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部門當前的形勢及存在的問題
2018年,美國將會在貿易政策上采取更加強硬且力度更大的保護主義措施,全球面臨的逆全球化挑戰將會加大,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行動也會有所增加。國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著力點將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和開放引領戰略。
從珠海自身情況看,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和長期上揚態勢并存。一方面,經濟規模偏小,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有差距,轉型升級任重道遠。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珠海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連接點;“一帶一路”、大灣區、自貿區、自創區建設等國家政策優勢交匯疊加,為珠海帶來黃金機遇期,珠海有基礎、有條件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市發改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全市重大戰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落實,為新時代珠海“二次創業”作出發改部門應有的貢獻。
二、2017年工作目標及任務完成情況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發改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當好市委市政府參謀助手,加強經濟運行統籌與協調,狠抓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項目、重大改革的落地實施,有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聚焦中心任務推動全市經濟穩定增長
圍繞中心任務精準施策。市發改局堅持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564.73億元,比上年增長9.2%,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62億元,增長19.6%,增速位居珠三角地區前列。
積極推進投融資工作。組建首期500億、總規模1000億的珠海發展投資基金,首期基金投向我市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扎實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已成功落地實施的6個ppp項目,總投資186億元,計劃推動總投資達483億元的19個項目按照ppp模式開展工作。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環境
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大力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各級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超過600家,其中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2017年新增東信和平、溢多利生物醫藥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位居全省地市第二。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數量位居全省地市第一。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生物醫藥、裝備制造、軟件和集成電路三大領域總計25個項目獲批成為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區域集聚項目,獲超過5億元省資金支持。
打造創新創業優良環境。制定出臺了《珠海市關于貫徹落實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方案(2016-2020年)》。成功舉辦2017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全市促進創業超過2000人,新增5家國家級、8家省級眾創空間和2家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1家全國“互聯網+”雙創示范基地,全市備案創業投資機構數量超過200家。
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先進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2%、16.8%和20.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7.8%。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突破,桂山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金灣海上風電項目、斗門富山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前期工作全面鋪開。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部署,建成集中式充電站4座;分散式充電樁500個。促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編制完成《珠海市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獲批全國第一批通用航空產業示范區。
(三)狠抓重點項目建設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
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速。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703.8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4.4%。42個省重點項目完成計劃的148.2%。加強政府投資項目計劃管理,全年完成投資86.79億元,完成計劃的102.8%。推動總投資31.9億元的41個項目開展災后重建。
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珠海連接線和珠海口岸工程基本完工,具備正式通車的條件。洪灣樞紐互通二期工程、白石橋建成通車。香海大橋、洪鶴大橋、鶴港高速一期工程、金琴快線全面開工,興業路快速通道北段工程動工建設。
(四)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增強發展活力
“去降補”工作扎實推進。去產能取得實效,全市國有“僵尸企業”提前一年完成處置,國有特困企業全部完成出清重組,向粵東西北地區轉移落戶項目26個。去庫存穩步推進。實施“限購、限貸、價格備案、限售”調控措施,平均房價趨于穩定。去杠桿化解風險,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64.4%,金融機構杠桿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降成本使企業獲益,全年為企業累計降負超過96.6億元。十大領域補短板工作卓有成效,全年完成補短板投資251.16億元,完成計劃的142.5%。
“放管服”改革成效初顯。全市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管理平臺正式上線。15個部門的74個事項實現“一門式一網式”審批,初步實現建設項目市級部門的審批事項一碼貫通、資料共享、全程監管。企業投資備案等四個審批事項調整為馬上辦理事項。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按計劃完成。
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府投資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完成修訂《珠海經濟特區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條例》、《珠海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融資改革有新進展,組建了珠海發展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扎實推進,制定《珠海市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指引(試行)》。
信用體系建設成績斐然。積極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初步實現69個部門共3968個信用信息互通共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考核連續五年全省第一。2017年12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致函省政府辦公廳,對我市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的積極貢獻表示感謝。
(五)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對外開放
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配合國家發改委起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積極爭取國家賦予我市更為重要的戰略定位。編制完成《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研究報告》,出臺《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實施方案》。成功舉辦第三屆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中以科技創新大會、中拉國際博覽會共簽約87個項目,中以加速器項目啟動建設。
助力重大區域平臺發展。出臺《珠海市新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方案》,完成本輪19項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穩步推進高欄港經濟區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
(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印發實施《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全面提前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建成中信環保生物質熱電一期工程。
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組織實施《珠海市綠色低碳發展“十三五”規劃》,印發《珠海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積極參與省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萬山鎮入選為省級零碳排放區城鎮試點示范工程。完成2017年度碳排放核查。
三、2018年擬推行的公共政策
無
四、2018年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參見附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發展和改革局部門責任白皮書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局長于思浩同志任組長,其他局領導任副組長,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統籌、協調、檢查、督辦各項工作的開展,保證領導到位,組織措施到位,任務落實到位。
(二)加強工作督辦。按照白皮書確定目標和任務積極開展工作,加強督辦檢查,及時進行跟蹤、督促、了解、掌握辦理進展情況,確保既定工作如期完成,切實推動發改工作的開展。
(三)以問題為導向,做好政策研究。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下聯動,開展前瞻性研究,推進重大問題研究成果向實際操作轉化。加強對我市經濟發展中的苗頭性、趨勢性問題研判,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加強與研究機構合作,建立咨詢研究智庫,提升發改部門原創性工作的能力,努力提高參謀水平。
(四)明確工作責任。結合職能和工作實際,研究制定各項工作計劃,明確工作內容、目標和進度等要求。要將各項工作的責任具體化,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負責任、人人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五)加強黨風廉政和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形成“管理一套制度,辦事一個標準,服務規范高效”的運行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以公開促規范、以規范求公正、以公正樹公信。
央行等部門發文規范境外機構債券發行管理
學習《條例》
臨泉縣陳集鎮:“百日行動”下活脫貧攻堅棋
市領導孫光輝調研指導潮南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我市兩縣(市)入選全國百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2018年責任白皮書
重溫入黨誓詞 做新時代合格黨員
文化和旅游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勝一行走進玉華宮景區考察
盲人節70余位盲人朋友“聽”電影
培育孵化平臺力促創業就業 ——《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培育活動實施方案》解讀
棚戶區群眾有序選房
高明區構建高效率多樣化綜合交通體系
最高檢:堅決防止和糾正“假精神病”“被精神病”
“八方援”河南共青團助力沈丘脫貧攻堅
我省各地推進春季農機化生產
我市3部微電影全國獲獎
廉江市:石嶺鎮委黨校揭牌成立
公司員工拾金不昧撿到萬元財物還失主
【服務】山西省將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服務月活動
時評:“教科書式執法”常態化乃社會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