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陳莉 王懷記)24日長江日報記者獲悉,我市出臺《關于加強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十條民生“干貨”助力市民防病治病。
今后,市民在傳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職業病等各類疾病的防治上,獲得更好的醫療衛生環境。霧霾、疫苗、食品風險等監測覆蓋也將更全面。
《意見》共分10條,對我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點疾病防控、人員隊伍建設等作出了要求。《意見》要求,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和精神衛生等專業機構和服務能力建設。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意見》與民生健康需求密切相關,我市將加快建立全國一流的市疾控中心,同時區級疾控到2020年也將全面達到國家建設標準。對群眾反映的看兒科難、產科難,《意見》中明確,加快推進武漢兒童醫院婦幼綜合大樓建設,在光谷、沌口各建一所兒童醫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今年要全部開設獨立的兒科病區。
精神疾病也是讓市民最為擔心的疾病之一。我市將在漢口、漢陽、武昌各建一家區域精神衛生中心。目前,全市已建設了47家社區精神康復機構——陽光驛站,對精神患者是公益性的,病情穩定的患者在社區就能得到康復服務,促進其回歸社會。
《意見》還明確,到2020年,全市所有區達到省級慢病示范區,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開展“三減三健”(指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專項行動,不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
對傳染病及對霧霾的監測都將強化,建立霧霾天氣健康影響監測網絡,逐步實現13個行政區監測點全覆蓋。
在推進信息化建設方面,建立疫苗全程可追溯化系統和數字化接種門診,一掃碼就知疫苗來龍去脈等。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24日解讀《意見》時稱,《意見》對我市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的體系建設、能力提升提出了明確目標要求和時間節點,對推動健康武漢建設意義重大。
《意見》將進一步健全全市公共衛生及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同時,為公共衛生及疾病預防控制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待遇、人才引進、梯隊建設、科技創新提供了全新激勵機制和政策保障,必將全面提升我市的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意見》將全面落實“預防為主”的新時期衛生方針,實現衛生事業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為人民群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提供重要保障。
這些做菜小妙招 您知道幾個?
驕傲!嘉興這9戶家庭入選2017年度浙江“最美家庭”
工行龍花支行成功協助客戶追回電信詐騙損失
潯陽小學數學教研組開展第五次磨課活動
圣農小鎮:產城融合的樣板
武漢加快建立全國一流疾控中心 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今年全部開設兒科病區
省民主法治社區復評揭曉,下沙四社區榜上有名
潁東區三舉措增強企業幫扶信心構建多方共贏格局
關注老年人健康 江安縣舉辦“食品衛生與健康”講座
化雨鎮構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扶貧新格局
薊州區強化清明祭掃服務接待和安全保障
陵城鎮掀起環境衛生大整治熱潮
永遠的朋友
新疆和田:“90后”支教老師在沙漠中心種下希望
臨沂臨港區描繪“生態宜居 和諧幸福”多彩畫卷
南寧市確權辦召開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匯報會
【民政】懷遠縣農村留守兒童保護工作結碩果
城管學校聯盟 共建美好家園
王中軍致信華誼股東:一直依法納稅 合同合法合規
“案中案”男子拘留期滿日被發現還有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