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通衢坦途暢——湖州市交通運輸局2017年工作展示
高鐵風馳電掣,通南達北;公路貫穿境內,縱橫交錯;駁船日夜暢行,汽笛高鳴;公交穿梭城鄉,舒適安全……
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以“四新”主題實踐為載體,緊緊圍繞構建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總目標,發揮交通建設對湖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筋骨”和“血脈”功能,繼續鋪筑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通衢大道”。
工 作 展 望
2018年是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貫徹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湖州交通運輸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以“交通強國”戰略為引領,緊緊圍繞“四新”主題實踐,牢牢把握趕超發展主基調,全力實施綜合交通建設大會戰,進一步提升交通對經濟的承載能力、對民生的支撐能力、對環境的引導能力,推動交通運輸發展速度更快、質量更優、水平更高,為提升湖州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經濟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2018年,全市交通建設計劃完成投資200.4億元,力爭首破200億元目標。
項目建設奏響強音
交通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筋骨。近年來,我市大手筆投入,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當好先行官。在“真金白銀”投入下,全市鐵路建設、路網結構、內河水運等方面都呈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眼下,一張以高鐵和高速為引領,以國道和省道為框架,以農村公路為補充的浙北路網,讓長三角樞紐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得到前所未有的凸顯。
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 122.92億元,同比增長67.3%,占年度計劃的100.8%,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交通的巨變,首先是從路網結構的改善開始。眼下,杭寧拓寬、二繞項目按期啟動,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鹿山至安吉孝源段快速推進,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資37.99億元。干線公路方面,318國道南潯至吳興段改建工程按期完工, 104國道德清段改建工程、 104國道五一大橋改建工程、湖山大道等項目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資28.74億元。高標準打造全域美麗公路,編制出臺全國首個地市級美麗公路總體規劃,全市已初步建設形成德清縣“十景十線”、長興縣“一環四區十路十景”、南潯區“一段一景觀,一路一風情”等特色品牌, 1至10月全市共建成美麗鄉村路326.7公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等級150.7公里。
水運發展方面,湖州港完成港口吞吐量9630.23萬噸,同比增長24.6%;內河集裝箱吞吐量31.6萬標箱,同比增長73.5%。長湖申線航道西延、京杭運河湖州段“四改三”整治等項目有序推進, 1至11月共完成投資9.79億元,以臨港產業、生態城市為要素的湖州內河水運,如今正奮力奔跑、華麗轉身。
站場、機場建設方面,德清汽車總站遷建工程、長興綜合物流園區b區、湖州鐵公水綜合物流園區、德清通用航空機場快速推進, 1至11月共完成投資29.49億元。
今年9月,市交通運輸局編制完成《2017-2021年綜合交通大會戰行動工作方案》,搶抓交通建設“黃金時期”,按照“加快建設為先、確保品質為重、促進發展為要、服務民生為本”的原則,進一步科學梳理交通重點項目,未來5年,我市將投資千億元實施百項工程,即:從今年起,通過5年建設,計劃完成綜合交通建設投資1036億元,建設項目110項。其中鐵路建設完成249億元、公路建設完成662億元、水運建設完成59億元、交通樞紐建設完成66億元。到2021年,實施新(改)建鐵路、公路、水路2578公里,其中鐵路339.5公里、公路2128.5公里、水路110公里,全面開啟湖州綜合交通的新一輪建設高潮。
惠民服務贏得口碑
嶄新的新能源公交車馳騁在寬闊的城市道路上,景美路暢的農村公路取代了記憶中凹凸不平的泥濘小路,不久前還在國內率先實現公共自行車“無樁借還”……、
在今年初的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中,一批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水平、完善農村公路品質的交通項目被提上議程。一年來,我市加大投入、不斷提高交通服務水平,以大交通的視角實施每一個改變百姓生活的細節,用精雕細琢的態度疊加湖州的交通生態。
截至11月底,交通部門已經提早向市民交出了精彩答卷:全市新增優化公交線路41條,新建成公交港灣式??空?51個,新增純電動公交車100輛,公共自行車三期項目的1000輛公共自行車已投放;全市美麗鄉村路創建完成355.8公里,農村公路等級提升改造完成191.5公里,各項工作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圓滿實現政府對百姓許下的承諾。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實處,截至9月底,全系統已實現“最多跑一次”事項覆蓋率達100%、“零上門”事項覆蓋率達51%、群眾和企業滿意率達95%以上。
