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山清水秀氣候涼爽吸引劇組前來拍戲。
(羅建普 記者賈華攝影報道)7月28日,記者在息烽縣青山苗族鄉綠化村后寨組看到,雖然處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但當地卻是涼風習習。在村民許發舉的鄉村客棧里,來自重慶現年75歲的“避暑客”彭德富老人,正與當地群眾以及鎮、村干部拉家常。
盛夏的約定
“遠離城市喧囂和酷熱,享受鄉村清新涼爽天氣,回歸生活最悠然的本真。”連續6年,對于生活在“火爐”重慶的彭德富老人而言,似乎每年同息烽的鄉村田野有個“盛夏的約定”。這6年間,一到夏季,彭德富便邀約三五親朋扎進息烽鄉村避暑納涼,盡享清涼、舒適、休閑的養老生活。
“自然植被好,空氣、水無污染,氣候涼爽,有原生態綠色有機食品。”彭德富說,這是他把息烽作為避暑首選地的“幾條標準”。不僅這樣,“村民們很熱情,有家的溫暖感覺。和大家都攀成了親戚。”息烽,儼然成為彭德富的第二故鄉。
吸引眾多外地客
地處息烽西南的青山苗族鄉綠化村,平均海拔1250米,緊鄰飲用水源保護區青山湖,森林覆蓋率66.21%,無工業企業,夏季氣溫比縣城低2℃左右。從2016年起,憑借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依托創建富美鄉村普及型示范點,綠化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發展鄉村避暑游水到渠成。
目前,僅綠化村后寨組已發展18家鄉村客棧、128個床位。自今年6月以來,以綠化村后寨組為主,青山苗族鄉每月平均吸引來自重慶、上海、山東等地的避暑“候鳥”100余人次,高峰時段更達到300人次左右。
整潔的環境、淳樸的鄉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村民們開始“洗腳出田”,從傳統的農耕種植業逐漸吃上了生態飯、旅游飯,也漸漸明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
農旅融合一體化
今年72歲的村民許發舉,利用自家房屋改造鄉村客棧,可提供10間房20個床位。“只提供客房、廚房和一些時令蔬菜,每人每月可收取500-800元不等。”許發舉樂滋滋地說,如果10間房全部住滿,按照平均每人每月700元費用計算,一個月至少毛收入1.4萬元。“況且幾乎不費任何勞力。”
據悉,綠化村今后將以推動鄉村振興為抓手,深挖紅軍長征文化,探索農旅融合一體化,統籌各方力量發展避暑經濟。當前,綠化村已種植400畝秋葵、1200畝獼猴桃,讓游客在享受清涼之余親身參與種植、采摘,實現旅游體驗模式的多樣化。
據了解,時下息烽避暑游群體主要是來自重慶、內蒙古、山東等地的老年人。隨著今年初經過息烽境內渝貴鐵路的開通運營,息烽避暑養生游逐年呈上升趨勢。
延伸閱讀
息烽縣圍繞“紅色、溫泉、森林、鄉村”四張旅游名片,推動全域旅游發展。近年來,息烽成功建成永靖鎮黎安、立碑“紅色經典·生態家園”等5條鄉村旅游示范帶;小寨壩鎮紅巖葡萄溝;養龍司堡子;西山林豐;九莊杉林;永靖鎮黎安、坪上等鄉村避暑旅游基地,且日益受到外地游客的追捧。今年上半年,息烽預計完成旅游收入38.55億元,同比增長42%,占全年目標任務的58.17%。
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
網貸備案大限將至 P2P平臺加速洗牌
“九層妖塔”旁古墓被盜案告破 盜墓分子銷贓開價1.8億元
江津:創新工作方式助力高效維權
滬高校2018屆首份就業協議簽署 一批交大學子“上天入海”
息烽大力發展避暑養生游 又迎避暑客再續盛夏約
南通機場春節客流再創歷史新高 7天運送旅客近5萬人次,同比增長44.9%
1.2億元!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虎門法庭成功處理一宗特大標的執行案
我市居民供熱“報停”不用交費需在本月底前提出申請
耀州讓荒山增綠貧困戶掙錢
羅湖區黃貝街道協助區政協委員開展視察監督活動
5000輛成功新能源汽車將乘專列去深圳
鳳城市文廣局送文化下鄉活動正式啟動
嚴防可疑郵包貨物 海口秀英區開展快遞、物流行業禁毒專項檢查
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首臺超級變壓器運抵站址
中老年人迷上智能手機“低頭族”老齡化時代來臨
大佛旅投集團召開2018年黨建工作暨領導班子集體提醒談話會
237人被錄入我市行人交通違法數據庫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態勢依舊
平原老城新增仨公園新區崛起“四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