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華、梁生斌)“逛家風公園,健身又明理”,這是泰和人休閑時光的話題之一。近年來,泰和縣以傳統文化為底色,以先進典型為榜樣,以采茶小戲為載體,移風易俗倡文明、破除陋習樹新風,全面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新風勁吹泰和大地,該縣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江西省最美書鄉”。
為讓群眾在鄉音里受到熏陶、感悟文明,該縣充分挖掘客家優秀文化中積極向上的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采茶戲中,讓群眾在參與中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寓教于樂,把文明新風傳唱到千家萬戶,2017年以來,縣采茶劇團累計開展送戲下鄉151場,杜鵑紅藝術團、金秋藝術團等民間文藝隊伍下鄉演出110余場。同時,該縣結合中心工作創作了返鄉創業主題現代小戲《月是故鄉明》,以及《釣拐》《打鳥》《拆遷》等10余部移風易俗樹新風主題的傳統采茶小戲。
春風化雨,優秀家風“傳”文明。泰和積極征集優秀家訓凝聚發展助推力,共累計挖掘整理優秀的家規祖訓118條,并從中提煉出具有時代價值的內容,利用微博、微信等在干群中進行宣傳。該縣建成家訓公園,將征集評選的泰和傳世好家訓和古今中外名人名門家訓鐫刻在泰和公園游步道旁的大理石上;今年還將新建占地150余平方米的快閣家風教育館,打造馬市蜀口、螺溪爵譽等一批鄉村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同時,該縣在黨員干部中開展了立家規曬家風活動,舉辦“廬陵好家風”故事電視大獎賽,開展“說說我家的家訓”等活動。
為讓群眾學有典范,做有標桿,當地在全縣297個行政村設立“身邊好人榜”,組織身邊好人到農村開展巡講,身邊人講身邊事,放大先進典型社會效應。建成西昌好人廣場,將115位市級以上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圖文并茂展現給廣大市民,年參觀人數逾5萬人次。出臺道德模范和好人幫扶禮遇措施,在就業就學、養老醫療、公交出行等方面優撫先進典型,走訪慰問生活困難的好人模范50余人次,減免學雜費、醫療費、發放各種慰問金達30余萬元,大力倡導“德者有得”的鮮明價值導向。同時,該縣編印“最美泰和人”“最美家庭”等宣傳冊5000余冊,制作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專題片循環播放,開辟身邊好人專欄刊發好人事跡稿件,利用民嘴講堂、微博微信等途徑推送好人事跡暖新聞,多形式大力傳播正能量。
為推動移風易俗,促進文明養成,該縣組織開展“反對大操大辦、破除陳規陋習、提倡文明新風”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并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主體作用,成立紅白理事會對陳規陋習進行制止和規勸;建立紅白事登記報備制度,制定出臺有約束力的“村規民約”140余條,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通過開展“文明祭掃·平安清明”活動,舉辦谷雨詩會、萬合鐘埠拖龍船、苑前紫瑤等民俗文化旅游節,推行殯葬改革,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講好紅色故事 緬懷革命先烈
市總工會啟動“冬送溫暖”活動
長期護理保險將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市開展試點工作
全鎮幼兒園免費體檢工作2日開始
“金特優”700多套校服助力商水脫貧攻堅
泰和涵養文明新風助發展
系統推進精準發力,推動河湖水質持續改善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銀川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項目領導小組的通知
(精準扶貧)向開珍:產業脫貧的“領頭雁”
兩年后岳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將成為百億級產業
洪江古商城景區門票9月21日起降價
送法進校園
調查顯示:福州市區98%受訪護工希望加入工會
【德潤銅川 好人之城】我市三人榮登2018年5-6月陜西好人榜
“六一”前夕 聽法官上堂兒童安全課
華安:麒麟山公園建設步伐加快
11公里路收乘客558元 武漢黑心司機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
岳陽軍迷有福了!這里可以玩轉陸海空天新裝備
我市召開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動員培訓會鞏成出席并講話
山水相伴喝個盡興 啤酒節李滄世博園會場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