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名城


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詩歌等文化資源稟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轉型升級發展,逐步實現由“詩歌之城”到“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名城”的完美蝶變,日益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人民幸福感最強的城市之一。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2011年,我市被文化部、財政部命名為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城市。以示范區創建為契機,馬鞍山加大了公共文化軟硬件設施的提檔升級力度,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有了質的提升。經過兩年的創建,2013年11月,馬鞍山以優異成績被文化部、財政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2014年9月,在示范區建設的基礎上,馬鞍山又被文化部評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
多年來,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政府大力扶持、文化機構相繼涌現,百姓享受到了一場場文化盛宴。
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面,馬鞍山市的能力和水平持續走在全省前列。我市以李白詩歌節、“江南之花”群眾文化節等大型文化節慶活動為龍頭,以城市廣場、劇院、社區和農村鄉鎮為平臺,以專業院團和民間文藝團體為依托,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形成了別具特色的節慶文化活動品牌。另外,我市還相繼推出了一批有影響的地方特色文藝作品。據統計,全市年均舉辦文化展覽400余個,舉辦群眾文藝活動1000余場次,充分滿足了不同層次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近5年來,全市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人次年均增長7%。
同時,我市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來。扶持發展了古床博物館、明清建筑園、洪濱絲畫館等一批民營文化場所,鼓勵創辦“民辦非企業”文化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全市涌現了映山紅藝術團、杜鵑花藝術團等400多個群眾文化隊伍。社會力量的補充,為我市城鄉群眾公共文化服務帶來了便利。
“15分鐘文化圈”就在身邊
與眾多的爺爺奶奶一樣,帶孫子成了陸勇退休以后的新“工作”。不過,比起游樂場,他更喜歡帶孫子到博物館里玩,“讓他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據市博物館副館長齊鳳介紹,市博物館建成以來,除每周一閉館外,一直免費對外開放,每年開放日在310天以上。目前,市博物館基本陳列主要介紹馬鞍山的歷史文化。此外,結合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遺產日、兒童節等重要節日,還會舉辦一些特色展覽,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博物館。據統計,每年市博物館接待參觀群眾都在40萬人次以上。
不僅是博物館,圖書館也頗受追捧。為加強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圖書資源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我市構建了全民閱讀服務網絡,整合全市公共圖書資源,建立了自助借還圖書終端,將農家書屋納入公共圖書服務體系,實現了全市公共圖書資源共享、服務互通。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市民步行15分鐘內,都可以實現圖書借還。
近年來,馬鞍山健全了全市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以市圖書館、博物館、大劇院、文化館為核心,以市科技館、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體育中心(會展中心)和市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干,以城市文化廣場與游園為補充,帶動市區公共文化設施完善提升,逐步形成以大型文化設施為點,以城市廣場、游園為線,以15分鐘路程為半徑的現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圈,探索不同形式、不同場合、不同時間,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群體文化需求的陣地建設。
自2016年起,我市每年集中建設10個鄉鎮(街道)、100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017年,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鄉鎮全覆蓋,行政村覆蓋率達到70%。這樣,即使住在偏遠鄉村,也可以同步享受到優質的文化服務。
邁入“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新時代
接踵而至的榮譽,并沒有使馬鞍山停止前進的腳步,而是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探索實施“1+3”名城計劃,著力構建以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名城為核心的文化旅游名城、數字文化名城和全民閱讀名城。
馬鞍山是全國率先開展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系列試點的城市之一,在數字文化建設上探索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馬鞍山積極打造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目前基本實現了全市數字文化資源互聯互通,橫向整合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李白文化等資源,縱向聯通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網絡。此外,作為文化部2015年數字文化館建設10個試點項目之一,馬鞍山數字文化體驗館建設項目已在全國率先建成,可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文化互動體驗。
為構建多渠道“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拓展“指尖上的文化微服務”,馬鞍山還開通了“馬鞍山文化e點通”官方微信平臺,依托互聯網打通實體館、pc、手機、觸摸屏、電視等5個通道,構建全方位、一站式的公共文化資訊中心、體驗中心和服務中心。
2017年,又進一步搭建了馬鞍山文化旅游云平臺,“文旅馬鞍山”app正式上線。該平臺通過“互聯網+文旅”的運作模式,整合一系列文化資源,同時創新開辟遠程培訓教學系統,通過線上預約服務,提高文化旅游設施的使用效率,集文化服務、文化共享、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消費為一體,為豐富馬鞍山市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便利。目前,我市百場文藝下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培訓等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已實現網絡平臺實時預約,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記者 張瑩 通訊員 張周朋

市衛計委發布提醒:手足口病高發期 寶寶可接種疫苗
深圳一32歲孕婦被大狗咬傷屁股!或將面臨人流
寶安區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召開
云光中赴和林縣調研檢查食品及消防安全工作
2017省企業知識產權卓越管理評價結果出爐!
打造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名城
北京航天無人機系統工程研究所(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黨委書記李巍來臺州灣集聚區考察臺州無人機產業發展情況
唐山:豐南黃各莊鎮: “氣代煤”工作有序推進
鞍山市部分中小學新學期有新變化
廣州花都將新建一所15年制學校
張壩村:小康路上跑出“加速度”
王志:志在為民 心系百姓
我市首家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下白泉村村民變“股民”
總投資10億元,順德首個環保裝備及環境技術研發制造產業園開建
通江縣農村電商扶貧運營服務項目招商公告(第二次)
市監察委與市檢察院簽署《加強公益訴訟協作配合實施辦法(試行)》
關于對全市旅游工作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民生溝通】戶口非轄區內能否入讀興寧一小?
北京市兩高速服務區試點“司機之家”
稻花田里慶豐收 南京湖熟“稻·花”節開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无码中文2020字幕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免费|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