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 “中國旅游日”。“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曾幾何時,這句話成為中國人出游的口頭禪。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出游觀念發生巨大變化,旅游需求與要求層次提升,對自我的認知度更是不斷提高,“旅游”與“旅行”、“大眾”與“私人”等概念進一步強化,為此誕生了一個熱門的職業——— 旅游定制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很多人的休閑方式。惠州巽寮灣風景優美,吸引著 不少游客前來觀光。 《東江時報》記者周楠 攝
這個職業,一度被權威媒體評價為未來社會最熱門的職業之一。在國內許多旅游網站上,“旅游定制師”成為網站的招牌,據說成為其中一員還需考核過關頒發證書。那么,從事這個圈外人士看起來“爽又酷”職業的人,他們的感受是怎樣的?東時記者采訪了兩個旅游定制師,聽他們聊一聊從事這份職業的精彩與無奈。
人物1
跑了41個國家旅游經歷豐富
李劍妮是一個天生的旅游愛好者。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物檔案
姓名:李劍妮
性別:女
年齡:36歲
從事旅游行業時間:6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似乎就是說李劍妮的。
李劍妮是一個天生的旅游愛好者,至今外出旅游國家多達41個,最長外出旅游時間達22個月;她也是位旅游定制師,用自己的體驗和專業為1000多名客戶量身定制旅游線路,帶給客戶極致體驗。李劍妮是個旅游達人,她這么形容自己:不在乎生命長度,只在乎生命寬度,用生命追求旅行的女人。
不喜歡約束 天生的旅行愛好者
李劍妮出生在海南,從小不喜歡約束,對于旅游仿佛有一種天生的熱愛,而她這種熱愛在她出來工作后表現得淋漓盡致。
2003年大學畢業后,李劍妮來到上海,英語專業的她很快在一家外資企業找到了工作。旅游需要資本也需要時間,畢業后出來工作的前三年,因為工作的緣故,李劍妮的旅行沒辦法隨性,屈于現實的無奈,她的旅行多是在國內短途的到處走走。
可短途的旅游就像口渴了只能喝點滴的水,并不能解渴。忍耐3年后,2006年李劍妮選擇從公司離職。離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上書包,開始第一次的長途獨自旅行。這一次旅行李劍妮行走了兩個月,去了西藏、新疆和青海,感受民族風情,這一段的獨自旅行除了給李劍妮留下美好記憶,也留下了驚嚇。
“當時我乘坐一輛卡車想去看一個目的地的炊煙裊裊,可卡車時速緩慢,從下午3點多出發直到晚上才到,一路上沒有人煙,沒有燈光,只有我和司機,途中問了好幾次司機什么時候到,他的回答總是‘前面拐彎就到’。”司機的回答和周邊的環境讓李劍妮內心一陣惶恐,好在一切有驚無險,差不多經過5個小時的車程,總算安全到達目的地。而這一次的旅行也讓她更深刻體會到獨自旅行帶來的快樂,讓她積累了不少經驗。
2個月的旅行讓李劍妮的積蓄所剩無幾,回到上海后她重新找了工作,而在接下來5年時間里,她利用公司年假及國家法定假期,先后到德國、捷克、波蘭、斯洛伐克、意大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等國家旅行。
回憶起歐洲的旅行經歷,李劍妮記憶猶新。“當時我記得在波蘭,我想翻越波蘭最高峰到另外一個國家,可走到2000多米時,途中下起了大雪,最后只能原路返回,可在返回途中又遇上了大雨,必須走6公里才能到鎮上的車站。”為了趕到鎮上搭上最后一班車,李劍妮最后只能背著沉重的背包,冒雨前行,“當時我午飯沒吃,還全身濕透,饑寒交迫,走了4公里后,總算攔到一輛出租車去鎮上。”坐在車上的李劍妮一直瑟瑟發抖。到了鎮上她趕緊找東西填飽肚子,喝些小酒驅寒,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可到了第二天,她的膝蓋發痛,雙腳走不了路,直到今天還留下一點后遺癥。
面對旅游中的各種遭遇,李劍妮并不以為苦,相反,她享受這其中帶來的樂趣,“年輕就是喜歡折騰,不折騰怎么證明自己還活著呢。”
追求生命寬度進行長達22個月旅游
從2003年大學畢業到2011年,李劍妮在上海待了近8年時間,可在這些年里,她依舊沒有歸屬感,覺得自己像一根羽毛漂浮在空中,永遠找不到底。隨著年紀的增長,面對生存的壓力,想要逃離上海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我突然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在上海這個城市生活的意義,沒有家庭,沒有男友,工資不高,干著一份要死不活的工作。”面對這種狀況,李劍妮開始厭倦這一切。2011年4月,她向公司申請調職2次失敗之后,任性的她毅然地辭了工作,同時決定徹底離開上海。
