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依達,中午你們幾個過來啊,阿姨又做好吃的了。”
“阿姨,這次我可得提醒他們幾個,不刷碗不許去吃飯!”夏依達在電話那頭調皮地說。
放下電話,銀川市西夏區共享社區居民王菊茹滿懷欣喜地盼著孩子們來家里“改善伙食”。
夏依達是個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姑娘。在共享社區的“同心聯盟”結親互助活動中,社區居民與北方民族大學學生結親互助。從此,夏依達這些家在遠方的孩子們,在銀川有了一個“家”。
“我們社區共有4300多人,其中回族、蒙古族、滿族、藏族等少數民族有379人。”共享社區黨支部書記劉麗娟剛剛榮獲“全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她告訴記者,2015年開展至今,結親互助從最初的3對發展到現在的20多對,部隊官兵、外地少數民族大學生和社區居民互親互助,效果良好。
王菊茹今年61歲,2015年通過社區“結親互助”平臺,認識了蒙古族學生巴特爾、維吾爾族學生夏依達、柯爾克孜族學生古力巴努爾,“這些孩子跟我特別親,中秋節我們就在一起過的。”
“王阿姨也感染著我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動。”巴特爾邀請學校里的同學們成立“星火民族情”服務隊,在社區里志愿開展衛生保潔、關愛老人等活動,還在社區活動室開辦了“四點半課堂”。
“小學生們放學早,家長還沒下班,巴特爾他們就在教室里輔導孩子們做作業,教一些趣味知識。”社區工作人員常海娥告訴記者。
“我們社區各民族同胞親如一家,不分你我。誰家有難,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劉麗娟說,社區里一戶家庭以賣麻辣燙為生,熬了一缸滾燙的燉料,不料家里的小孩玩耍時跌入,全身皮膚大面積燙傷。社區居民聞訊,一個晚上便籌款2萬元,當天便送到醫院。
共享社區通過開展民族團結成果展示活動,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及傳統文化的手工藝制品、書畫、攝影、歌舞等進行宣傳展示,以更好地傳承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社區還在東塔巷市場免費搭建民族制品銷售平臺,讓這些民族手工藝制品走向市場。(記者朱磊禹麗敏)
“護林員”在行動 市紀委派駐機構改革一周年工作綜述
【貫徹全會精神 跑出三臺速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桃源四中:直擊學考前一刻,考生爭分奪秒!
云巖區:“八大領域”著手 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保暢通出一份力
互助結對子民族一家親(各民族團結互助)
晉城:全市限額以上消費品市場平穩較快增長
旌德縣城被正式命名為“安徽省衛生縣城”
河南日報:鶴壁“互聯網+”跑出工傷認定加速度
開福區人社局開展退役軍人結對交友幫扶活動
市政府安委會全體(擴大)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桃源盤塘中心小學:打造書香校園 建設特色學校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召開
明城黨委組織開展慶祝建黨97周年活動
衡陽市組織召開2018年春節假日旅游工作會議
吉林市十八名第一書記被召回
【宿遷人在海外】徐迎國:身在海外,心系家鄉
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沈陽市2018年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
肇慶電信加快網絡升級改造,增強網絡提供能力
邱文雙主持召開市政協黨組十三屆十六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