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聞網—(記者張洪寧)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湖城大地處處流動著歡樂的音符。遠在他鄉的游子也紛紛回到家鄉,與家人齊聚一堂共享團圓。記者走訪發現,今年中秋節,市民更傾向在團聚中享受親情,在團聚中學習傳承傳統文化,感受家國情懷。還有不少市民走出家門,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或者在休閑讀書購物中盡享城市生活的美好……
秀廚藝擺家宴敘親情
舉家團圓樂融融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趙先生一家除了春節外最熱鬧的日子。除了在外工作和學習的三名成員外,一家四代共17口人齊聚在趙先生不到100平方米的家中,其樂融融地吃團圓飯。其中年齡最大的趙先生已經近80歲,最小的曾孫子才3歲。
上午9時許,趙先生家中就熱鬧了起來。幾個兒女、孫子孫女們都提著大包小包陸續趕來。說笑片刻,擅長廚藝的兒女們便走進廚房忙活起中午的大餐,其他人則陪著趙先生老兩口看電視、嘮家常,欣賞幾個活潑好動的小成員們“表演節目”。
“開飯啦!”不到中午12時,隨著一聲吆喝,可樂雞翅、糖醋排骨、清炒絲瓜、蒜蓉小白菜等美味佳肴被擺上餐桌。看著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趙先生二老樂得合不攏嘴。“今天是中秋節,全家人差不多都在,祝孩子們平平安安,開開心心。”趙先生端起酒杯,為兒孫們送上祝福,四世同堂在歡聲笑語中開始了愉快的團圓飯。晚上,一家人包餃子、吃餃子,然后扶老攜幼到公園一起散步、聊天、賞月,盡享家人團聚的美好……
“‘不要在遙遠的距離中割斷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遺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再拼也不能忘了人間真情。”22日上午,對中秋節很看重的市民張先生趁著假期,攜妻兒回到老家故城,與父母一起歡度節日。陪著家人聊聊天,幫父母干些家務活兒,看孩子們在院子里蹦跳玩鬧,農家小院充滿歡聲笑語……
像趙先生、張先生這樣的傳統過節派,在市民中不是少數。就像張先生說的:“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人們團圓和睦的美好追求,寄托著人們濃濃的情懷。一家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才是最樸素最真實的美好!”
行拜月禮慶豐收節
感悟中華傳統文化
“老師,您看我的月餅是心形的!”“我的月餅是雙層的!”“我的月餅里面有花生!”……22日,主城區一家繪畫培訓機構里一片歡聲笑語,小朋友們在繪畫老師的幫助下,制作出一個個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彩泥月餅,興奮地高舉著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和面、包餡、壓花、成型……手工課上,老師們一邊講述中秋節的來歷以及各民族歡慶中秋的習俗,一邊用彩泥教他們捏出各式各樣的月餅,讓他們在參與中感受傳統的中秋文化。
“行豐收禮、行拜月禮、diy月餅,我帶孩子過了一個有禮有節的中秋節!”說起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市民李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據了解,22日至24日,孫敬學堂特別推出“有禮有節過中秋”主題活動,吸引了很多市民參與,讓他們在游玩、體驗中感悟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今年9月23日是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收秋、洗秋、曬秋、祭祀……在孫敬學堂舉辦的“中華豐收禮”上,老師們通過帶領大家行豐收之禮,讓人們感受到祖國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并教大家懂得感恩,珍惜收獲,儉以養德。“月餅圓又圓,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李女士與女兒恬恬參加完豐收禮活動又來到diy月餅現場,和大家一起一邊制作月餅,一邊聆聽老師講述中秋節的來歷、慶祝方式、各地習俗等知識,在歡笑中共同分享親手制作的美食。“中秋節的最大意義是‘團圓’。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做月餅,既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又提升孩子動手能力,還能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李女士對此活動贊不絕口。
“中秋拜月”是我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24日晚,皓月當空,李女士帶領孩子在老師指導下一齊祭月、拜月、系祈福絲帶,以中華傳統拜月禮,寄托美好心愿。“中秋節其實就是一個傳統文化大課堂,內涵豐富。在傳統節日中增加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尊重、敬畏,增長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能讓節日充滿溫馨、樂趣、意義,并以厚重的中秋文化清流滋養心靈,也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永遠熠熠生輝。”孫敬學堂負責人表示。
