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茶人葉漢鐘致力于潮州茶文化傳承發展 讓潮州工夫茶閃耀世界)
茶人葉漢鐘從事茶行業30余年,幾乎每天都要細細品嘗潮州工夫茶。
在以茶為國飲的國度里,最不缺的,便是茶人。但卻鮮有茶人能像葉漢鐘一樣,將弘揚潮州茶文化當作一生的事業在奮斗。從事茶行業三十余載,葉漢鐘深深植根于潮州本土文化。從一名普通茶人到如今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工夫茶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評茶技師,他為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承發展和推廣付出了眾多心血。
篤志好學成就高級評茶師
葉漢鐘出生于“中國烏龍茶之鄉”鳳凰鎮,從小便經常與茶接觸。然而,真正與茶結緣,卻要從進茶葉公司工作時說起。1986年,葉漢鐘進入潮州市國營茶葉進出口公司收購站,勤奮好學的他,跟著茶葉公司的老師傅們到處去收購茶葉。葉漢鐘說,師傅只要抓一把茶葉嗅一嗅,就明白這茶是高山的或者中低山的,是老樹還是新樹,甚至是哪一個山面的。從那時起,他才知道潮州工夫茶文化有多深奧,也開始對茶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在茶葉公司工作的幾年時間里,葉漢鐘篤志好學,不僅學會了品茶,還學會了制茶。嫻熟的實踐能力也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1993年,葉漢鐘承包了茶葉進出口公司的營業部,掛起了茶藝貿易部的牌子。“當時‘茶藝’兩個字對于人們來說是很抽象的概念,在全國各地也是非常少見的。”葉漢鐘說,他非常清楚潮州工夫茶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想讓更多人了解潮州茶藝。盡管如此,在上世紀90年代的潮州,茶藝貿易部的生意并不好做。最艱難的時候,生意只能靠借錢和貸款來維持。“那時候每天晚上都睡在擺放茶葉的條柜上,聽著蚊子在耳邊‘鳴奏’,我就一直在想,一定要堅持下去。”葉漢鐘說,盡管創業初期非常艱辛,但是他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因為“茶”已經與他的生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香港回歸祖國后,大量香港游客到潮州旅游,給葉漢鐘的生意帶來了轉機。葉漢鐘通過向外來游客展示潮州工夫茶藝,讓客人品單叢茶,推動了茶葉的銷售。那一年,葉漢鐘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生意的火爆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然而,葉漢鐘卻沒有因此知足。“盡管每天都與茶打交道,技藝也已經非常成熟,但茶文化博大精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繼續學習。”葉漢鐘說。1998年,葉漢鐘毅然放下手頭的生意,自費到浙江大學茶學專業進修研究生課程。讀研的兩年時間里,葉漢鐘憑借著對茶的熱愛,刻苦鉆研。也正是這份對茶文化真摯的喜愛和學習熱情,葉漢鐘順利通過考試,成為全國第一批高級評茶師。
讓更多人認識潮州工夫茶
在浙江大學讀研的那段時間,葉漢鐘經常邀請同學品嘗潮州工夫茶。葉漢鐘發現,外地朋友對潮州工夫茶普遍不熟悉,然而在看了他的潮州工夫茶藝展示、品嘗了潮州單叢茶之后,都會覺得很驚訝,并對潮州工夫茶文化嘖嘖稱贊。 葉漢鐘開始意識到,不論是潮州工夫茶藝的精神內涵還是潮州單叢茶的品質,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獨特的魅力和競爭力,只是缺少了讓外地朋友認識的機會。于是他堅定信念,一定要讓更多人認識潮州工夫茶,并喜愛上這種古老的茶藝。
在此后的工作中,葉漢鐘更為注重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播,并長期致力于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研究。“只有將潮州工夫茶發揚光大,讓更多人了解潮州茶文化,這個行業才能做大做強。”葉漢鐘說。多年來,葉漢鐘發表茶葉有關論文10余篇,編著了《鳳凰單叢》、《潮州工夫茶話》等多本書籍,將自身對潮州工夫茶的研究一一發表,只為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古老的茶藝。
為了讓更多來自不同地區的人領略潮州工夫茶的魅力,葉漢鐘多次參加國際比賽,嘗試將潮州工夫茶帶上世界的舞臺。2015年8月,葉漢鐘帶著親自拼配的鳳凰單叢茶葉在米蘭世博會中國館中國茶文化周亮相。潮州工夫茶藝在展示中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鳳凰單叢茶更是在“百年世博·中國名茶”評選中榮獲“金駱駝獎”,圓了鳳凰單叢茶在世博會上“奪金”的夢想。這也是潮州工夫茶首次在國際舞臺上閃耀光芒。
“看到潮州工夫茶閃耀世界,我內心感到非常幸福,這種幸福是賺多少錢都沒法體會到的。”葉漢鐘說,多年來,他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對外推廣潮州工夫茶的工作中。如今看到潮州工夫茶名揚海內外,他內心深感欣慰。“這也是我創業多年收獲的最大幸福。”葉漢鐘說。
致力茶文化傳承發展
作為國家非遺項目“潮州工夫茶藝”的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鐘時常感到責任重大,也深知潮州工夫茶傳承之路任重道遠。“當下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耐心去品茶,對潮州工夫茶文化的認知也非常淺顯。”葉漢鐘認為,潮州工夫茶藝作為潮州特有的茶藝,除了要將其發揚光大,還要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來。
近年來,為了讓年輕人能領略到潮州工夫茶的魅力,葉漢鐘還到韓山師范學院為學生上茶文化課。他覺得,從理論上讓學生了解潮州工夫茶文化,能讓學生們對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看著很多學生從一開始對茶藝一無所知,到可以代表潮州到外面表演工夫茶道,葉漢鐘內心感到非常欣慰。
2018年1月,由葉漢鐘領銜主編的我國首部工夫茶藝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教材《中國(潮州)工夫茶藝師》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填補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工夫茶藝”推廣教學的空白。“想讓潮州工夫茶規范化的傳承,就需要有教材可以參考。”葉漢鐘說,編寫教材非常艱難,但是作為代表性傳承人,再難也得做下去,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接下來,他還將一如既往致力于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賦予其更旺盛的生命力。
葉漢鐘幸福感言
創業的成功不在于賺取了多少財富,而在于能否對社會作出貢獻,能否造福更多的人。讓潮州工夫茶閃耀世界,這便是我的幸福。
廈門今年將新增更新500輛純電動公交車
淮北市開通12320衛生計生熱線
出梅了,入夏了,接下來等著你的居然還是......
淇縣高標準實施趙家渠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
網傳楊梅注膠不能食用?這個實驗還原真相
茶人葉漢鐘致力于潮州茶文化傳承發展 讓潮州工夫茶閃耀世界
西華門百余老人免費體檢
3月最后一周天氣:多云、陰、陣雨演主角
遠程教育“活課堂” 暢通學習“快車道”
榕城區強化水污染整治 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慶中秋迎國慶 共敘鄰里情
睢寧縣圓滿完成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一批人事任免事項
東營市文化館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簡章
市總工會:組織召開勞模企業家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
今年64億余元投入全市交通大建設
劉洪福調研長江岸線生態復綠工作 保質保量 不留盲點
安陸經開區項目建設量質齊升
福州市政協關注福州會展業發展
宜昌市馳名商標居全省市州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