產巡查組進駐遂寧市
市林業局舉辦全市林業系統三北工程 知識競賽活動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豐縣舉行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活動
崇州廖家瓢蟲村紫薇文化嘉年華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