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昭
仲夏夜,成都二環路王府井百貨頂樓,亦禪道館外的訓練場上,一個全身緊衣素裝的身影如猿般攀上高墻障礙,輕巧的縱身飛躍而下,落地瞬間的一記翻滾后,黑影順勢側目一翻手臂,隨著低嘯的破風聲和清脆的金屬觸木之音,一柄精巧的飛針如流星般劃破夜幕,插在遠處的靶墻上。靜動之間,仿佛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俠客原型。
他叫英昭,被圈內人稱為中國俠客型武術體系“中國古武技”的習練者之一。
白天的訓練場上,十八米外的他身著古武技傳統戰服,身負雕翎,手持傳統竹弓,凝神屏氣滿弓引月,耳聽勁弦。隨著清脆的撒放聲響,離弦箭矢行如掣電,精準的擊破了靶架上的打火機。
弓箭射藝,在《周禮》中“射”作為“君子六藝”之一,是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才能。而持弓的技法則講求“共察地形,后觀風勢,非丁非八,胸虛腹實,前推泰山,發如虎尾,發而不中,反求諸己……”。
英昭是地道的北京人,初見其人,一頭短穗長發,灰色緊身速干上衣,灰色生化蛇紋戰術褲……乍看,透著幾分頗為文藝的既視感。細聊起來才發現這種感覺并不意外,因為年輕時的他確實做過音樂樂手,也從事過美工、雕塑類的創作工作。
英昭教授搏斗
他從小喜歡中國武術,16歲拜首倡“現代武學”思想的田克先生為師。17歲時,又到湖北學習了5年中國古武技綜合體系。回到北京后,以北京“百步穿楊”射箭館程青先生為師,學習現代弓種的射術體系。又得中國烈羽武道創始人郭曉峰先生為師,精進傳統弓射藝體系。
英昭展示格斗
在認識了同樣喜歡武術的3d建模師胡曉萌后,英昭開始隨其學習3d美術建模,在家鄉北京從事游戲美工3d建模工作長達7年間,為次世代游戲設計和創作各種武器、場景,人物的3d模型。
2014年中旬,身心疲憊的他辭去工作,開始恢復武技訓練。他說:“那時,身體狀態已經相當糟了。恢復起來還是很順利的,初期通過特殊的跑步方法、爬行、功法體系來恢復身體供氧和協調性。”
在密集訓練的前一個半月里,英昭每天練2小時睡20分鐘,循環往復,10個小時要射出2000多支箭,沒有晝夜之分。
原標題:圖集:仗劍走天涯,北京小伙在成都圓了他的“武俠夢”
張曉強在黃巖調研時強調以更高站位謀劃發展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市人防辦組織0801信息系統項目驗收會
海量繪本多彩閱讀活動等你來參與
大口鎮董村第一書記張曉斐的一天
通城麻木司機肇事后無索賠能力法律援助暖人心
仗劍走天涯 北京小伙在成都圓了他的“武俠夢”
2018年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江東新區列入棚改計劃了嗎?看海口這些村莊棚改問題的答復
廣豐加強流域治理全面提升水質
宣恩召開四大貧困片區脫貧攻堅推進會
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成功勸投一名肇事逃逸人員
中山如何治堵?如何解決停車難?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做出解答
隴縣農戶一塊耕地竟有三份收入?原來是……
青秀區:落實服務自治區60大慶籌備工作
曉店——落實“一線一岸”環境整治要求措施實
商丘夏邑好嬸娘撫養侄子圓了大學夢
濟寧市實驗初中扎實開展教研活動
湖州市高考成績出爐
水利部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
技術評估專家組來我市開展評估工作
闖出一條制度創新“破冰之路”——上海郵輪經濟調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