這時她想要出去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她想要出去行走,尋找生命的意義,不想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于是她再次收拾好了行李,背起了背包,走上了旅途,這一段旅途她整整走了22個月,足跡遍布國內、亞洲和非洲。
李劍妮介紹,她這一段歷時將近2年的旅行分成三部曲,第一部曲為期100天,從上海出發到達成都,最后行走四川、新疆、西藏,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第二部曲則是帶父母重走當年自己走過的路線,“我自己經常在外面旅行,看過很多風景,了解很多人情,可父母卻沒有,所以我想帶他們出去走走,讓他們也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在帶父母出游的19天里,她帶父母行走重慶,感受成都,又去了九寨溝、郎木寺、馬爾康等地。
帶父母旅行結束后,她在成都休整了一段時間,在2011年12月1日一人背上背包離開國境,行走尼泊爾、印度、伊朗、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土耳其,最后在2012年7月12日離開亞洲到達非洲肯尼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贊比亞、納米比亞、津巴布韋、斯威士蘭、南非等國家。
在這長達22個月的長時間旅行中,李劍妮睡過火車站、挨過餓、淋過雨,也遇到過自己的簽證被拒簽,甚至在非洲時還得了瘧疾。
“當醫生告訴我確診為瘧疾后,我自己吃藥沒有好,我在帳篷里高燒得天昏地暗,也睡得今夕不知何年,最后只好去打針。說實話,我怕得要死,非洲那么高的艾滋感染率,當護士拿出針頭的時候,我一次次問她這是一次性針頭吧?她說是我才稍微放心。”李劍妮回想起自己當時在非洲得了瘧疾,現在還心有余悸。最后她自嘲說:“沒有得過瘧疾怎么能算到過非洲呢?”
如今回想起過往的旅游經歷,李劍妮也被自己的勇氣佩服。“那時候年輕,天不怕地不怕,如果是現在,我可能沒有那時候的勇氣了。”李劍妮回味起長達22個月的旅行,途中歷經的磨難,至今不后悔,因為這正是她追求的“不在乎生命的長度,只在乎生命的寬度。”
成為旅游定制師已為1000多人服務
也正是因為這次旅行,給李劍妮未來個人的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
22個月的旅游再次花光李劍妮所有的積蓄,想要繼續出發,她需要工作賺錢,也需要調整自己。旅游回來后,李劍妮找了一份和旅游相關的職業——— 旅游電話銷售,這一份職業不僅讓她對旅游行業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為她成為旅游定制師奠定了客戶基礎。2013年,李劍妮決定自己單干,成為一名旅游定制師,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服務。
在李劍妮看來,旅游定制師除了滿足客戶的需求,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行程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據自身對于目的地的充分了解和體驗經歷,根據客戶需求推薦給他們更多專業合理、豐富多彩的項目和行程體驗。
“如果說傳統跟團游是靠信息和資源賺錢,定制游一定是用創意和服務賺錢。”李劍妮認為,愛旅行、會旅行是一回事,干旅行卻是另外一回事。旅行定制師實際上是旅行者的私人管家,甚至保姆,同時需要對人、對事、對物都要有很強的掌控力,超強的記憶力、良好的審美、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閱歷,才能為客人提供最適合的旅行方案,給客戶帶來不一樣的美好體驗。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旅游定制師,除了熱愛旅行外,還要有一顆勇敢的心。在李劍妮看來,要給客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就要深度了解和感受一個國家和城市的人文、歷史和當地的習俗,另外還要敢于嘗試,嘗試一些自己沒有體驗過的項目,從客戶角度發現這個項目的特色和可能存在的問題,積累更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旅行定制師做的不只是一份好的旅行攻略,還有更重要的是‘走心’。比如有些客戶定制時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作為旅游定制師就要根據他的職業、文化水平、喜好、年齡來設計路線。”同時她也是這么做的,這些年來,她已經為1000多名客戶定制個人旅游線路和計劃,幫助客戶深度體驗旅游帶來的樂趣。
