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月3日,一場罕見的暴雪冰凍災害襲擊我市。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災情,各級黨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有條不紊、扎實有效地展開抗雪減災工作。全市黨政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把雪災帶來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特別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這場與冰雪的決戰中,以人民為中心,迅速行動起來,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唱響了 一曲戰冰斗雪的時代凱歌。本報今日刊發的《冰雪中,我們眾志成城——我市應對特大暴雪抗雪減災紀實》是這場攻堅戰中的一個縮影,敬請關注。
冰雪中,我們眾志成城
——我市應對特大暴雪抗雪減災紀實
河南日報記者 胡巨成 記者 時秀敏 通訊員 劉宏冰
低溫、凍雨、暴雪……1月3日以來,一場罕見的暴雪冰凍災害,襲擊信陽。
斷電、停水、交通堵塞……打破信陽有氣象記錄以來降雪極值的極端天氣,給老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雪情就是命令!全市上下因雪而動,以雪為令,打響了一場新時代老區人民抗雪救災的攻堅戰。隆冬的大別長淮間,傳誦起萬眾一心、迎風斗雪、共渡難關的真情之歌……
部署在前,緊急啟動應急案
1月2日,一張特急電報從省城飛到老區信陽。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近期我省暴雪天氣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擺到了市委書記喬新江的案頭。“從現在開始,信陽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各級應急機構必須24小時在崗,迎戰特大暴雪來襲。”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市長尚朝陽深夜做出批示。
暴雪尚未來襲,戰鼓已經擂響。考慮到市政府應急辦僅有4名工作人員,常務副市長王新會立即召集市政府二科全體人員,明確告訴軍人出身的應急辦主任葉中洲:“從現在開始,二科所有人員歸你全權指揮調動。”并反復叮囑,一定要確保暴雪期間各方信息收集、整理、報送和處置迅速有序,為領導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確保行動指令快速傳達,及時落實。
盡管嚴陣以待,但暴雪之大之急還是出人意料。1月4日,信陽全境由3日凌晨開始的小雨或雨夾雪變成了暴雪,1月6日又迎來第二場大雪,至1月7日,累計降雪量達51.9毫米,平均雪深30厘米,最深處雞公山積雪超過40厘米,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達到特大暴雪級別。
北國江南變成了茫茫雪原!市政府第一時間成立了市抗暴雪救災領導小組,啟動氣象災害ⅱ級應急預案,建立了覆蓋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的抗擊暴雪應急聯絡微信群,一道又一道緊急通知連續下發,吹響了抗雪救災工作的“沖鋒號”!
1月4日一大早,喬新江就帶領市行政中心工作人員冒著大雪清掃市委機關大院里的積雪。上午,喬新江、尚朝陽和其他市領導分別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全面督導,看望慰問受困群眾和部隊官兵,激勵廣大干部職工、駐村幫扶干部和第一書記,竭盡全力抗雪救災。下午,信陽緊急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加強預測預警,強化協同配合,調動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保通行、保供給、保安全、保民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散會后,市級領導立即分赴聯系的縣區,親臨一線指揮抗災。喬新江到平橋區察看受災車間、菜棚,看望貧困戶,趟過齊膝深的雪地,鉆進已經垮塌的大棚和大家一起研究對策。道路不通,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方波,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建玲等坐火車到聯系縣督戰。
近200小時里,市政府應急辦不間斷值守,一條條指令通過電波和網絡發往各個職能部門、縣區和鄉鎮,市政府督查辦全過程參與,跟蹤督查,對抗雪救災工作日查日報。市長尚朝陽下達死命令:決不允許一個貧困戶在風雪中受到傷害,務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同時,一份份如實反映信陽災情的綜合報告,也第一時間上報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案頭,領導們肯定信陽處置得當,措施得力。
沖鋒在前,抗雪不勝誓不還
雪,越下越大,越積越厚;溫度,持續下降,越來越低。
高速公路告急,國省干線告急,農村大棚告急,工廠廠房告急,鄉村危房告急……一道道氣象預警不斷發布,一份份災情信息不斷匯集。天寒地凍中,緊要關頭時,各級黨員干部聞令而動,沖鋒在前,抗冰戰雪,不勝不還!
