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入冬后,作為供暖主要能源,天然氣用量大增,全國范圍內天然氣供應緊張。我省于2017年12月12日進入天然氣供應ⅲ級預警狀態(黃色預警),對工商業用氣限供,其中,長沙“氣荒”尤為嚴重,于12月18日啟動天然氣橙色預警,停供全市大部分工業用戶天然氣,停供市直機關采暖用氣,停供商場賓館等場所用氣,停供出租車車輛用氣。
而近一周以來,持續晴好天氣令用氣緊張情況有所緩解,長沙市直機關采暖用氣、商場及賓館等用氣陸續恢復,2017年12月29日長沙出租車車輛用氣也恢復供應。
我省“氣荒”是否已結束?“氣荒”為何會發生?產生了哪些影響?有何應對措施?記者進行了詳細調查。
現狀:供應缺口或達1.4億立方米
最嚴峻考驗即將到來
“冬季日均氣溫降至12攝氏度以下,長沙采暖用氣負荷就開始啟用,民用采暖和商業采暖用氣量相當;日均氣溫降至8攝氏度以下,每下降1攝氏度將增加40萬立方米采暖用氣負荷。”長沙新奧燃氣根據往年長沙冬季用氣情況作出統計分析。
數據顯示,入冬以來我省用氣量最多的一天出現在2017年11月30日。當天,全省日用氣量由之前的700萬立方米躍增至1000萬立方米,環比增長43%。就在11月28日,省氣象臺發布2017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預警。
我省寒冬才剛剛開始,隨著2018年1月“小寒”“大寒”節氣到來,我省或迎來冬季的最冷時段。
“此次預警期間,湖南天然氣需求量在1100萬至1200萬立方米/天,供需缺口約300萬立方米/天。”省經信委能源運行處處長蔣寧飛言辭間透露出焦灼,他預計,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我省天然氣需求總量將達到15億立方米,目前落實天然氣量計劃僅13.6億立方米,供應缺口或約1.4億立方米。“如果氣溫進一步降低,預計需求最高峰將達到1250萬立方米/天,按當前資源供給水平,供應缺口達350萬至360萬立方米/天。”
對于供氣最為緊張的長沙市,長沙新奧燃氣預測,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需求氣量共5.5億立方米,高峰日用量約620萬立方米,根據上游資源匹配計劃及氣象綜合分析,全市氣量缺口將達到8530萬立方米,除春節期間外,日平均缺口約100萬立方米,日最大缺口將達到245萬立方米。“近一周長沙氣溫明顯回升,減少采暖用氣負荷,才得以暫時恢復機關、商業及出租車供氣,但天然氣供應仍然緊張。”
“最嚴峻考驗即將到來。”蔣寧飛說。
成因:為全國保民生讓氣
近300萬立方米/天
我省缺氣可調節空間少
湖南居民使用管道天然氣只有12年歷史,用氣量屬于全國偏低地區。
2017年1至11月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增速為18.9%,11個月用氣量已超過2016年全年總量。我省前11個月長輸管道天然氣累計用量23.4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占全國用氣比重僅為1%左右。
蔣寧飛分析,“氣荒”主要由國內外兩方面原因造成:
北方環境治理實施“煤改氣”工程,2017年11月華北地區進入采暖季后天然氣需求倍增;幾乎同時,我國天然氣重要來源“西氣東輸”源頭中亞地區突然大幅縮減供氣量,目前每天減量約6500萬立方米。下游用氣量激增而上游資源供應始料未及減少,帶來了巨大供需缺口。
為保障北方地區民生用氣,中石油于2017年12月啟動應急預案,對部分地區城市供氣指標進行壓減,我省管道天然氣來源只有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上述兩個原因致使對我省供氣分別壓減100萬立方米/天、近200萬立方米/天。
“長沙在用天然氣居民用戶155萬余戶,民用采暖壁掛爐用戶約12萬戶,工商業用戶11390家,公交車、出租車及社會加氣車輛約1萬臺。”長沙新奧燃氣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沙屬于消費型城市而非工業城市,天然氣用戶主要是居民、醫院、學校以及企事業單位等生活、采暖用氣,工業生產用氣比例低,2017年12月份日最高用氣需求量514萬立方米,其中居民基本生活、醫院及學校采暖等民生用氣約360萬立方米,工商業用氣與汽車用氣總和僅約154萬立方米。“全市可停供用戶少,氣量結構調節彈性小。”
省經信委統計顯示,我省天然氣消費結構中,居民生活用氣約占39.2%,商業公共服務用氣約占39.4%,工業用氣約占15.4%,車輛用氣約占6%。居民用氣占比大,意味著上游天然氣壓減后,我省調節的空間很小,“氣荒”更易顯現。
保供:我省居民用氣基本不受影響
工商業已壓減40%以上用氣量
看到“氣荒”的消息,長沙市望麓園街道荷花池社區陳女士心里打起了鼓,她家150平方米的房子里安裝了壁掛爐取暖,采暖用的就是天然氣。她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天全天打開壁掛爐,大概消耗20多立方米天然氣,一個月就需要600多立方米;如果節省著用,每天至少需要超過15立方米天然氣,一個月用氣量不少于450立方米。
