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首鐘 記者 周建華) 100多位農民手舞彩扇,擺出“中國夢”三個大字造型,蔚為壯觀。6月23日,凌源市宋杖子鎮二十里堡村村民的精彩展示,把該村“歡慶改革開放40年大型文藝表演”活動推向了高潮。
這次文藝演出活動在二十里堡學校操場舉行,6支鼓樂隊、6支秧歌舞蹈隊為當地千余村民送上一場文化大餐。參加《中國夢》表演的全體人員,先在場地按照事先畫好的圖案排列成“中國夢”三個大字的造型,在現場指揮的口令下進行整體表演。彩扇像大海的波浪彼此起伏,展現出變幻多姿、氣勢磅礴的景象。
改革開放40年來,該村土地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小麥套種玉米的科學種植方法,讓廣大村民增產增收,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上世紀9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政府開始引導農民搞設施農業。短短不足20年時間,二十里堡村就建成大棚900多個,年產值3000多萬元,糧食產值2000萬元。設施農業真正成為二十里堡村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前,該村人均收入300多元,現在人均保守收入達到13000元;村民過去老房舊房全都換成了新房,有很多村民還在凌源或其它大城市里購置了樓房;過去的自行車逐漸被摩托車、轎車代替。
本次活動的策劃、組織者王樹豐,把自己當年在二十里堡村當書記時的一張圖表找了出來,這張表格中詳細地記載了1978年該村樓杖子西組村民生活水平:全村共有31眼吃水用的洋井、35臺自行車、40塊手表、10臺收音機、16臺縫紉機和36個掛鐘。前不久,他專程返回老家,對樓杖子西組村民今天的生活進行了一次調查摸底,結果是:有蔬菜大棚86個、摩托車40輛、轎車36輛、貨車6輛、三輪電動車55輛、電腦30臺。今昔對比,廣大農民感覺自己的生活有了夢幻般的變化。
黨的十九大之后,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出臺了土地30年不變的政策,給農民吃了定心丸。靠黨的好政策富裕起來的廣大村民,打心眼里擁護黨。村民表演《中國夢》,是發自內心地表達對改革開放的感謝、對黨和國家的擁護、對幸福生活的知足。
市“五城同創”督查問責組到揭東區開展督查
深企注意了!違反這個法不僅會被曝光 后果很嚴重
鼓樓區強力推動高新區建設加快釋放科技創新動能
打造標準化黨建 7社區書記“考試”贏得群眾點贊
亭亭白荷出水中
村民編舞“中國夢”感恩黨的好政策
強化電梯安全,構建平安社區市質監局電梯安全知識宣貫走進天籟社區
市交管局綜合服務大廳停止辦理“兩個教育”培訓業務
第八屆唐山農產品展示交易會即將舉行
合肥環城路將進行慢行系統改造 已完成招標
一刻也不停止追求文明的腳步——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聚焦職能定位 實施精準監督
蓮花鎮龍門村為大學生發放獎勵金
市政協開展重點提案“回頭看”活動
一周七天“不打烊”!廣東首家合作制公證處掛牌
重慶無線電科普中心對外免費開放
56名小小動物科普員在武漢動物園講解神奇動物
我市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大力培育新興農業經營主體
扮靚城市內河 共享生態紅利
巴中市正式啟動農村土坯房改造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