全市公安、交通路政、城市管理、民政、供水、供電、供氣等職能部門和保障單位沖鋒在前!組織人力、物力、財力、裝備,全員上崗,晝夜無休,加大融冰除雪力度,全力處置突發事故,及時提供搶修保障和應急救助;
人民子弟兵沖鋒在前!第83集團軍駐信某旅、火箭軍駐信某部、空軍駐信某部共2000余名官兵及民兵預備役人員聞令而動,除雪破冰、疏通道路、搶運物資,與冰雪抗戰,與時間賽跑。汗水濕透衣背,手上磨出血泡,但干勁不減,鍬鏟不停;
暴風雪中,黨旗更鮮艷!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他們踏冰冒雪,深入鄉村農村、社區、企業,巡查災情,解難除險,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時候,雪中送炭;
廣大人民群眾行動起來了。他們走上街頭,鏟雪除冰,打雪護綠,“各掃門前雪,各保門前樹”;
…… ……
哪里有擁堵,哪里就有民警;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支援;哪里有困難群眾,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在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夜里,數以萬計的信陽兒女夜以繼日地戰斗在一線,疏導車流、救助群眾,與老百姓肩并肩,手挽手,心連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9日晚12時,僅市交通局、市公安局等10個市直單位和浉河區、平橋區等5個管理區(開發區)就投入機械1.26萬臺次,13.72萬人參與救援和鏟冰除雪保暢通、保安全工作。
京港澳、滬陜、大廣、息淮固,一條條高速全線暢通;國道、省道,一個個險情解除了;供給充足、物價平穩、救助及時……一張張捷報沖破嚴寒冰雪的“桎梏”紛至沓來,領導們緊縮的眉頭舒展了,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公務員們欣慰地笑了……
民生在前,百姓安危大于天
雪情,關系群眾的生產生活,關系百姓的切身利益,也考驗著黨性、民心。站在冰雪考驗的緊急關頭,我市各級各部門把民生挺在前面、放在心頭。
風雪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群體的冷暖格外令人揪心。在我市各地,到處都有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帶著過冬物資走街串巷走訪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身影,各方齊動員上門入戶為困難群眾鏟除積雪,為他們“雪中送菜”。
流浪乞討人員的安危同樣讓人掛心。市民政局及時下發《關于做好強雨雪天氣流浪乞討救助工作的緊急通知》,火速安排全市街面巡查救助工作,確保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有效救助。
市民政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3日開始,各地的救助站就成立了街頭巡查救助服務隊,備足棉衣棉被等御寒衣物和食品、藥品等必備物資,全面開展巡查救助,對重點場所開展地毯式排查,確保不遺漏一個角落。對經勸導仍不愿入站受助的人員,發放足夠的過冬物資和食物,確保他們不挨餓、不受凍。全市還在人員較集中區域設立了25個臨時救助點,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臨時庇護。
各轄縣區人武部也緊急動員民兵預備役人員奔赴一線,全市廣大人武、專武、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積極與軍烈屬、五保戶和特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互助小組,救助受災群眾。
冰雪路,同舟渡;危難中,見真情。暴雪期間,我市高速和干線公路上一度滯留了不少過往車輛,高速、交警、民政、交通等部門和沿途縣區組成3400多人的災害救助應急分隊,24小時不間斷對受困司機進行物資救援,為他們送熱水熱飯。1月4日,警車在冰雪中滑行近半個小時,將光山縣一名突患急病的嬰兒送到醫院;1月5日,潢川縣傘陂鎮萬大橋村312國道上一難產孕婦被堵,警民合力將急救車推到醫院;1月5日深夜,光山縣一小區內,為防止群眾誤入垮塌活動板房的警戒區被砸傷,民警在冰天雪地里守到天亮;1月6日晚9時,信陽高速交警緊急施救滬陜高速的落橋駕駛員……
萬眾一心戰暴雪,守望相助融寒冰。危房戶被安全轉移了,困難戶有棉被了,山上、村里的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備足了,留守老人、貧困戶的防寒防凍也跟緊了。
信陽,在暴雪中挺住了!
救災在前,損失降到最低點
“信陽天揚光電上萬平方米的鋼結構廠房面臨垮塌,急需救援!”1月4日上午,接到求救,喬新江立即要求信陽工業城緊急調派隊伍幫助除雪加固,要求全市動員,密切關注雪情災情,緊急巡查排險,并堅定信心,開展生產自救,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而此時,正在浉河區東雙河鎮恒信發制品廠車間內的工人們發現,吊燈越來越低,先是碰著頭,接著齊了眉,慢慢居然挨著下巴了。
工廠管理人員緊急斷電,把所有工人轉移到室外。公司負責人桂春林立即組織工人上屋除雪減負,并當即讓工廠財務人員取來現金,為每個參加屋頂積雪清理的工人發放1000元嚴寒補助。聞訊趕來的鎮領導立即動員附近群眾參與除雪。從4日13時至20時30分, 25人的連續突擊,4000多平方米的廠房終于保住了!
