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鎮地處南部山區,在這里駐扎著從全市各條戰線選派來的9名第一書記,他們扎根基層,真正沉下去,撲下身子和群眾一起干,帶領老鄉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大口鎮地處南部山區,在這里駐扎著從全市各條戰線選派來的9名第一書記,他們扎根基層,真正沉下去,撲下身子和群眾一起干,帶領老鄉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今年32歲的張曉斐是市民政局選派到大口鎮董村的“第一書記”,自2015年駐村以來,在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創業的日子里,張曉斐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蛻變。日前,筆者走近張曉斐,近距離感受他忙碌而充實的一天。
董村村委會角落里的一間小屋子,便是張曉斐的辦公室,一張辦公桌,一把椅子,一臺電腦,就是他的全部家當。
8時30分,吃過早飯,張曉斐開始梳理自己一天的工作。
8時50分,村民朱洪喜走進了張曉斐辦公室,“老朱,有啥事兒?”張曉斐問道。“我有個事兒想跟你商量一下。”朱洪喜嘿嘿笑道。
49歲的朱洪喜有著17年黨齡,是村里到戶增收扶貧項目養豬廠的飼養員。
董村是省定貧困村,有貧困戶142戶471人。駐村后,張曉斐經過深入調研,聯合駐村幫扶工作隊和“兩委”干部,研究制定了扶貧工作計劃,按照“一戶一策、因戶施策”的工作思路,對貧困戶因戶施策。在提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幫助貧困戶發展養殖產業,讓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2017年3月,該村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30萬元,實施“到戶增收”項目。由村支部引領,黨員代表監督,采用集體養殖的方式蓋起了養豬場。該村養殖大戶董陸靈無償為到戶增收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并優先收購出欄生豬。
該項目涵蓋59戶貧困戶,養豬、財務等事務的負責人也都從這59戶貧困戶中挑選,朱洪喜就是其中之一。去年9月,首批145頭生豬出欄,59戶貧困戶每戶領到了800元的分紅。
“俺就是來跟張書記商量一下,咱村新建的養豬場能不能還讓俺來當飼養員,跟著張書記干俺特別有勁兒。”朱洪喜說。
“只要想干,我們大力支持呀!”張曉斐給朱洪喜吃了一顆定心丸。
9時30分,張曉斐參加在董村村委會召開的脫貧攻堅責任組會議,和董村新上任的第一書記焦現忠進行工作交接。
按照上級指示,第一批第一書記任期已滿,其工作由第二批第一書記接手。
會上,張曉斐、焦現忠和幫扶工作組成員、駐村工作成員、鎮村干部就董村的村情、貧困狀況、產業發展、幫扶措施進行了討論,并對2018年駐村幫扶工作進行謀劃,為新任第一書記的駐村幫扶工作指明了方向。
會后,張曉斐又帶著焦現忠查看董村實際情況,并走訪了幾戶貧困戶。通過走訪讓焦現忠更好地知村情、解民意,拉近與貧困戶的距離。
“最困難時期的工作張書記都做完了,我將盡快熟悉駐村幫扶工作,沉心靜氣,真情幫扶,早日帶領董村老百姓奔向小康。”焦現忠表示。
張曉斐的手機響了,是該村貧困戶孫林紅打來的電話。掛上電話,他對筆者說:“孫林紅現在剛好在家,我給她閨女帶了一包衣服,現在就給她送過去。”
11時05分,張曉斐步伐輕快地走在村里的街道上。筆者看到,村里的道路都已經硬化,干凈又寬敞,每條街道都安裝了路燈。“走在這樣的路上,老百姓才能心情舒暢啊!”張曉斐說。
以前的董村,很多道路坑洼不平,家家戶戶門前雜物亂堆亂放,垃圾隨處丟棄。為解決村里“臟、亂、差”問題,張曉斐和村委干部積極爭取各類幫扶資金300余萬元,修建出村道路和排污渠、安裝路燈、改造文化廣場、修建“老年幸福院”、建設標準化衛生室等,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村里的路修通了,環境變美了,董村人的心里也亮堂了……
11時20分,張曉斐來到孫林紅家。“張書記你來了?快來坐下!”一進門,孫林紅熱情地招呼著。“這包衣服是我一位好朋友在家里收拾出來的,她家小孩和你閨女差不多大,衣服也都很新,你可以給孩子挑著穿。”張曉斐說著把一包衣服遞到孫林紅手里。“中中中,謝謝張書記!”孫林紅爽朗地笑起來。
孫林紅的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人在家照看3個孩子。前些年,公公的一場大病使孫林紅家里陷入困境。在張曉斐的協調下,孫林紅在村里一家來料加工點干活,閑暇時間還在家里加工紙扎補貼家用,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11時50分,張曉斐回到村委會,擇菜做飯,手法嫻熟,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撈面條做好了,筆者跟著蹭了一頓飯。“味道可以吧?這飯做起來簡單省事兒,是我的家常便飯。”張曉斐說。
14時,把碗筷簡單收拾過后,張曉斐要去村民董建章家看看。董建章家有4口人,因病致貧。該戶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靠政府兜底度日,一家4口人全部享受低保。“任期要到了,董建章家最讓我放心不下。”張曉斐說道。
15時30分,從董建章家出來后,張曉斐決定帶筆者到村里新建的養豬場走一走。春雨過后,山路還十分濕滑,淤泥遍地。我們沿著泥濘的土路,進入了養豬場。張曉斐說,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村里向上級爭取集體經濟建設和引導資金40萬元,經多方實地考察,投資建設了標準化養豬場,由村里統一管理,每年為貧困戶分紅,讓他們多增加些收入。“馬上標準化養豬場就正式投用了,但我也要離開了,在這兒快3年了,還真是舍不得!”說著,張曉斐回頭望向這個小山村,眼里滿是牽掛和不舍。
“這兩年多來,讓董村富起來,美起來,亮起來,一直是我的最大的心愿,也是董村老百姓們的心愿。現在看來,董村老鄉們的好日子不會太遠了……”張曉斐對董村的未來充滿信心。
筆者手記:采訪中,張曉斐的一句話令筆者回味許久,“‘第一書記’駐基層用心扎根是關鍵”。張曉斐的一天,也是我市各個“第一書記”的一天。自我市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共有53名“第一書記”從各條戰線奔赴到基層一線。他們沒有朝九晚五,沒有雙休,甚至沒有白天黑夜。他們扎根基層,舍小家為大家,不怕吃苦,勇于奉獻,真正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石丹婷 周三平 訊)
開福區開展撈刀河入河口凈化行動
集聚區公安分局召開全局民警大會歡送包從家局長履新
張曉強在黃巖調研時強調以更高站位謀劃發展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市人防辦組織0801信息系統項目驗收會
海量繪本多彩閱讀活動等你來參與
大口鎮董村第一書記張曉斐的一天
通城麻木司機肇事后無索賠能力法律援助暖人心
仗劍走天涯 北京小伙在成都圓了他的“武俠夢”
2018年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江東新區列入棚改計劃了嗎?看海口這些村莊棚改問題的答復
高坪:凝神聚力 狠抓落實 穩步推進“三大活動”落地見效
濱海新區農業交出靚麗“成績單”
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成功勸投一名肇事逃逸人員
中山如何治堵?如何解決停車難?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做出解答
隴縣農戶一塊耕地竟有三份收入?原來是……
青秀區:落實服務自治區60大慶籌備工作
曉店——落實“一線一岸”環境整治要求措施實
商丘夏邑好嬸娘撫養侄子圓了大學夢
濟寧市實驗初中扎實開展教研活動
湖州市高考成績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