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秀嶼區組織收看全省、全市河長制工作視頻會后,召開全區河長制工作會議,對全面深化落實河長制、持續改善水環境作出部署,要求全區上下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自覺,把河道治好、管好、護好,加快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近年來,秀嶼區高度重視河道整治和水生態修復,自2012年起,啟動農村河道整治工程,每年整治20公里河道。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進一步加強河湖管護力度,河湖生態逐步恢復,面貌得到改觀,水環境優化成效初顯。
■齊抓共管合力管河
秀嶼區地處沿海,三灣環繞,轄區內地表水資源缺乏,境內無重大河流,多數為獨流入海小河溝。長期以來,由于沒有對河道全面疏浚整治和規范日常管護,致使許多河溝泥沙淤積、河床抬升、縱坡減緩、雜草叢生,旱時臭氣熏天、無水可灌,澇時水漫兩岸、為禍民生,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問題。
“去年3月,我區全面完成河流名錄普查登記,進一步完善河道信息管理。經統計,全區共124條河道,長445公里。區委區政府重視河道整治,抽調6個部門工作人員成立河長辦,當月落實各級河長,由區長擔任區級總河長,3名區副職領導擔任區級河道河長,各鎮相應落實鎮級河長,全區4名處級干部、72名科級干部(部分干部同時擔任數條河道河長)走馬上任,履行河長職責,部署落實河道日常管護工作。”秀嶼區水務局局長、河長辦主任沈國輝說,今年5月又設立雙河長制度,書記、區長皆擔任河長,同時對各鎮河長進行更新,增加到80名。
上月,該區河長辦啟動“一周一督查”行動,成立2支督察組,對各鎮河長制工作逐周督查,就督查中發現的問題下發告知書,并形成督查報告報至區政府。同時在全市縣區率先實行河道河長約談機制,對督查中發現突出、嚴重的問題,約談相關鄉鎮村責任河長,要求限時整改,形成各地橫向對比、爭先趕超的良好氛圍。
“我們還在有河道的村設立1-2名河道專管員,落實管河護河‘最后一公里’。”秀嶼區水務局辦公室主任林曉宇說,去年10月,全區133名河道專管員完成選聘,自去年11月起不間斷日常巡河,建立巡河微信群,對沿河設障情況、垃圾堆放、污水排放等情況及時制止、上報,發揮護河前哨作用。同時,秀嶼城區通過購買保潔服務,農村通過鄉村保潔員擴大清理范圍,確保河道保潔常態化。
前不久,篁山溪篁山村河道專管員林金賢巡河時發現河道有污染。經認真排查,發現是養殖場偷偷排放污水所致。林金賢立即上報區、鎮河長辦。區河長辦、區環保局現場確認,是秀嶼區蓬達農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廢水收集管進入集水池的觀察井處有一缺口,違規排放養殖污水,當即責令其立即修補,并予以立案查處。
污染的根源在于岸上,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區住建負責河道截污,環保、農業負責對污染河道的畜禽養殖進行打擊。公安部門發揮網格化優勢,網格員協助巡河。檢察院設立聯絡員和聯席會議制度,齊抓共管。城管對侵占河道,違章搭蓋行為進行整治。各鄉鎮、園區屬地管理,落實責任,共同管河治河。
■水系聯通科學治河
走進秀嶼土海生態濕地公園,湖中碧波蕩漾,鷺鳥翔集,岸上草木蔥籠,鳥語花香,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圖景,令人感受到生態的“高顏值”。
此前的土海,匯聚了笏石城區的污水,較為“臟亂差”。為加強土海水環境綜合治理,近年來秀嶼區借鑒莆田城區“綠心”水系保護措施,在土海濕地大力實施治水、植綠、慢行、康養、休閑、鑄魂六大提升工程,全力做優土海濕地城市“綠肺”,使土海濕地及周邊水系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提升。
據介紹,土海歷史悠久,開鑿于唐代貞觀五年(631年)。因處于低洼地,底部原為田土,又與興化灣海水相通,故俗稱“土海”。土海是莆田南洋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秀嶼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為該區中心城區調蓄洪水,也為周邊農田提供灌溉水源。
