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報道 十年寒窗苦,一朝卸重負。高考落幕,孩子們經過3個月的休整將踏上新的征途。這3個月的“空窗期”,孩子們成了暑期消費的主力軍。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訪調查,導報記者發現,旅游、餐飲、購物、駕考,乃至微整形等,成為廈門考生們主流的消費方式。
這是巨大壓力釋放后的狂歡,嗅覺敏銳的商家也拋出橄欖枝,各種打折促銷此起彼伏,漫長的暑期也成了商家爭搶的黃金消費期。高考結束一個多月來,有的孩子花費上萬元,有的數百元,但絕大多數都加入了暑期消費大軍。
案例1
為兒子開出一萬四的“預算”
“全心陪了孩子3年。為了高考沒日沒夜的,他比大人還辛苦,現在更應該犒勞一下孩子。”家住思明區家家景園小區的市民朱女士感嘆。
高考結束,朱女士塞給孩子500元,“我讓他和同學出去聚聚,唱唱歌、吃吃飯,放松一下。”考完,小瑜呼朋喚友去了蓮坂,吃完飯就去唱歌,到深夜11點多才回家。接下來的幾天,小瑜開始規劃他的暑期生活。朱女士合計,將拿出她和丈夫的一個月收入,約一萬四,讓兒子主要做3件事:考駕照、買手機、旅行。“我和孩子早就規劃好,一高考完就報駕考。孩子自己去打聽了解到,很多駕校推出學生團報優惠,就另外召集了4個同學。”駕考優惠下來,花費了4100元。
至于手機,小瑜之前用的是一部普通的國產手機,主要是方便聯絡。這次,朱女士帶著孩子去了手機專賣店,挑選了一部價值4200多元的蘋果手機,“現在很多事情都是手機處理,有了新手機,孩子去外地上學也更方便。”
休整了幾天后,小瑜和幾個同學合計著開展一場畢業旅行。他們上網查詢對比,選定了西安的線路,機票、酒店也都自己預訂。這趟旅行,小瑜花了近4000元。
至于接下來的這段假期,小瑜準備“惡補”課外讀物,買一些喜愛的書籍,也為開啟大學生涯做做準備。
案例2
墊高鼻子增加自信,父母也支持
高考完,今年19歲的小柳和父母商量后,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隆鼻整形。父親老謝說:“孩子要上大學走出去了,對自身的形象也越來越重視,這是好事。”小柳的理想是當一名才貌雙全的播音員。
小柳眉清目秀,算得上漂亮,但她對自己略顯扁平的鼻子頗感“自卑”,每當看到電視里氣質出眾的主持人,她都會下意識摸摸自己的鼻梁。隨著微整形的普及,小柳心底的愿望漸漸明晰。
在父母的斟酌下,高考后一禮拜,小柳到一家整形醫院順利墊高了鼻梁,總花費1萬元。
高考成績出來,575分,小柳隨后選擇了播音主持專業。隨后,她和小姐妹們計劃了一場畢業旅行。小柳透露,一個多月來,她整形加上休閑餐飲購物,一共花了近兩萬元。
案例3
通知書還沒到,先收到一堆賬單
原本成績不佳的兒子507分的高考成績,讓市民楊女士頗感欣喜,然而興奮之余聽到兒子的一項項暑假“消費預算”后,身為工薪族的她頓感壓力。“通知書還沒收到,就先收到一堆賬單。”楊女士戲謔,兒子高考結束后第一個要求就是換一部蘋果手機,她反復考慮后,咬咬牙給了孩子4000余元。這還沒完,孩子聚餐、買電腦、畢業旅行等接二連三的消費,一個多月就花了一萬多,把楊女士變成了“提款機”。不過,楊女士坦言,“只要兒子有出息,也是應該付出的”。
調查
商家瞅準“后高考”經濟準考證變身“打折卡”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廈門市參加普通高考的學生1.5萬人,加上高職單招的5000余人,高考生共約2萬人,假設每名學生暑期平均消費1000元,僅此一項就是2000萬元,這筆支出無疑都得由父母來承擔。
一項面向1000名高考生及家長的網絡調查問卷顯示,有九成人高考后消費在5000―10000元,八成的畢業生將錢花在旅游、電子產品等娛樂項目上,沒有人選擇不花錢。“憑高考準考證享優惠”“憑準考證獲贈禮品”“憑準考證滿××元減××元”……為吸引高中畢業生消費,準考證被不少3c賣場變身為“打折卡”。近日,導報記者走訪仙岳路一家大型3c賣場,發現一些孩子在挑選手機。
