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片拼裝比賽現場。
小讀者搭蓋樂高積木。
“六一”是每個孩子的期盼,是每個成年人童年的回味。6月1日,湄洲日報攜手莆田萬達寶貝王、畫狄教育綜合體舉辦第27期《讀者會》活動,邀請部分讀者和小讀者,在市區萬達廣場開展趣味活動,感受童年美好,共慶“六一”兒童節。
當天,鮮花裝飾、氣球環繞、風車旋轉,萬達廣場盡展童真、童趣的節日氛圍。室內舞臺上,排起長長的玩具桌,五顏六色的樂高玩具、色彩鮮艷的超輕粘土、灰暗古樸的陶土,吸引了讀者和小讀者前往觀賞、體驗。畫狄教育綜合體10多名老師到場,面對面指導手工制作,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在樂高玩具區,一個精細的樂高積木拼成的機器人,引來大家圍觀。畫狄教育綜合體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機器人拼裝運用了物理、數學和機械等學科知識,考驗的是空間感、手眼協調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啟發。“我們小時候家庭貧困,只能和大自然的小鳥、小蟲子玩,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才有玩具,那時有玻璃球彈珠、橡皮筋是讓人羨慕的。”讀者們感嘆,生活水平提高了,玩具也高端智能了,現在的孩子真幸福。
“一個黃,一個紅,一個藍。”周語安是參加本期讀者會中年紀最小的孩子,她用各色的樂高積木,搭起一座高高的大樓。在旁陪伴的媽媽說,再過2天,語安就過3周歲生日了。夏天過后,就要入學了。此次讀者會,不僅鍛煉了語安的動手、動腦能力,也讓她提前融入集體,在玩的過程中,學會合作,更重要的是學會交朋友。
男孩喜歡搭蓋玩具,女孩喜歡手工制作。在超輕粘土創作區域,教輔人員教小讀者用各色粘土制作企鵝,現場還用白色塑料泡沫和硬紙搭建了企鵝樂園,展示小讀者們的作品。不一會兒,樂園里的企鵝越添越多,戴帽子的企鵝、戴眼鏡的企鵝、戴圍巾的企鵝,一只只顏色各異,憨態可掬。小手揉揉、捏捏,軟軟的陶土就變成小蘑菇、小樹、毛毛蟲,在陶土制作現場,小讀者們用陶土作品拼出一幅幅童話故事場景。畫狄教育綜合體課程咨詢師林嬌介紹,超輕粘土和陶土制作,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協調手指能力,還能鍛煉手腕力量。
在本期讀者會中,本報和萬達寶貝王還聯合組織了一場雪花片拼裝比賽,把活動推向高潮。現場主持人介紹,雪花片是一種拼插玩具,外形為圓形片狀,周邊有拼插的齒口,形似雪花,故名雪花片。這種玩具除了作為積木,還可以疊疊玩,也可以當數數的教具或者吹泡泡的道具等。絢爛多彩的雪花片積木,造型簡單,卻可以激發小朋友的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鍛煉動手能力、搭配能力和創造力。
本次比賽參賽選手需在1個小時內,自主拼裝完成創意作品,作品不得模仿,要求原創。完成作品后需對作品進行講解,拍攝10秒小視頻參與線上線下評選活動,并整理匯總至央視節目。由央視導演通過音頻資料評選2000名選手,參加中心城市總決賽,再通過10場中心城市總決賽評選50名直通央視節目。最后10名參賽選手可免費參加赴美夏令營。
比賽現場,小讀者們兩人一組,發揮想象力,開始奇思妙想的拼裝。“看著他們為了拼裝出自己想要的作品,絞盡腦汁,努力尋找最漂亮的配色,認真的模樣真可愛。”臺下的讀者們紛紛舉起相機,定格下萌娃“萌”圖。
6歲的林歆淳第一個完成作品,她拼了一支劍和一個花籃。“我種了一盆花,這是用來保護花的魔法寶劍。這盆花我要送給爸爸媽媽,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在主持人的采訪中,林歆淳向大家介紹她的作品創意。看到孫女大方的表現,臺下的奶奶彭麗萍欣慰地說,歆淳是個靦腆的小女孩,此次讀者會最大的收獲就是敢于參與,敢于表達。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們的心愿,讀者會中,大家談論最多的也是教育問題。一些讀者咨詢,想給孩子學點才藝,讓孩子從小就有特長,但不知才藝該從幾歲學?對此,畫狄教育綜合體校長陳思穎認為,給孩子選擇才藝,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有興趣才能學得動,學得好。學才藝也不是越早越好,各項才藝都有適齡期。
就讀者們關心的早教問題,陳思穎列舉了熱門的鋼琴、繪畫、舞蹈、英語等學科學習期。
■學鋼琴的適齡期
學鋼琴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最起碼要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要有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還要求手部靈巧。因此在孩子3-5歲時,最好讓孩子先聽音樂,接受音樂。在4-5歲時,再開始接受鋼琴樂器學習。
■學繪畫的適齡期
孩子在1歲或1歲多已會“涂鴉”,2-3歲開始對形狀、顏色產生興趣,此時學畫最為適宜。4-5歲開始對實際事物、經歷過的事物有了認識,并能畫出。5-6歲時,孩子觀察力、想象力及表現欲都很高,不僅可以畫看到的物品,還可以畫認識的事物。
