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李克強總理在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座談會上作重要批示,強調各地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同年,我省在國內率先啟動一流高職院校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全國一流、世界有影響的高職院?!獜纳现料麓淀懓l展沖鋒號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將迎來新一輪優勝劣汰的洗牌。
凡時代浪潮激揚時,總有健兒躍于浪尖。
作為我省高職院校的新力軍,創建于2009年的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東莞職院”)近年實現了驚人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高職教育從無到有、從大到強、從強到優的“東莞速度”:2013年入選省示范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6年從省內80多所高職院校中脫穎而出、入選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成功躋身全省高職院校第一方陣,同年入選我省高職教育“創新強校工程”建設序列……當中正隱藏了東莞職院近年華麗蛻變的基因:建設省示范校、省一流校、創新強校,統稱為“三校建設”的發展戰略方向。
見證:“三校建設”帶動的成長樣本
東莞職院機電工程系近年頻頻收獲東莞乃至珠三角相關行業企業拋來的合作橄欖枝,不僅因為該系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自建校起便存在、教學沉淀較好,更是由于該系在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屢創佳績,老師們是多個校企合作項目的重要操手,部分學生的實習作品可供出口、實習月薪能拿到五六千元。
“其實不算起步早,是趕上了快速發展的列車”,機電工程系主任李龍根認為,該系今天較強勁的發展勢頭,與該系在“三校建設”進程上的從未缺席密切相關。
據了解,2013年東莞職院啟動示范校建設,在全校遴選4個系用來落實推動,辦學基礎相對較好的機電工程系被相中,要求建設在省內具備專業水準和示范性的專業群。經過近幾年的加速發展,成長起來的機電工程系也在2016年啟動的省一流校、創新校建設中被安排任務,包括打造6個高水平專業、建設工程中心、推動學生創新創業等。
也正是由于參與“三校建設”期間一直承擔較高難度的攻堅任務,李龍根認為,機電工程系在歷練中加快修補了自身的發展短板,并擁有更多的機會去順勢而動。比如機電教學對實訓有較大需求,利用示范校建設期間校方對強化實訓基地的支持,該系爭取到1千多萬元經費引進設備和搭建“校中廠”,一改以往實訓難以深入的局限,“如今實訓出來的學生可以直接上崗,‘零距離對接’企業生產線?!崩铨埜f。
自參與“三校建設”以來,機電工程系申報課題超過70項,與企業合作的橫向項目到款金額以年均二十萬元的幅度遞增,此外在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和職教模式創新等方面也成為學校近年的成功案例。
剖析:“三校建設”本質是內涵建設
對于“三校建設”背后的神奇力量,東莞職院副院長、相關工作負責人李奎山對其作了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練內功,就是解決內涵建設的不足”。
李奎山告訴記者,得益于省市大力支持,東莞職院早年發展較為迅猛,但建校數年后邀請專家開展辦學效果評估時發現,發展速度太快、沉淀不夠,在師資綜合素養、課程體系、實訓工作等方面呈現出一定的短板“硬件是建起來了,內在的東西仍不夠分量”。
對于學校來說,“內涵”是什么?李奎山認為,內涵建設簡單來說就是“除了把硬件蓋好,還要把學校非物質的、內在的東西優化好”,在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學科專業設置、探索職教模式改革等關鍵的內部教學管理方面入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自我調整與升級,“要不斷去‘練內功’,在這三方面下大力氣、真抓實干?!?br>首先,東莞職院開始從強化師資入手,開展一系列的“自我修煉”。針對師資隊伍缺乏職教教學經驗、缺乏生產一線實踐經驗的問題,東莞職院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等渠道,積極把老師們“送出去”、走進生產一線學習,也將更多的行業企業精英“請進來”開展合作教學、深化產學研交流,并加大“雙師建設”力度。以機電工程系為例,該系先后推出了下企業鍛煉、承擔校企合作橫向項目、保留崗位鼓勵在職學歷提升等系列“組合拳”,較好地淬煉了教師們的職教教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總體素質躍上了一個臺階,并成功地帶出一個省級優秀教師團隊。
目前,全校447名專任教師獲高級職稱者提升至116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例提升至83%,“雙師”素質專任教師占比提升至73%,與東莞職院簽訂聘用協議的校外兼職兼課教師擴大到322人,教師隊伍規模和結構實現有效優化,全校教師普遍具備了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和科學的教學方法。
