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潁東區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并將原農村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及無著人員救助、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醫療救助4項合并為困難人員救助工程,精心組織推進,著力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
一是農村低保應保盡保。在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的基礎上,圍繞精準施保,完善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繼續提高農村低保年保障標準,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一季度,全區累計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0028人、30161人次,發放低保資金1124.01萬元,月人均補差373元 ,低保標準3600 元/年.人。
二是特困人員供養到位。全區現有五保供養機構18所,五保供養對象4961人,其中分散供養4591人,集中供養370人,供養標準分別為508元/月人和550元/月人。一季度,全區及時足額發放生活補助資金500.38萬元。同時,投資1098.91萬元正在對全區18所敬老院進行消防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敬老院的綜合服務水平;對急難型困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根據家庭收入、家庭財產、困難類型、困難程度、剛性支出額度以及解困期限等情況,采取一次性救助的方式,按照城市低保月保障標準的2-10倍分類實施臨時救助,累計救助47.2萬元,救助水平達到1333,元/人次;實施供養孤兒救助595萬元。
三是殘疾補貼足額發放。嚴格執行《潁東區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實施辦法》,及時將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發放到位。一季度,累計向發放4625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83.25萬元,向5382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80.1萬元。
四是醫療救助及時結算。不斷強化系統銜接,加強醫療救助系統與扶貧人口管理系統、醫保系統、大病保險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一站式”結算服務。2018年,醫療救助對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在年度救助限額內,合規住院自負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住院救助年度限額為1.2萬元/年,門診救助年度限額為800元/年。一季度,全區累計支出醫療救助資金401.17萬元。
新會“紅色干線”構建基層黨建“10分鐘服務圈”
松陽縣獨山大橋續建工程節后復工
洞頭:兩個溫商回歸項目 打造濱海旅游新標地
省十三運會青少年競技組公路自行車賽圓滿結束 周口代表隊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寧波將辦一場特殊教育學校特奧會 志愿者招募中
潁東區實施困難人員救助工程 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我市召開政府債務管理暨投融資工作會議
海河路辦事處多措并舉過好“六個節”,信心滿滿迎接新的一年
七里坪中心小學舉行“秸稈禁燒”宣傳教育活動
文成:聚才助力鄉村振興
當好南湖旅游區“平安守望者”
購房、裝修時謹防不良商家藏貓膩
懷遠縣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講堂活動
2018WG033東莞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
左家塢鎮中心學校:走進家庭 走近學生 家校互動 攜手共贏
“代步神器”平衡車上路太危險
第十六屆6·18三明館設計制作布展招標公告
醫院與高校強強聯合 "省婦幼"成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
祁文華在市商務局調研時指出:以高質量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銅川市機關事務局黨總支切實發揮黨員責任擔當 深入社區宣傳“兩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