長沙居民生活用天然氣目前實行階梯價格,按照年用氣量390立方米以下、390立方米以上至600立方米、600立方米以上分為3個梯度,對應價格分別是2.45元/立方米、2.94元/立方米、3.68元/立方米。
“往年開1個月壁掛爐,購氣費大約2000多元。”陳女士擔心,“氣荒”可能導致天然氣漲價,使其負擔的取暖費用更高,“更擔心限制用氣,家里有老有小,不能取暖易得感冒。”
對此,長沙新奧燃氣明確表示,按照省、市兩級黨委、政府要求,居民生活、采暖等民生用氣不會漲價,也不限供,是“氣荒”期間首要保供對象。
據省經信委提供的“天然氣保供工作日報”顯示,2017年12月27日,全省實際總供氣量948萬立方米,日缺口188萬立方米,其中居民、采暖供氣量751萬立方米,占比79%;工業供氣量38萬立方米,占比4.01%,192家工業企業共壓減氣量131萬立方米,“目前,省內工商業企業總共壓減了40%以上用氣量,以保障民生用氣不受影響。”
應對:“開源”“節流”雙管齊下
9市非居民用氣價格
每立方米上調0.19元
“公司現在不計成本補充天然氣。”長沙新奧燃氣負責人感到十分憂慮,近兩個月企業采購成本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8000多萬元。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價格政策,我國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實行門站價格浮動模式。據記者了解,中石油南方公司從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對我省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基量上浮10%,增量上浮15%,這意味我省燃氣企業采購天然氣平均每立方米漲價約0.22元,綜合成本共增加1.6億元。
由于氣源極其緊缺,長沙、株洲、衡陽、岳陽等用氣量較大城市每天還需要外購幾十萬立方米進口lng(液化天然氣)應急,按照lng每噸8000元計算,平均1立方米價格接近6元,“氣荒”嚴重時,lng的市場價格每噸突破萬元。而往年同期,我省天然氣綜合采購價為1.86元/立方米。
“過去,我省從未啟動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省發改委商價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障居民利益、降低實體經濟發展成本,天然氣漲價成本全部由燃氣企業自行消化,“但這次價格倒掛嚴重,燃氣企業經營損失很大。”
為激勵我省燃氣企業更加積極參與外部市場采購并增強其采購能力,2017年12月25日,省發改委下發《關于調整長沙等9市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的通知》,經省政府同意,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長沙、株洲、湘潭、衡陽、邵陽、岳陽、常德、益陽8市非居民用天然氣售價上調0.19元/立方米,車用天然氣售價自文件公布之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上調0.19元/立方米;婁底市非居民用天然氣售價從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上調0.19元/立方米。
“為‘開源’,省政府部門還與中石油協商采取‘壓保結合’方式保障民生供氣。”省經信委能源運行處處長蔣寧飛介紹,目前中石油分配給湖南的天然氣實際供應量約900萬立方米/天,比協商前增加了60萬立方米/天。
在“節流”上,2017年12月21日,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經信委、省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省直單位帶頭減少和控制采暖用氣,非工作時間一律關停天然氣采暖設備,工作時間采暖用氣根據情況實行分級管理。“一旦進入預警,所有機關單位全部停止采暖供氣。”蔣寧飛表示,同時我省將繼續組織工商企業錯峰用氣,對雙能源企業停止供氣。(記者 彭雅惠)
2017年入冬后,作為供暖主要能源,天然氣用量大增,全國范圍內天然氣供應緊張。我省于2017年12月12日進入天然氣供應ⅲ級預警狀態(黃色預警),對工商業用氣限供,其中,長沙“氣荒”尤為嚴重,于12月18日啟動天然氣橙色預警,停供全市大部分工業用戶天然氣,停供市直機關采暖用氣,停供商場賓館等場所用氣,停供出租車車輛用氣。
而近一周以來,持續晴好天氣令用氣緊張情況有所緩解,長沙市直機關采暖用氣、商場及賓館等用氣陸續恢復,2017年12月29日長沙出租車車輛用氣也恢復供應。
我省“氣荒”是否已結束?“氣荒”為何會發生?產生了哪些影響?有何應對措施?記者進行了詳細調查。
現狀:供應缺口或達1.4億立方米
最嚴峻考驗即將到來
