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荔浦以培育農村創業創新主體,推動農村地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為抓手。通過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圍繞傳統優勢農業產業,創新經濟發展方式,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以工促農,工農互補;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打造“農產品深加工+旅游+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電商”賣出農產品4.5億元
時下正是山華李上市之際,在東昌鎮安靜村,3000多畝李子進入采收期,果園內除了忙碌采摘李子的果農與游客,果園邊的淘寶、電商店內,文書鋒正忙著將剛采摘下來的山華李分揀打包,寄往上海。“隨著安靜村李子的出名,很多客人通過網絡要求購買李子,電商點也搬到了果園附近,網上銷售,節省時間,價錢翻兩番。”這是荔浦縣農業搭上電商銷售農產品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荔浦以打造“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契機,通過完善砂糖桔交易中心、冷鏈物流中心、荔浦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等“互聯網+”電商平臺,引進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樂村淘等打造了3個荔浦特色館,培育電商企業、網店達600多家,全縣144個行政村實現了電子商務全覆蓋。2017年全縣電商銷售額約15億元,其中“農特產品”電商銷售額達4.5億元,線上撮合、線下成交大宗農副產品、民俗產品交易額達23750萬元;通過電商平臺賣出的特色農產品價格平均提高30%-40%。便捷省時的網上銷售逐漸成為荔浦縣農產品銷售的新渠道。
農產品搭上“物流快車”遠銷區內外
小宗貨物在電商銷售中便捷省時。但是,作為大宗貨物荔浦芋銷售的新坪鎮鄉村人家店的負責人梁玉蓮來說,每天銷售的荔浦芋多達上千斤,這么多的荔浦芋如何從鄉間進入縣城,發往全國各地呢?
為此,縣政府通過政策扶持,整合順豐、中通、圓通等35家快遞物流公司,就農村包裹聯合配送達成合作協議,按照“片區管理、點面結合、定時定點、及時收發”的原則,在全縣13個鄉鎮144個行政村設置不同的片區,確保農村物流服務全覆蓋,每天規定時間到各村級服務站收貨和發貨,農民寄送包裹時還可以自由選擇快遞公司,全縣144個行政村可實現“24小時送達”。通過為特色農產品提供包裝、倉儲、運輸等標準化、定制化服務,有效促進農產品網上銷售和進城銷售。
“農業+物流”發展模式,在荔浦縣不僅讓大宗貨物荔浦芋從農村走進縣城,還讓荔浦馬蹄、荔浦砂糖桔源源不斷銷往區內外。“每天下午4點,物流車準時到家幫拉貨,幾千斤荔浦農特產品,第二天就能讓顧客品嘗到。”打通城鄉之間“最后一公里”的荔浦物流,讓馬嶺鎮合安村韋宜麗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方便。
“農業+旅游”促進農民增收
近年來,荔浦充分發揮其在農業、工業方面的發展優勢,深入挖掘文化底蘊,將旅游與之結合,打造“旅游+”荔浦特色之旅,深受游客歡迎。
每年暑假,在荔浦銀龍古寨古村落旁的田間小河邊,鮮花盛開、蜂蝶飛舞,三五成群的游客騎著自行車沿河游覽,不時駐足賞花拍照,勾勒出荔浦鄉村休閑游的美麗畫面。
“旅游+休閑農業”,展現的是荔浦鄉村特色。為了讓鄉村旅游更具活力、魅力和持久力,修仁鎮柘村按照“一村一品”的特色,推出水果采摘、勞動體驗等多條特色農業觀光旅游精品線路。一手抓產業提級,一手抓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推進休閑農業的發展,建成休閑采摘區,打造民俗民居,豐富農家樂內涵,進一步提升農業引領、休閑旅游元素集聚的新型示范區。整合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聘請專業設計團隊因地制宜打造了柘村自行車休閑步道、四季花海、3d石畫、墻畫、創意小品等旅游休閑觀光點,順利完成柘村3a級景區申報、創建工作并獲授牌;同時積極引導農戶打造休閑農業和生態農業園,在砂糖桔種植不適宜的區域,種植荔浦芋、馬蹄、百香果等本地特色作物,并引導農戶建成生態采摘體驗園,吸引游客互動參與;此外還打造了農家樂,為游客提供當地特色美食。柘村景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縣內外農業觀光和旅游休閑游客,截至目前接待游客量已超10萬人次,僅此項促進當地人年均收入增長400元。