■學舞蹈的適齡期
根據幼兒發育,1歲孩子跟著節奏會手舞足蹈,搖動身體,2歲孩子已經可以抓住物品,3歲孩子可以跑到目的地,4歲孩子會單腳跳、翻跟斗,兩腳交互輕跳。學舞蹈不論從幾歲開始,都是越早開始越有完成高度技巧的可能性。但一般來說,舞蹈才藝從3歲開始學較為適宜。
■學英語的適齡期
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孩子4歲時便能掌握母語的全部語音,而且能學會英語等外語。過了5歲,母語習慣已形成,發音逐漸穩定并限于母語,再學外語就有語音干擾。因而外語要從小學,1-2歲就可以親近英語,3歲后可跟著老師進行正規學習。
花絮:
雙胞胎三次參加讀者會
“猜猜我們誰是姐姐,誰是妹妹?”活動當天,第一個前來報到的是10歲的雙胞胎姐妹周瑾瑜和周瑾睿,她們也是本期讀者會中唯一的一對雙胞胎。
一模一樣的服裝,一模一樣的臉蛋,她們一出現就受人矚目。對于湄洲日報讀者會,姐妹倆并不陌生。此前的2015年和2016年,本報分別組織百對雙胞胎慶“六一”讀者會活動,她們都積極參與。第3次前來參加“六一”讀者會,姐妹倆倍感親切,和現場記者打趣玩競猜。
本期讀者會,姐妹倆最喜歡陶土制作。姐姐周瑾瑜創作了一個帶籬笆的院子,地上有蘑菇和小草,還有兔子、烏龜、毛毛蟲等動物(如圖)。“它們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周瑾瑜說,這是她想象童話書上看到的情景而創作的。妹妹周瑾睿捏了一個《壞蛋變好蛋》的故事。她說,有一只毛毛蟲是壞蛋,到處咬作物,后來作物都死了,環境變得很荒涼。于是毛毛蟲種了很多作物,到處充滿生機。
“每次參加讀者會,她們都有收獲,都能學到知識,也都很快樂,這樣過‘六一’很有意義。”雙胞胎姐妹的媽媽林慶霞希望,“六一”讀者會活動能年年舉辦,讓更多孩子感受歡樂。
全家人一起共度兒童節
13歲的嚴冰是小讀者中年紀最大的孩子,今年即將小升初,這是她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兒童節。巧合的是,這卻是她的弟弟嚴俊的第一個兒童節。
為了參加讀者會,嚴冰一家特地從涵江趕來,連才5個月的弟弟也抱來了。在雪花片拼裝比賽現場,嚴冰拼裝了一個大型鮮花作品(如圖),色彩艷麗,大方美觀,讓觀眾驚嘆不已。她為自己的作品取名《輕嘆花開花落的流年》,以紀念童年的美好時光,輕嘆走過童年,迎來少年。在她介紹作品時,她的媽媽為她錄像,她爸爸則一邊抱著弟弟,一邊為她拍照留影。她的作品得到觀眾和工作人員的好評。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是個好日子,她的作品入選了,作文也獲得第二十屆‘海峽 冰心’杯‘謳歌四十年 走進新時代’全國青少年寫作大賽小學高年級組一等獎。”嚴冰媽媽朱明蘭說,感謝湄洲日報讀者會,讓嚴冰的最后一個兒童節,過得特別有意義,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兄弟姐妹結伴前來活動
本期讀者會,參加活動的小讀者,有多對姐妹(弟)或兄弟(妹),“二孩”時代特征突顯。
沈靜悅和沈靜怡是一對姐妹。活動中,兩人合作拼裝雪花片。一個拼碗,一個拼鍋,都說要送給媽媽,表現十分可愛。
林曉灃和林曉燁是一對兄妹。他們幾乎形影不離,在活動中也是配合默契,讓人羨慕不已。讀者們感嘆“有伴的童年真好啊!”
撰文:湄洲日報記者 黃凌燕 余 靜 攝影:湄洲日報記者 蔡 昊 許志挺
湘潭大學:在省第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上獲5金5銀10銅
城區投放3座尋聲朗讀亭 手機掃碼即可開始朗讀
遂寧開展“過廉節、送廉禮”廉政警示教育活動側記
鎮領導深入各村指導臺風過后重建恢復工作
松江區中山街道開展第31個世界無煙日系列活動
湄洲日報第27期《讀者會》萌娃歡聚萬達廣場過“六一”
東營市舉辦全市學習貫徹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培訓班
南平市安監局開展應急管理平臺一期---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系統建設調研
今日春分·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唐山市人民法院曝光失信人名單(四十)
荊州國地稅正式合并國家稅務總局荊州市稅務局掛牌
找準差距取長補短 創新工作加快推進
朱琳參加縣政府辦黨支部2017年度組織生活會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紹興市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余家村:藍莓美食節即將開幕
我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9月4日報名
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如期建成投用
臺風“百里嘉”今日登陸 瓊州海峽全線停航
溫州中心城區規劃新建(擴建)五個水廠
蘇州市政府黨組會議學習討論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