“能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出讓其滿意的行程,這是一種肯定;為客戶推薦更多當地的深度玩法,把自己的旅行經驗和體驗分享給更多人,讓他們也可以體驗到一些之前不了解、沒有嘗試過的項目,這是一種認同,所以無論是我自己設計行程,或者是帶客戶出行,每次行程結束的時候,聽到最開心的話就是‘下次帶上我的朋友還要找你定制旅行’。”李劍妮說,如今的她很享受旅游定制師給自己帶來的樂趣,享受這份職業給她帶來的收獲。
本組文字 《東江時報》記者駱國紅
人物2
有空就玩地球儀景點儲備常更新
沈鵬(右)根據客戶需求制定旅游線路。
人物檔案
姓名:沈鵬
性別:男
年齡:33歲
從事旅游行業時間:10年
今年33歲的沈鵬是惠州市青年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出境部的一名私人定制師。從事旅游行業10年的他曾做過導游、領隊、計調等工作。沈鵬說,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出游觀念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旅游需求與要求層次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接觸到自由行,有需求就有市場,私人定制師開始進入市場。
經常參加旅游交流沙龍學習
“我正式成為一名私人定制師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的,目前已經接了8單,游客的反饋都還不錯。”沈鵬介紹,私人定制師與傳統的導游工作內容是相反的。傳統的導游是根據熱門的旅游環境和市場需求,先設計旅游線路再廣為推出,而私人定制師則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專門制定旅游線路。此外,相比傳統的導游在付款時有一個緩沖期限,私人定制師在對接各地酒店、包車時需要真金白銀及時付款。沈鵬告訴東時記者,他主要是以接4~6人的私人定制單為多。一般來說,他的工作內容只需要根據客戶需求制定出行線路,購買機票以及安排當地華人接待,不用跟著一起出行。
“要做好私人定制師其實不是那么容易的。”沈鵬說,平時只要有空就會玩地球儀,要掌握全世界國家的旅游資源情況,要去了解熱點旅游國家的一些旅游資源等。“像我平時除了要見同行、客戶外,還會經常去一線城市參加旅游交流沙龍,簽供應商平臺等。世界變化太快了,我必須要保持每天學習,其中主要都是看景點。”沈鵬透露,通過參加沙龍和學習,他找到了一個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注冊做司機和導游的平臺。
“這個平臺是供有資質的華人注冊司導用的,在這里可以找到世界各地做司導的華人。”沈鵬說,有了這個平臺,讓他的工作便利不少。“我會給我的私人定制客戶在微信上建一個群,群里就有他們將要去到的這個國家的當地華人司導。”沈鵬告訴東時記者,一般在客戶出發前的48個小時一定會跟司導交流客戶大概情況以及注意事項等,以確保雙方對接順利。
絕大部分惠州客戶仍停留在跟團游
談起接待客戶的那些事兒,沈鵬打開了話匣子。“今年1月接到的一單是母親帶著女兒去新西蘭旅行,他們為了感受當地的生活方式,竟然自己買菜在民宿做起飯菜,然后還將照片發回給我,我覺得特別有趣。”
旅游定制有許多有趣開心的事,也有許多哭笑不得、郁悶悲催的事。沈鵬說,做私人定制師遭遇過幾次客戶行程一切都安排好了,結果臨走時發現簽證還沒辦好,于是就耽擱甚至延遲出行。還有的客戶已經與司導聯系好出行目的地,結果身體不適,還沒去到目的地就中途折返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個客戶跟司導聯系好了要去新西蘭觀星,去南島看鯨魚,結果客戶暈船,還沒看到小蝦小魚就得折返,著實也是很讓人郁悶。”沈鵬說。
做私人定制師一般需要哪些要求?在沈鵬看來,私人定制師要曾經做過導游、領隊和計調,其次還要掌握全世界各地旅游城市的司導資源、酒店資源、要有豐富的景點知識,并且保持隨時更新。沈鵬透露,私人定制師工資會比普通導游稍高一些。談到私人定制職業的前景,沈鵬表示這是未來旅游的一個新趨勢,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出行感受。對于惠州市民而言,90%的客戶仍然還停留在傳統跟團出行的意識層面。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客戶主動提出相比,在惠州,私人定制的理念還需要更多時間讓市民接受。