“冬季日均氣溫降至12攝氏度以下,長沙采暖用氣負荷就開始啟用,民用采暖和商業采暖用氣量相當;日均氣溫降至8攝氏度以下,每下降1攝氏度將增加40萬立方米采暖用氣負荷。”長沙新奧燃氣根據往年長沙冬季用氣情況作出統計分析。
數據顯示,入冬以來我省用氣量最多的一天出現在2017年11月30日。當天,全省日用氣量由之前的700萬立方米躍增至1000萬立方米,環比增長43%。就在11月28日,省氣象臺發布2017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預警。
我省寒冬才剛剛開始,隨著2018年1月“小寒”“大寒”節氣到來,我省或迎來冬季的最冷時段。
“此次預警期間,湖南天然氣需求量在1100萬至1200萬立方米/天,供需缺口約300萬立方米/天。”省經信委能源運行處處長蔣寧飛言辭間透露出焦灼,他預計,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我省天然氣需求總量將達到15億立方米,目前落實天然氣量計劃僅13.6億立方米,供應缺口或約1.4億立方米。“如果氣溫進一步降低,預計需求最高峰將達到1250萬立方米/天,按當前資源供給水平,供應缺口達350萬至360萬立方米/天。”
對于供氣最為緊張的長沙市,長沙新奧燃氣預測,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需求氣量共5.5億立方米,高峰日用量約620萬立方米,根據上游資源匹配計劃及氣象綜合分析,全市氣量缺口將達到8530萬立方米,除春節期間外,日平均缺口約100萬立方米,日最大缺口將達到245萬立方米。“近一周長沙氣溫明顯回升,減少采暖用氣負荷,才得以暫時恢復機關、商業及出租車供氣,但天然氣供應仍然緊張。”
“最嚴峻考驗即將到來。”蔣寧飛說。
成因:為全國保民生讓氣
近300萬立方米/天
我省缺氣可調節空間少
湖南居民使用管道天然氣只有12年歷史,用氣量屬于全國偏低地區。
2017年1至11月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增速為18.9%,11個月用氣量已超過2016年全年總量。我省前11個月長輸管道天然氣累計用量23.4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占全國用氣比重僅為1%左右。
蔣寧飛分析,“氣荒”主要由國內外兩方面原因造成:
北方環境治理實施“煤改氣”工程,2017年11月華北地區進入采暖季后天然氣需求倍增;幾乎同時,我國天然氣重要來源“西氣東輸”源頭中亞地區突然大幅縮減供氣量,目前每天減量約6500萬立方米。下游用氣量激增而上游資源供應始料未及減少,帶來了巨大供需缺口。
為保障北方地區民生用氣,中石油于2017年12月啟動應急預案,對部分地區城市供氣指標進行壓減,我省管道天然氣來源只有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上述兩個原因致使對我省供氣分別壓減100萬立方米/天、近200萬立方米/天。
“長沙在用天然氣居民用戶155萬余戶,民用采暖壁掛爐用戶約12萬戶,工商業用戶11390家,公交車、出租車及社會加氣車輛約1萬臺。”長沙新奧燃氣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沙屬于消費型城市而非工業城市,天然氣用戶主要是居民、醫院、學校以及企事業單位等生活、采暖用氣,工業生產用氣比例低,2017年12月份日最高用氣需求量514萬立方米,其中居民基本生活、醫院及學校采暖等民生用氣約360萬立方米,工商業用氣與汽車用氣總和僅約154萬立方米。“全市可停供用戶少,氣量結構調節彈性小。”
省經信委統計顯示,我省天然氣消費結構中,居民生活用氣約占39.2%,商業公共服務用氣約占39.4%,工業用氣約占15.4%,車輛用氣約占6%。居民用氣占比大,意味著上游天然氣壓減后,我省調節的空間很小,“氣荒”更易顯現。
保供:我省居民用氣基本不受影響
工商業已壓減40%以上用氣量
看到“氣荒”的消息,長沙市望麓園街道荷花池社區陳女士心里打起了鼓,她家150平方米的房子里安裝了壁掛爐取暖,采暖用的就是天然氣。她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天全天打開壁掛爐,大概消耗20多立方米天然氣,一個月就需要600多立方米;如果節省著用,每天至少需要超過15立方米天然氣,一個月用氣量不少于450立方米。
長沙居民生活用天然氣目前實行階梯價格,按照年用氣量390立方米以下、390立方米以上至600立方米、600立方米以上分為3個梯度,對應價格分別是2.45元/立方米、2.94元/立方米、3.68元/立方米。
“往年開1個月壁掛爐,購氣費大約2000多元。”陳女士擔心,“氣荒”可能導致天然氣漲價,使其負擔的取暖費用更高,“更擔心限制用氣,家里有老有小,不能取暖易得感冒。”
對此,長沙新奧燃氣明確表示,按照省、市兩級黨委、政府要求,居民生活、采暖等民生用氣不會漲價,也不限供,是“氣荒”期間首要保供對象。
據省經信委提供的“天然氣保供工作日報”顯示,2017年12月27日,全省實際總供氣量948萬立方米,日缺口188萬立方米,其中居民、采暖供氣量751萬立方米,占比79%;工業供氣量38萬立方米,占比4.01%,192家工業企業共壓減氣量131萬立方米,“目前,省內工商業企業總共壓減了40%以上用氣量,以保障民生用氣不受影響。”