遠在百公里之外的潢川縣付店鎮駱店村,剛剛從北京載譽歸來的全國勞動模范張新生,顧不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悅,也帶著鄉親們一起,冒雪把緊急購回的一車鋼管加固到近100個蔬菜大棚中,他的農場也因此在這場雪災中減少數百萬元的損失。
“大別山貿易市場內因屋頂積雪過多,部分大棚出現坍塌,急需救助。”1月4日下午3時,浉河區人武部接到緊急求助電話后,迅速組織金牛集聚區民兵應急排40余人,與集聚區的100余名工作人員一起,冒雪登高履險清除大棚頂部積雪。經過3個多小時的苦戰,險情排除了。
“若不是鄉親們趕來幫忙,這十多個已經掛果的草莓大棚就真的保不住了。”1月10日,羅山縣靈山鎮靈豐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國云指著雪地里的大棚告訴記者。
在這場特大暴雪中,他們14個造價150余萬元的高檔連體大棚全部垮塌,一年前已經掛果的上百畝櫻桃樹也全部被倒塌的大棚掩埋。幸好在大雪當日,附近群眾自發趕來,在風雪中扒了一天一夜,保住了上百畝的草莓。
“村民們不管誰見了都問我,張老板,你損失這么大,怎么辦啊?”一提起當地鄉親們的關心,張國云就忍不住眼里的熱淚,“為了他們,再苦再難,我也得堅持。等雪化了,我就找人把垮掉的大棚拆了重建,把壓斷的果樹拔了重栽!”
和張國云有著相同遭遇,還有潢川縣付店鎮七彩農場的陳學文,盡管他和家人連夜冒雪用鐮刀割破了30多個大棚的塑料薄膜,仍然有42個葡萄大棚倒在了暴雪之中。
比他們更不幸的是,潢川縣養鴨專業戶胡少敏和余新建只能眼睜睜看著數萬只已喂養了近一個月的鴨子在雪中等死;來龍鄉新宇農機合作社的劉新宇,守著69頭被暴雪壓垮的牛棚砸死的肉牛欲哭無淚……
據初步統計,截至11日下午5時,災害共造成七縣兩區和羊山、工業城、雞公山、上天梯、南灣、明港的191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4.5萬余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4.8億元。
“雪真的太大了,我們鄉鎮干部恨不得長一百條腿、一千雙手去幫助他們。”一連陪我們跑了十余個受災農戶和涉農企業的潢川縣付店鎮黨委書記黃建新痛心地說,“僅我們鎮,在這次暴雪中直接經濟損失就高達2600多萬元!”
天快黑了,他還拉著記者,再看一處,再看一處吧。
冰雪可以壓垮電塔,壓不垮人們的意志;嚴寒可以阻斷交通,隔不斷人們的真情。面對這場罕見的暴雪冰凍災害,800萬信陽兒女迸發出了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巨大力量。我們相信,在救災減災、災后自救的道路上,老區信陽必將續寫新的篇章!
10月份“黨日”活動開展
歌舞劇《杜鵑花開的地方》吉安首演 獲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三臺縣工業園區:打造項目建設主陣地、創新創業主戰場、經濟發展主引擎
市交通部門督查白云區機動車維修與駕培行業安全生產工作
靖州縣教育少年兒童愛護地球
冰雪中,我們眾志成城——我市應對特大暴雪抗雪減災紀實
市委政法委機關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專題會議
范銳平羅強會見中國誠通控股集團董事長一行
亳州: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續推向縱深
寒潮來襲!陜西省氣象局啟動災害Ⅳ級響應 西安迎跳崖式降溫
定遠民生工程建設吸引社會投資
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 以鄉村振興推動哈爾濱全面振興發展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 王兆力講話 孫喆主持 趙銘姜國文出席
黑河市環保局開展“地球一小時”宣傳活動
秦皇島開發區西區地稅局征收分局四措并舉助力“雙創雙服”
港口公司資產整體劃轉省港口集團
李公樂在我市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情況反饋整改動員暨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部署會上強調認清形勢 嚴格整改 深度治理 加強管控堅決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近瞰龍門石窟 觸摸千年歲月
韓軍赴馬鞍山考察文明城市創建
蚌山區雪華鄉(宏業村街道)第三社區開展文藝匯演暨大型志愿服務活動
川新網:樂山整合55個熱線電話市民只需記住一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