其次是探索職教模式的改革新方向。就以往國內職教教育“關起門辦學”現象較嚴重、與產業發展用人需求結合程度有待提升的情況,東莞職院也在“三校建設”期間解放思想,成功探索出一系列的職教模式創新。2015年,東莞職院和東莞市住建局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共同組建東莞職院建筑學院,學生注冊為東莞職院統招大專學籍,前1年在東莞職院學習、第2年轉入東莞市建設工程檢測中心校區學習,畢業后獲大專文憑并可繼續參與職業資格認證書(上崗證)考證培訓。該新型職教模式將為政府、學校、行業、企業混合所有制辦學提供探索,可望有效緩解我市高素質建筑技能人才缺失問題。
此外,東莞職院還主動對接東莞支柱產業及產業發展趨勢,主動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完成了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制造、財經、工商管理、藝術設計等十個專業群布局,形成了在相關先進制造業和先進服務業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的專業體系和育人模式。
“我們應該培育出時代和社會真正需要的老師、學生和創新職教模式,讓學校更好地服務于時代的發展,讓職教更像職教”,李奎山說,這個就是“三校建設”實質要攻堅的任務,也可以說是內涵建設的內容和目標。
展望:“三校建設”大有可為
東莞職院2013年啟動“三校建設”至今,打造了10大專業群、34個高度對接產業需求的專業,并與華為、恩智浦、東莞國旅、東莞軌道交通集團等企業或事業單位開展現代學徒制、訂單班等新型人才培養,新生報到率名列全省第一,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9.40%,綜合辦學水平有顯著提升。
李奎山告訴記者,啟動“三校建設”后,來交流學習的高職院校絡繹不絕,而且2017年東莞職院通過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已在高考前完成今年招生計劃的六成,“名氣配得上后起之秀這個形容詞”。
據了解,東莞職院“三校建設”預計總投入34004萬元、規模在省內罕見,李奎山稱該費用全部源于正常的財政劃撥和從校企合作中補充,這也意味著學校要在同等資源的支持下跑得更快更穩。讓他欣慰的是,“三校建設”啟動以來教職員上下自我加壓、坦然接受壓力,并努力推進各項工作,建設一流高職院校成了他們的共同目標?!翱计甙耸植浑y,但要拿九十分或滿分就很難,學校和人都一樣,要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大家都明白,這是提升整個學校水平的重要歷史契機,現在不去爭取‘三校建設’,東莞職院今后辦學水平、教研檔次就難以提升,而且最終還是造福于學生、有助于培養未來需要的‘高級藍領’,每個東職人都義不容辭?!崩羁饺缡钦f。
根據省教廳和東莞職院的規劃,“三校建設”工作將持續進行到2020年。李奎山表示,憑借“三校建設”帶來的這股勁,東莞職院接下來將推進“六個一流”建設,打造“六個高地”,全面增強學校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和核心發展力,使學校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高地、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技能傳承高地、國際先進制造技術轉移與集成創新高地、引領東莞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成為具有東莞特色的全國一流、世界有影響的高職院校。此外,東莞職院還計劃在2018年申報國家一流高職院校,進一步為省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強力支撐。
李奎山如是總結:“今后的建設任務還很艱巨,但只要能圓滿完成,學校將煥然一新?!?br>via東莞日報
我市在孵企業達200家 孵化器布局建設加快
仙桃至赤壁公路洪湖段改建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我市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全市進入臨戰狀態
海州街道:硯池社區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活動
蟬街改造提升項目將于近期完工 效果令人期待
狠練內功 業精于涵——東莞職院發力“三校建設” 照亮逐夢新航道
福田伽途GT正式上市 售7.99-9.79萬元
富硒春茶采收忙
防城港供電局抓好“災前防”應對臺風
陽新公安多管齊下打造“平安陽新”
晉老太家的庭審會
天寧區:省人社廳調研組來天寧區調研走訪
感受古絲綢之路上西域服飾變遷
蚌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匯報會在北京召開
“凈車行動”不松懈 兩輛渣土車因車體不潔被扣10分
綿陽舉辦陽光體育運動現場推進會暨展示活動
三臺縣委副書記吳明禹、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增輝帶隊到巴中市考察七彩林業項目
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讓人民住有所居
大叔偷竊只為“紅顏”笑 冒充富豪一擲千金
薛明耀在并主持召開大同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方案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