治標還得治本,增加湖水的流動性,方能真正改善水質。為此,去年該區啟動土海與笏石溪水系連通工程,共分水利工程、人工濕地工程、河道疏浚清淤、步道景觀工程及橋梁工程等5大工程。
“我區大部分河道平時來水量少,水體缺乏流動,自凈能力差, 極易成為‘一潭死水’。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疏浚、恢復原來水系面貌,并新建水系連通溝,通過滯洪區、人工湖、渠道、引水管道等水工程,恢復和建立水體之間的水力聯系。”沈國輝說,目前項目已完成內湖清淤、駁岸建設、橡膠壩施工及部分橋梁土建工程。壩邊河人工濕地、環湖步道、圓木棧道、親水平臺、園林綠化,及1#、4#景觀橋等工程正掃尾施工。
今年年初,省水利廳在秀嶼區召開全省水系連通項目現場會,對秀嶼區土海與笏石溪連通工程給予充分肯定,贊嘆土海濕地公園“廢地變濕地,濕地變寶地”。
在秀嶼區,水系連通工程,土海不是唯一一個。該區還計劃實施埭頭溪與東風水庫水系連通。該工程計劃對東風水庫、利洋水庫庫區周邊生態進行修復,新建隧洞、渠道連通近天、東風、利洋水庫水系,對石帽溪流域及上游的東風水庫、埭頭溪等河流疏浚、整治。對湖體進行疏浚,提高區域雨洪資源利用,改善東風、利洋水庫庫區及埭頭溪流域生態環境。
為解決河道來水問題,引進活水,該區計劃將東圳渠道水資源引入水系,提高水資源配置能力,改善河湖生態環境和增強抵御水旱災害能力。近期規劃打通東圳渠道與頂社河、壩邊河,建設笏石壩津片區人工湖,并繼續規劃東圳渠道水引入笏石溪、魏厝溪等河道。
■資金保障強力護河
護河是項長期的工程,需持之以恒,也需資金保障。秀嶼區積極向上級爭取河道建設資金,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其中水系連通項目爭取了5000萬元上級補助,魏厝山洪溝爭取補助1000萬元。笏石溪、珠江河、鐵爐河、盧厝溝列入萬里安全生態水系,爭取補助資金3400萬元。笏石溪、頂社河、壩邊河列入市內河整治補助盤子,爭取補助資金1200萬元。
“我區與央企對接,利用央企雄厚資金及先進技術,擬對所有農村河道進行綜合整治。重點整治2條區級河道、19條鎮級共200公里的河道,目前已展開項目可研編制。”秀嶼區河長辦工作人員說,整治項目包括清淤疏浚、護岸整治、景觀綠化、改善水質等,計劃分3年全面完成。由各鎮按照項目成熟條件、輕重緩急原則,每年每鎮實施1-2條。
引進央企融資是該區創新融資模式的一種。該區還主動對接興業銀行融資,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進入,大力推廣ppp等模式吸引民間投資。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對接、社會共建的河道綜合治理保障體系。
新時代,新起點,新作為。該區將繼續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化河長制工作,長效護河管河,逐步實現人水和諧、發展與生態共贏的綠色發展目標,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環境,為建設美麗莆田作出新的貢獻。(記者 黃凌燕 通訊員 吳志軍)
【民政】懷遠縣農村留守兒童保護工作結碩果
城管學校聯盟 共建美好家園
王中軍致信華誼股東:一直依法納稅 合同合法合規
“案中案”男子拘留期滿日被發現還有余案
三堤口市場所開展打擊傳銷宣傳進社區活動
秀嶼區:多措并舉落實河長制工作改善水生態
市政協召開中心組學習暨專題警示教育會
涉縣“五一”活動多
市質量技監局就宜家“馬爾姆”櫥柜系列產品召回情況約談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增加扶貧小額信貸 貧困群眾不再“望錢興嘆”
廣州市召開2017《財富》全球論壇籌備工作總動員大會
利用滲坑排放污染物 一公司負責人被行拘
委內瑞拉看守所大火致死68人 5名警官遭逮捕
文引學深入延川縣、安塞區調研生態循環農業和設施農業工作
孟津縣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
站前區文教系統學習貫徹《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
曾都西城雙龍寺社區接受紅色教育洗禮
市公共汽車公司調整末班車時間
裕安區用好“林”資源 做活“綠”文章
陜西省黑龍江商會在西安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