逛景點游鄉村享書香
感受家鄉美好
風景不僅僅在遠方,中秋假期,市內游園、景點成了不少市民放松自我、休閑娛樂的選擇。頭上藍天白云,眼前紅花綠草,遠處高樓林立,城市風光真是美不勝收,吸引了眾多市民紛紛走出家門。“天氣給力,空氣也這么好,我們的城市建設得越來越漂亮,不出來走走看看多可惜呀。”無論是在公園、廣場、滏陽河邊,還是園博園、荷花園、衡水湖,拍照游玩、休閑健身的市民隨處可見。23日,在衡水湖荷花園,到處都是游客的身影。市民胡女士說,三天假期出不了遠門,但能帶著孩子在市里一些景點逛逛,看著孩子玩得高興,這個假期也不算白過。
這個假期里,還有不少市民帶著孩子走進了周邊鄉村,體驗金秋豐收的樂趣。22日,在鄧莊鎮路邊的田地里,看到不少帶著孩子游玩的市民。“這是玉米,這是棉花。”徐先生不斷指著田地里的莊稼給孩子講解,他告訴記者,自己老家在農村,對莊稼有一種親切感,但孩子連花生是怎么生長的都不知道。正好他有一位朋友的老家在這兒,利用這個小長假,帶孩子來體驗一下掰棒子、拾棉花、刨花生的樂趣。
三天中秋假日,外出旅游可能會覺得有些倉促,因此不少市民都利用這短暫的休息時間來到書店、圖書館,沉醉于書香墨韻之間。“假期也不能老是閑著,看看書,不僅可以學習充電,也可以讓日子過得充實一些。”23日,市民杜先生帶著兒子感受讀書的樂趣。
也有不少市民或呼朋喚友,或與家人相伴,走進商場挑選自己喜愛的商品。在市區各大商場看到,購物的市民絡繹不絕。
“能夠與家人一起過中秋,感受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享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城市生活的美好,我感到非常幸福。”市民吳女士說,很享受這種親情濃濃、文化氣息濃郁的假日時光。
相關新聞
“花好月圓慶豐收”
鄧莊鎮舉辦健步行活動
本報訊(記者杜俊穎 特約通訊員李威)22日,桃城區鄧莊鎮熱鬧非凡,彩旗飄揚。來自周邊縣市的500 多名健步愛好者齊聚衡水湖國際香料小鎮項目區,開展以“花好月圓慶豐收”為主題的健步行活動。
此次活動,以慶祝“我們的節日·中秋節”和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為基調,健步愛好者們身穿整齊的服裝,隨著動感音樂的節奏,邁著整齊的步伐環繞花海,開啟了7公里健步行活動。鏗鏘的鑼鼓敲出了農民豐收的喜悅,敲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開場的鑼鼓表演給人們帶來了震撼的視聽盛宴。隨著健步行號令的發出,健步行隊伍從香料小鎮項目區出發,沿路線前行,一路欣賞著豐收美景,聞著陣陣花香,感受著健步行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激情。
衡水健步走協會李女士表示,在風景如畫的田園中健步行,盡情享受花的芳香與秋日美景的愜意,心情特別舒暢,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健步行的隊伍中,共同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快樂。9歲的小洋,雖然很辛苦、很累,但一直堅持到最后。健步愛好者們走完全程后,紛紛奔向花海,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據介紹,2018年,鄧莊鎮植入衡水湖國際香料小鎮項目,以香料花卉種植為基礎,種植大馬士革玫瑰、馬棘、魁蒿、百日草等香料植物652畝,秋后種植菊芋等香料花卉450畝,形成香料種植基地,同時規劃建立兩個“一帶一路”國家館,進一步開發鄧莊旅游資源,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新型產業集群,打造具有濃厚鄉土特色和文化風情的主題小鎮,打造生態旅游和特色農業新名片,將現代農旅共享不斷推向新熱潮。
我市全面推進1028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
【特別報道】綠色經開推進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太陽“露臉” 港城回暖
“游子”回家過年無包一身輕變化折射時代發展
方偉檢查高考考點考務工作時強調 強化組織保障 確保萬無一失
衡水市民情意濃濃過中秋
長沙市人社局在網上又開通一項新服務!
何光中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座談
鎮安著力打造農村電商品牌
合浦縣委書記楊斌到鄉鎮檢查指導災后防汛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梁慶凱建議組建長江大保護銀聯體
《中國日報》向全世界推介宜昌生態小公民教育
長航九江公安聯合九江市武警支隊舉行水上反恐處突演練
涪城六屆區委35次常委會:貫徹“兩會”精神,推動涪城發展
廣饒縣遺體捐獻者王玉芬榮獲“感動廣饒·道德模范”稱號
60年堅守真自釀,阜陽驕傲文王貢
市行業辦老干黨支部認真學習《條例》和姜開斌先進事跡(圖)
端午小長假首日—— 全省24個景區 迎客均過萬
關于征求《茂名市愛國衛生工作管理辦法》(送審稿)意見的函
白云區環境監測站堅持“四項重視”順利通過省級機構能力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