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陳 達)村子里百分百土路,一下雨路面泥濘不堪坑坑洼洼,村集體欠債數十萬元,村里人在外面都不說是本村人,太窮沒面子……這是曾經的東??h李埝鄉五聯村?,F如今,漫步五聯村,寬闊筆直的村莊道路,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集體經濟的壯大發展,昔日貧窮滯后的村莊正在發生華麗蝶變。
“多虧俺們的第一書記,干了那么多實事,我們村子才有了大變樣!”每每提起劉凱,五聯村的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五聯村村位于李埝鄉西部,當地種植花生、地瓜、小麥為主,由于基礎設施差,村民靠天吃飯,全村750戶村民,貧困戶就達195戶,是“窮名遠揚”的省級貧困村。今年初,李埝鄉農技站副站長劉凱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中,他用實實在在的變化,在這8.1平方公里土地上奏響一支貧困鄉村“蝶變曲”。
種菊花為民鋪出致富路
為實現五聯脫貧奔小康,劉凱費盡心思謀劃出“引項目、教技術、包銷售”產業發展致富路。“引進來的項目要確保銷路暢通,以打消老百姓后顧之憂,讓村民安心投入種植。”這是劉凱引項目的原則,他帶著村兩委先后考察了山東省莒南縣中草藥種植、本縣黃川鎮的草莓種植等近10個項目,調研后與村兩委一起最終敲定發展杭白菊種植。有了項目,技術怎么辦?劉凱在走訪中得知,本鄉樓山村里有一位種花能手吳宗德,在浙江桐鄉種植杭白菊近10年,經驗豐富。在鄉里惠農政策的吸引下,返鄉從事杭白菊種植,如今他的杭白菊種植正風生水起、如火如荼。“如果請吳宗德來為村民進行技術指導,才能消除村民心里的顧慮,激起種植杭白菊的信心。”帶著為民致富的誠意,從來沒求過人的劉凱“三顧茅廬”,上門拜訪吳宗德,從村里的落后狀況、村民迫切需求致富的愿望等各方面和吳宗德進行促膝長談。“劉書記的真誠打動了我,他為村民的發展盡心盡力,我支持他。”深受感動的吳宗德最終同意義務為村民傳授技術,帶著村民一起種植杭白菊。
現在,為了暢通銷售渠道,劉凱每天除了在網上瀏覽杭白菊市場信息,還親自前往臨沂、連云港等地的茶葉市場尋找商機。 “ 500畝杭白菊年可實現年收益200 萬元,可吸納69戶貧困戶就業增收。下一步,我們基地還將成立杭白菊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村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進推廣更多的花卉品種、技術,帶動更多村民在花海里增收致富。”劉凱說。
傾全力圓了幾輩人的修路夢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駐村伊始,劉凱發現五聯是李埝鄉李家村民小組唯一沒有水泥路的自然村,村民盼修路期盼了幾十年,盼得心灰意冷,這也一度讓村民抬不起頭。為圓幾輩人修路夢,劉凱多方籌資80余萬元,實施“一縱三橫”道路硬化工程。“把好工程質量關,才能對得起村民的信任。”每天劉凱都騎著電動車趕到施工現場,一天奔波來回好幾趟,沒想到一直關注修路進展的村民邵俊杰不滿意了,他找到村支部書記邵成林,“修路開始了,劉書記就來了,到了飯點就走了,就不能在誰家吃個煎餅,別讓來回跑……”“我留不住啊,劉書記不想給咱添麻煩”邵成林苦笑。一個月后,一條南北主街,三條東西次街全部硬化完成,走在平坦潔凈的水泥路上,村民邵俊杰滿臉的幸福,“這路多好,沒有土沒有泥,我現在每天都推著小孫子出來逛逛。”
穩步上升的村民幸福指數
五聯最大的變化,是村民的幸福感飆升。今年5月份,該村村民李棟棟娶親,彩虹門架在寬闊潔凈的水泥路上,新娘子的婚車直接開到家門口,不再是過去新娘子下車一身泥。貧困戶李自
起在離家200米的杭白菊種植基地打工,一個月1500元,“既能照顧家里還能在家門口就業,特別滿足。”夜晚來臨,投資近18萬元新安裝的74盞路燈徹夜長明,照亮整個五聯,村民的夜路走的踏實放心。
劉凱一心為民的點點滴滴,村民看著眼里,記在心上。今年第一季度,鄉派第一書記考核組來到五聯,原定100名村民代表參加。沒想到,考核當天,300余名村民趕了過來,會議室坐不下,都擠在外面,村民都想跟考核組夸夸劉書記的好,為劉書記點贊。村民的淳樸、善良感動了劉凱,“當時心里很激動,沒想到會來這么多村民支持我,給我很大的鼓勵。我帶著組織的關心和信任,得好好干,這樣才能對得起黨,對得起老百姓,對得起‘第一書記’這一稱號。”
有“顏值”還需更環保
陽光老人 舞出快樂生活
孟津倆項目入選2018年河南省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安排方案
通山木雕入選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將獲得國家產業項目扶持
陳杰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李埝鄉五聯村的“蝶變”
春蘭巷社區:走上街頭開展便民服務
英山溫泉小學第三屆家長委員會成立
杭甬查處仿冒新茶違法行為
山陽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全力建設美麗山陽
新田縣公安局:組織開展“平安春節”集中清查行動
無償獻血列入城鄉健康教育內容
綿陽全方位構建開放合作新格局
我市2016年主食產業化項目通過驗收
受臺風影響泰安站部分列車停運
電熱毯短路起火 400余只“寵物蛛”付之一炬
我市召開2018年度全市黨報黨刊發行工作會議
武清區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工作
地鐵14號線進入階段性調試階段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鋼殼試驗段昨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