周同學手里拿著準考證,正在選購手機,“我現在出門都要帶準考證,很多店鋪都能用這本證打折”。他看中的手機可以優惠200元。商家介紹,每年的暑期他們都會推出針對學生的多種套餐優惠,高考生憑借準考證能享受更多優惠。
廈禾路一家大型旅行社,推出“青春畢業季”旅游專線,涵蓋國內外。高考后一周的團大部分被考生“承包”。據介紹,憑借學生證或準考證,依據線路可以享受最低至八折的優惠。不僅如此,國內眾多景點的門票針對學生做出減免。
“憑高考準考證訂包廂可享受折扣優惠”、“憑準考證配鏡七折”……走訪中導報記者看到,為高考生打出優惠旗號的還囊括了餐飲、娛樂、培訓等眾多行業。
觀點
“后高考”暑期消費家長應量力而行
撲面而來的高考后暑期消費熱潮,引發各方吐槽。這般喜憂參半的“后高考”心境,有如一種“通病”,在廣大考生和家長中蔓延。“高考后的假期消費還是應該根據家庭情況量力而行吧,不能助長了孩子愛慕虛榮和攀比的心態。”家長鄭先生認為,在陪伴孩子一同經歷了備考前的煎熬后,如今又不得不以一種“痛并快樂著”的心態,為急于放松犒勞自己的孩子埋單消費,是人之常情,但也應量力而行。
某中學高三畢業班陳老師表示,高考完,對孩子適度的獎勵是必要的,高考后學生高消費現象也有其必然性。但一些不合理的物質需求往往容易引起學生的功利心理,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家長應教育孩子理性消費,切不可相互攀比。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嚴峰峰老師認為,高中畢業生暑期消費其實是一種對高中階段辛苦努力的“補償心理”。可是,令人憂慮的是,這種本無可厚非的“后高考”消費,如不加以節制,并進行正確引導,恐將由放松蛻變為放縱。暑期消費只是一方面,家長要注意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引導,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理財觀念、消費觀念。
嚴老師認為,“后高考階段”是一個過渡期,很多考生即將走進大學校園,開始獨立生活,不妨利用這段時間來提前適應一下大學生活,尤其是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的培養和理性消費的啟蒙等。讓這個暑假在放松中度過,在轉變與適應中度過。
導報記者林毅彬
想逃竄被堵死胡同 涉四項違法記38分
深圳交警羅湖大隊認真落實“夏季攻勢”行動,針對性整改隱患痛點
考生和家長高考心態“降溫” 不住“高考房”
103路等公交臨時調整
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二審稿凸顯保基本、強基層、大健康理念
通知書還沒到先收一堆賬單 準大學生們成暑期消費主力
我市開展職工基本養老待遇資格上門年審服務工作
清鎮市以創新為引領推動構建基層黨建新格局
[公安局]崇州市局“三個狠抓”扎實開展冬季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
2018年6月22日停電信息
旺蒼縣“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成效顯著
貴陽市衛計系統與147名 高層次人才達成引進意向
清明期間地鐵延長收車,開往這些地方的列車將加開班次
提升防范應對能力確保安全度汛
龍江縣“早”字當先 打響春耕生產第一仗
漣水縣2018年各項民生支出占比達76.3%
購物小票抽獎 “餡餅”還是“陷阱”?
扶溝縣召開脫貧攻堅第40次專題會
博野縣舉辦苗木產業培訓班
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國家任務計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