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名為“蘭溪首部縣志500年后重印”的消息刷屏了不少蘭溪市民的朋友圈。蘭溪首部正德《蘭溪縣志》即將發起眾籌影印,吸引了眾多本地文史愛好者的關注。
蘭溪首部縣志
面世歷經波折
在蘭溪市天福山歷史街區里,一座青石黛瓦的古樸民居前總是游人紛紛。這座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的建筑,正是明朝南京禮部尚書章懋的故居,章懋就是蘭溪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正德《蘭溪縣志》的作者。他26歲獲浙江鄉試第一,榮膺“解元”,30歲全國會試第一,再膺“會元”。
這部縣志,不僅記錄了蘭溪深厚的歷史文化發展,還填補了自唐咸亨至明正德近900年歷史的空白。
明朝時期,地處三江交匯的蘭溪商埠發育日漸成熟,很快就成了“婺之望縣”。當時,東陽、義烏、永康宋元時期就有了縣志,可蘭溪建縣800多年,到了明朝弘治年間還沒有一部縣志,這成了蘭溪的一大遺憾。
弘治六年(1493年),蘭溪縣令王倬上任,為了了解蘭溪歷史文化,他下定決心組織人手開始修志,并請來了當時名滿天下的儒學大師章懋。
接下修縣志的任務后,章懋花了兩個月時間潛心研究,完成了初稿。可還沒等到印刷,王倬升官,縣志工作只能草草作罷。直到正德三年(1508年),丹徒進士許完到蘭溪當知縣,1510年政事初成,他便繼承了王倬、章懋未竟的事業,自己親自校對增補,終于完成了縣志。到了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因年代久遠,縣志有許多地方無法識讀,又進行了一次考訂重刻才得以流傳。
幾番曲折之下,正德《蘭溪縣志》終于展現在世人眼前,雖然蘭溪后來又在萬歷、康熙、嘉慶、光緒年間分別出過四部縣志,改革開放后也修了兩部志,但首部正德《蘭溪縣志》在蘭溪乃至金華史學上占據的地位,無可比擬。
縣志遺憾未留全本
發起眾籌影印銘記
光緒十七年(1891年),光緒《金華縣志》的主纂鄧鐘玉查訪了二十余年,終于找到一部正德《蘭溪縣志》殘本。
據悉,目前國內已沒有完整的正德《蘭溪縣志》。為了進一步深入挖掘蘭溪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廣為傳播稀見的地方文獻,蘭溪的眾多民間文史愛好者集合起來,發出了這次倡議,計劃用眾籌重新影印正德《蘭溪縣志》。此次影印采用國外回流的萬歷三十七年刊本,校補以鄧鐘玉所發現的殘本,將是目前所見國內唯一完整的正德《蘭溪縣志》。
據了解,本次眾籌從5月3日開始,原計劃到5月7日截止,每部工本費380元,但是活動受到民間文史愛好者的熱捧,截至5月5日,短短72個小時,原計劃限印100部,已超額認籌160部左右,目前,該活動報名已截止,由于涉及兩個版本的整合,籌備組還需要再次校對精裝修訂,預計8月份左右能夠完成影印工作。
臺兒莊古城大廟會開場了
安東衛街道:2018年實施城中村改造3600戶
博望區博望鎮召開全體鎮村干部大會
船山區城管執法分局 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加強火災防控工作
團風男子冒名頂替無證駕駛受處罰
眾籌接力 蘭溪首部縣志500年后重印
息烽縣城管局“三舉措”積極備戰城區防汛抗澇
五丫口大橋封閉維修 工程持續至明年1月
寧波中介服務業平均招聘月薪1.78萬元
煙臺今天最高氣溫28℃ 夜間北部地區有大到暴雨
萬科兩任獨董再評“萬寶之爭” 前任大股東華潤“意外”躺槍
大中小學生暑假免費游揚州五景區
預防溺水, 我們刻不容緩
一文化中心萬平租賃場地被強制騰退
【智博會】思科全球副總裁JosephBradley:數據讓企業更靠近客戶 具有獨特作用
包湯圓
云遮中秋月 雨襲夜金城
南明區新華社區開展困難群體就業技能職業培訓
滁州市舉行2018“我們的節日 清明”活動啟動儀式
習近平會見俄總理梅德韋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