本組文圖 《東江時報》記者張薈婷
業內說
惠州市金山國際旅行社總監梁冠達:
旅游私人定制將成流行趨勢
惠州市金山國際旅行社總監梁冠達在接受東時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惠州市民對旅游定制的需求量在增大。高端私人定制占全部營業額的1成半~2成,而普通私人定制則占到全部營業額的6~7成。
所謂定制,也就是針對客戶群自己的需求,對特色酒店、餐飲、出發時間、車輛安排等進行要求。定制可以針對公司、單位也能針對個人。梁冠達說:“一般來說,高端私人定制的價格比常規跟團價格要高出2~3倍,常規私人定制也比常規跟團價格高出50%~80%不等。”梁冠達認為,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出行體驗度增強,私人定制未來肯定會成為一種大的流行趨勢,當然新興的私人定制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就拿客戶體驗度來說,針對高端定制的客戶,或許他們的體驗度還不夠,他們會認為我們的安排方面過于傳統,還達不到客戶對定制的需求等。”梁冠達說,這些都是未來旅行社將繼續努力改善的方面。
惠州市青年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顏志斌:
旅游定制不至于顛覆傳統旅游模式
惠州市青年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顏志斌則認為,近幾年來,市民對定制旅游方面咨詢數量增多,需求量也在逐年大幅增加,但旅行定制就目前而言還不算主流,根據惠州市人均消費水平、市民的文化理念以及他們對旅游舒適度的追求而言,只有少數小眾人群對旅行定制比較接受,大部分市民還停留在傳統跟團模式。
“所以我認為旅游定制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它還不至于顛覆傳統旅游模式。”顏志斌表示,目前私人定制的客戶群主要集中在探親訪友、婚紗攝影、看病讀書這些群體。
本組文字 《東江時報》記者張薈婷
石奇珠到海豐縣調研“紅色村”建設時強調 傳承紅色基因 推動鄉村振興
市城管局機關黨支部召開第二季度黨員大會“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
東西湖區教育引才放大招!最高給60萬安家費 給予事業編制身份
我市通報第十八批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黑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黑河市組團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工作方案》的通知
旅游定制師:用自己的體驗和專業為客戶量身定制旅游線路
肇慶“紅色文藝輕騎兵”獻藝鼎湖
注意!4月1日起,廬山市新啟用5處電子警察設備,快來看看具體位置在哪里?
介休市人民法院“利劍出鞘”執行攻堅行動成效顯著
慈湖高新區參加2018中國新材料資本技術春季峰會暨材料院長百人論壇
不履行執行就進班房過年 普陀年前集中執行已拘留4人
海口永興荔枝產量或達1.1萬噸 成立電商集散中心促雙贏
鄢陵縣:采取四堅持舉措 做好信訪穩定工作
這里有一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謹防上當受騙!
提升基礎設施 促進民生改善 點軍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不用擔心農民焚燒秸稈了?蚌埠秸稈綜合利用發展迅速
陽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八次會議
加強在哈高校服務保障工作 整體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孫喆主持召開在哈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專題會議
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三亞鳳凰機場西北側約140.5畝用地土地調查有關事項的通知
南明區部署安全生產“雙控”體系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