如今,以修仁柘村、蒲蘆納兌瑤寨、東昌荷包洲、荔城白馬廠為代表的鄉村旅游風生水起。與此同時,荔浦還對該縣現有的溶洞之旅進行深包裝推介,打造山水之旅,凸顯溶洞山水奇觀。
截至日前,荔浦已發展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觀光點25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個,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2個,自治區級主題小鎮2個,廣西特色名鎮名村1個,星級農家樂7家,一批品牌鄉村旅游景區景點爭相涌現。2017年實現接待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數170.59萬人次,收入6.12億元。獲得了農業部授予的“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
“農業+精準扶貧”實現貧困戶致富
荔浦把農產品銷售融入脫貧攻堅工作,實施精準幫扶,確保農產品產出有銷路,為群眾特別是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提供保障。
去年8月,荔浦首個由新坪黃竹、清江、長灘、興義、雙合5個貧困村抱團發展的集裝箱養魚項目在新坪鎮啟動,通過科技嘗試集裝箱養魚,將獲得集體經濟收入助推貧困村脫貧致富;而東昌鎮在集體經濟收入薄弱的東陽村、思貢村各投入近30萬元資金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帶動集體經濟發展。目前,思貢、東陽兩個貧困村光伏發電產業項目已投入使用,每年可為每個貧困村帶來近4萬元集體經濟收入。
針對部分貧困群眾缺乏勞力、資金、技術情況,荔浦探索出“電商+一店一村一產業”、“資金、土地+合作社”、“土地運營+資產盤活”、“特色產品+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抱團發展,投入資金2500萬元建成荔浦“電商扶貧一條街”,為每個貧困村設置一個門面店鋪,扶持全縣33個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項目,增加貧困戶和村集體收入,青山鎮大明村、東昌鎮東陽村、雙江鎮同福村、杜莫鎮下樟村等4個村則利用閑置土地或廠房建設冷庫、選果生產線、采石場等,向承租合作社獲取租金,年回報率達10%;花篢鎮南源村則利用廣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210萬元,新建20畝現代化香菇種植示范基地,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輻射帶動本村及周邊村貧困戶種植香菇500畝,實現村民致富、集體增收雙贏局面,目前全縣有11個貧困村采取“村集體資金+合作社”模式發展集體經濟。
桂林晚報記者邱浩 通訊員周俊遠
扎實做好安保服務保障工作全面展現國際城市文明風采
惠進才鳳縣調研:搶抓發展機遇 加快追趕超越
射洪縣環衛所加大力度清理全城衛生死角
AC米蘭校園足球公益活動三亞啟動
福田公交派出所對上皇崗村地鐵站商鋪進行安全檢查
荔浦:促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合江縣積極開展“紅盾春雷行動”促市場健康
中心城區將新建三所中小學今年底前陸續開工均配有家長接送區
坦然做自己 真誠待別人
市政府督導檢查“五一”安保工作
注意短信!事關你的重疾補充保險,統一劃扣要開始了!
掃碼取廁紙沒手機怎么辦? 公共服務管理為何顧此失彼
景德鎮航空科技園一期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違法建房屢教不改 堅決拆除毫不留情
兩江新區企業攜手建行為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滬嘉攜手 德育同行 ——記2018年嘉興技師學院骨干班主任培訓活動
《濟寧市城市綠化條例》(草案)會簽意見情況
九江六中美術教師參加首屆江西美術聯考風向標論壇
提高認識抓好落實打造藍色海灣行動示范工程
我市12條服務貿易創新試點經驗向全國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