“今年市區新辟線路2條,優化調整線路6條,對市區客流量最大的10條主干線路運營班次增加了5%至10%,并開展了大規模的公交站點(亭)整修和清潔工作?!笔羞\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公交優先快速發展,線網、車輛、場站、新能源化等各項指標有效提升, ppp政府購買公交服務政策、生態公交、智慧公交等具有湖州特色指標逐步凸顯,今年8月4日,我市成為全國首批“公交都市”創建城市之一。隨著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的不斷提升,正有越來越多的湖州市民逐漸認可綠色出行方式,并付諸行動,為城市治堵貢獻一份力量。
為了確保美麗公路建設高質有序,市交通公路部門加強了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計劃、進度和質量管理工作,制定完善了詳細的美麗鄉村路提升改造、路網完善、大中修和危橋改造等工程建設計劃,并制定了相應的進度計劃和檢查辦法,每月檢查相關項目的進度和質量,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美麗鄉村公路要真正暢起來、美起來,高質量的建設是基礎,高效的管養才能讓鄉村路一直美下去。對交通部門而言,建好美麗公路只是開始,要真正實現美麗公路歷久彌新,持續發揮其運輸服務與路域景觀的長效價值,就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管養機制。為進一步理順農村公路工作體制,實現“建、管、養”一體化,我市建立了由市公路局統一行使全市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行業管理職責的工作機制。
同時,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今年編制出臺《湖州市交通大物流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擬定《湖州市現代物流業降本增效政策十五條》等扶持政策,今年以來累計減免物流企業各類費用4.2億元,推動了物流企業降本減負。推進綜合物流平臺建設,德清臨杭和長興綜合物流園雙雙榮獲全國優秀物流園區殊榮。培育發展物流新業態,長興縣成功開通全市首條公鐵和海鐵集裝箱聯運班列,織里無車承運人、安吉無人機配送等模式全省領先,全市城鄉物流配送網點較去年增長20%以上。
水運轉型風生水起
高等級生態航道擴張成網,綠色港口集約一體化發展,河海聯運一路加速領跑,臨港經濟風生水起……
全國首個內河億噸大港再傳好消息,今年1至11月,湖州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萬標箱,達到31.6萬標箱,同比增長73.5%,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20.9萬標箱,吞吐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國內河同類型港口首位。
今年以來,湖州港航以創建“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為契機,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大灣區大花園等重大戰略,推動臨港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運石子”向“運箱子”的蛻變。
推進港產城聯動,在全省率先編制實施《湖州市臨港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建設大型物流園區和沿河產業帶,服務臨港實體經濟,推動港、產、城聯動發展,建成運行了安吉臨港物流園、德清臨杭物流園、長興綜合物流園等大平臺,引進桐昆集團長興項目、新鳳鳴湖州項目和金洲集團金屬管道擴建項目等全面投產,改變了原先單一貨種結構,進港的化工品、鋼鐵、石油制品、煤炭等臨港工業生產原料大幅增長,今年1至11月同比分別增長70.5%、 55.3%、 44.5%、 15.5%,形成裝備制造、金屬新材、新能源、綠色家居等一批臨港產業群。同時,加快整合港口岸線資源,累計關閉小散碼頭650座,整改提升碼頭380座,建成生產泊位90個,規劃建設了一批大型公用碼頭,為臨港經濟“騰籠換鳥”。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打通內河水運瓶頸,構建美麗經濟走廊,湖嘉申線、長湖申線兩條并列而行千噸級航道建成后,今年京杭運河湖州段“四改三”整治工程加速推進,長湖申航道西延工程將于近期開工建設,通江達海的“水上高速”航道網逐步形成。大力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工程,淘汰落后運輸產能,引導發展大噸位船舶和特種船舶,老舊船舶拆解進度位列全省內河第一,湖州港運力規模已達193萬載重噸,單船平均噸位495載重噸,兩項指標均位居全省內河首位。(湖州日報)
鄉干部咋成了“包工頭”?
294名商戶當信息員 “快反朋友圈”保繁華商圈平安
秋日的位山濕地公園
治“痛點”解“難點” 廈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向赟在鹽蓬路產業帶調研時強調:農業產業化發展要理思路,擴規模,重質量,創品牌
湖州市交通運輸局2017年工作展示
無為,是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中共正定縣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召開
李集鎮小學開展“世界氣象日”主題教育活動
郴州市研究謀劃2018年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
衡陽市成功申報“紫色頁巖切坡噴播綠化模式研究”項目科技成果
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創新安全監管方式,提升安全監管能力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安全生產社會治理新格局
類風濕多年疼痛難忍 醫生為啥先讓他治牙病?
高考臨近 黃巖考生家長有了暖心陪考假
懷集縣推行農村黨員學習積分制打通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
市交通運輸局多措并舉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
天心區城鄉建設局開展“ 緬懷先烈,紅色之旅”主題黨日活動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延強會見著名作家余華一行
7月29日各縣(市、區)和開發區空氣質量排名情況
省第三環保督查組調研國土資源生態環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