應對:“開源”“節流”雙管齊下
9市非居民用氣價格
每立方米上調0.19元
“公司現在不計成本補充天然氣。”長沙新奧燃氣負責人感到十分憂慮,近兩個月企業采購成本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8000多萬元。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價格政策,我國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實行門站價格浮動模式。據記者了解,中石油南方公司從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對我省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基量上浮10%,增量上浮15%,這意味我省燃氣企業采購天然氣平均每立方米漲價約0.22元,綜合成本共增加1.6億元。
由于氣源極其緊缺,長沙、株洲、衡陽、岳陽等用氣量較大城市每天還需要外購幾十萬立方米進口lng(液化天然氣)應急,按照lng每噸8000元計算,平均1立方米價格接近6元,“氣荒”嚴重時,lng的市場價格每噸突破萬元。而往年同期,我省天然氣綜合采購價為1.86元/立方米。
“過去,我省從未啟動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省發改委商價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障居民利益、降低實體經濟發展成本,天然氣漲價成本全部由燃氣企業自行消化,“但這次價格倒掛嚴重,燃氣企業經營損失很大。”
為激勵我省燃氣企業更加積極參與外部市場采購并增強其采購能力,2017年12月25日,省發改委下發《關于調整長沙等9市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的通知》,經省政府同意,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長沙、株洲、湘潭、衡陽、邵陽、岳陽、常德、益陽8市非居民用天然氣售價上調0.19元/立方米,車用天然氣售價自文件公布之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上調0.19元/立方米;婁底市非居民用天然氣售價從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上調0.19元/立方米。
“為‘開源’,省政府部門還與中石油協商采取‘壓保結合’方式保障民生供氣。”省經信委能源運行處處長蔣寧飛介紹,目前中石油分配給湖南的天然氣實際供應量約900萬立方米/天,比協商前增加了60萬立方米/天。
在“節流”上,2017年12月21日,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經信委、省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省直單位帶頭減少和控制采暖用氣,非工作時間一律關停天然氣采暖設備,工作時間采暖用氣根據情況實行分級管理。“一旦進入預警,所有機關單位全部停止采暖供氣。”蔣寧飛表示,同時我省將繼續組織工商企業錯峰用氣,對雙能源企業停止供氣。(記者 彭雅惠)
關于實施《泰州市綠化條例》的新聞發布會
資陽21歲女護士失聯最新進展:警方已立案偵查
天地廣場千人旗袍秀驚艷亮相
平昌縣公布11項發展大事和民生實事
成都街頭頻現“單車墳場” 專家:車企當為占用公共資源負責
湖南居民用氣基本不受影響
徐惠民調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當好高質量政務服務排頭兵
市發改委組織召開2019年項目策劃儲備工作會議
魔幻重慶又雙叒叕放大招!軌道、千層梯和大橋三合一!
我市兩篇科幻作品獲二等獎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推動機關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市工商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機關黨建工作會召開
航海模型比賽 感受科技魅力
五礦鎮:發揮黨員先鋒作用確保非公企業安全生產
智障女流落街頭 民警接力尋親人
安徽省新建商品房備案面積同比增長超兩成
“讓你媽媽千萬別買”——會議營銷保健品騙局為何屢禁不絕?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外港口行”在寧波啟動
清鎮市:道德模范事跡巡講進機關活動開講
亳州市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宣講團走進市公交公司
衡陽市3700名警力護衛嚴陣以待 八大措施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