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高新技術產業迅猛增長。當前我國經濟結構出現的這些重大變革,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正在加速轉換,經濟增長的質量不斷提高、內生性動力不斷增強,國民經濟運行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向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斷前進
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高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11.7%……過去五年來,高質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各領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的步伐鏗鏘有力、成果豐碩喜人。
消費升級拉動新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副省長毛超峰表示,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是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結果,表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由過去主要靠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投資、出口的協同拉動,由過去主要依靠第二產業變成一、二、三產業共同帶動。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長沈曉明介紹,海南要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補齊缺口的重要手段就是大力提高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比如,2017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調優商品結構,并擴大到鐵路離島旅客,銷售額超過80億元,增長了36%。
“30年前,美國人就開始用支票支付,而中國一下子就進入了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時代。很多農村家庭還沒裝上座機,就一下用上了智能手機。這些都顯示中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實現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說,隨著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遺余力優化經濟結構,消費領域還將不斷發生新變化。
據了解,隨著各種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2018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可能接近甚至超過60%。
服務經濟展現新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說,經過4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基本具備了加快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經濟基礎、技術條件和制度環境,服務業發展進入全面躍升關鍵期。從生活性服務業看,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住”“行”主導的服務消費結構加快向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升級,旅游、養老、教育、醫療等服務需求快速增長,在消費需求中的占比明顯提高;低端基本消費品比重逐漸下降,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等高端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比重逐步上升,網絡消費、信息消費等新興消費不斷興起,新型消費業態不斷涌現。從生產性服務業看,制造業價值鏈提升對研發、設計、標準、供應鏈管理、營銷網絡、物流配送等生產性服務的需求迅速擴大。消費結構升級加快,為調整優化供給結構、提升服務業整體水平提供了強勁動力。
“雖然目前服務業比重在上升,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產業和產品增加了,才能真正增強經濟競爭力。大力發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尤為關鍵和迫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ceo李彥宏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品質消費成為消費新需求,服務業也必須提升品質,以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式服務消費者,甚至創造出新的服務業態。“品質消費能夠讓消費者獲得真實、有價值的信息,互聯網企業應該努力提供高品質的信息服務。同時,互聯網企業可以探索與更多服務業態融合,在服務業智能化道路上發現更多機遇。”李彥宏委員說。
科技創新激發新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表明了中國特大工程能力、技術裝備能力,以及跨境工程組織管理能力和機制等多個領域取得全面成功。“最終,我們形成了超長跨海大橋的63項技術標準,包括600多項專利、100多套專利裝備。為我國交通建筑行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打下科技能力基礎。希望未來科技創新能夠更多地與產業結合,激發發展的新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趙紅衛表示,科技創新應用到傳統的鐵路產業,將會使中國動車組朝著系列化和智能、綠色方向發展。“目前,我們的研發團隊正在時速350公里‘復興號’的基礎上研制時速250公里和160公里自主化的動車組系列平臺,以適應不同運行環境和地質條件。”趙紅衛委員說,目前正在研制的京張智能高鐵動車組還將實現自動駕駛功能。
趙紅衛委員建議,自主研發智能通用的鐵路軟件平臺,建設國家級鐵路創新中心,為中國鐵路持續領跑世界提供更強勁的科技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表示,目前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世界第一,國際科技論文總量世界第二,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世界第三,中國在全球的科技影響力不斷提升。但目前我國的國家創新能力還排在世界第17位,科技成果轉化率及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要進一步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記者 廉丹 黃鑫 周劍)
青島山一戰遺址博物館今年將投入使用 提升青島知名度
市發改委:居民天然氣價格暫不調整
馬尾打造優質物聯網生態圈
長子縣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五次會議
大亞灣區舉行青少年居家安全自護小組活動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經濟結構新變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七里社區打造健康“夕陽紅”
氣象信息(2018年3月11日10時)
嘉興老人建起鳥類“博物館”
昆明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新媒體及文化教育專聯會成立
省直、市直機關黨組織與拱墅區“結對聯建”
學習宣傳《梁家河》 做百姓心中好支書
濟寧太白樓中路再增一座立體停車庫,購物停車方便了
婆婆一次吃10個湯圓胃痛不已 醫生:最好不超過5個
蘇仙區審計局:促進審計質量提升
以文藝形式宣傳十九大精神
江安交管大隊召開第二季度社會化評價工作部署會
深港跨境學童家長請注意:深圳灣口岸學童集結地點有變
政務新媒體啟動關停整合:增加含金量 有話好好說
興城、綏中獲得2017年度省農建“大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