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不少問題和爭議,2018年注定是p2p大整合、大出清的一年。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8年1月,停業轉型的p2p平臺有49家,問題平臺(含跑路、提現困難、警方介入等情況)為24家,合計已達73家,約為上個月的2倍,也是一年多以來,單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最多的一個月。與此同時,2018年1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2081.99億元,環比下降7.39%,創近11個月成交量的新低。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2018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強監管將持續,互金平臺應放棄僥幸心理,扎實做好合規備案工作。從歷史經驗看,網貸行業資產端和資金端人氣下降,主要是節前借款人普遍回收資金。此外,行業恰逢整改、備案沖刺階段,大多數網貸平臺決心將部分不合規業務進行剝離,尤其是停止了小額現金貸業務,此為借款端人數下降主要原因。
根據監管層給出的時間表,各地應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對債權轉讓、風險備付金、資金存管等關鍵性問題作出進一步解釋說明。
對于部分p2p平臺來說,這項工作并不輕松。“春節小長假業已結束,快要進入3月份了,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北京某平臺公司管理人向記者坦言。
“2017年,我們花了很大精力,全力以赴做合規調整,除了法律意見書還沒出來,其他關于資產標的、銀行存管、三級等保等都搞定了。”北京某平臺人士對記者表示。另一家知名p2p平臺對于備案顯得頗為淡定,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在知名度、合規以及資產方面都頗具優勢,拿到“準生證”是遲早的事。
不過,有些平臺還抱著僥幸心理或者想迂回走捷徑。深圳的一家平臺人士坦言,其所在的平臺按照監管要求做了整改,目前整改還在推進。“一些共性的問題如銀行存管、屬地化、超限額等,大家都在一邊整改一邊觀望。”
事實上,目前已有多個省市下發p2p平臺驗收指引、通知等文件,引導網貸行業合規發展。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監管部門都已表態不會對網貸備案設置數量限制。北京p2p平臺驗收備案只求質量,不求數量,通過一家備案一家。上海p2p平臺備案從嚴把控,不設指標;合規一家,確定備案一家。
對此,有業內專家直言,“放棄僥幸,放棄幻想,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做好合規——合規制度的完善,合規組織的建設和合規文化的塑造,才能夠及時跟上動態規范。”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互聯網金融監管逐步建立起從無到有的框架,未來的監管取向應是補齊短板,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更不錯位。“監管和鼓勵應結合,互聯網金融畢竟是金融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對中國金融業起到了類似‘鯰魚’的效應。”
這里的健身器材“解放了”
赤壁陸水湖辦事處加快修復沿湖生態環境
關愛貧困兒童 贈送學習用品
古臺山林場橫茶工區易地扶貧安置點舉行搬遷入住儀式
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
網貸備案大限將至 P2P平臺加速洗牌
“九層妖塔”旁古墓被盜案告破 盜墓分子銷贓開價1.8億元
江津:創新工作方式助力高效維權
滬高校2018屆首份就業協議簽署 一批交大學子“上天入海”
息烽大力發展避暑養生游 又迎避暑客再續盛夏約
人民日報新論:為“中國飯碗”筑牢底座
我市成立首家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榆次供電:優質服務 助力地方“藍天保衛戰”
解放思想 擔當實干努力開創新時代銅川各項事業新局面
羅湖區黃貝街道協助區政協委員開展視察監督活動
5000輛成功新能源汽車將乘專列去深圳
鳳城市文廣局送文化下鄉活動正式啟動
嚴防可疑郵包貨物 海口秀英區開展快遞、物流行業禁毒專項檢查
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首臺超級變壓器運抵站址
中老年人迷上智能手機“低頭族”老齡化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