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河“舊貌換新顏”,水質清澈,河岸被打造成“漫步長廊”。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王博 通訊員陳偉奮 項飛 戎淑 攝影/丁安)“一年里,我親眼見證了家門口的游龍河在清淤、截污、活水之后,從一條又黑又臭的斷頭河,變成一條碧波蕩漾的景觀河。”昨天一早,在鄞州區白鶴街道丹鳳社區游龍河畔,居民章玉其一邊悠閑地打著太極拳,一邊向記者講起它的變化。
對我市治水工作成效有切身感受的不止白鶴街道的居民。本月,國家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專項行動督察組對我市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督察”。督察組一行用整整兩天時間,抽查了城區近百條河道,隨機提取了10多份水樣進行檢測化驗,未發現任何一處黑臭水體。因此,我市治水成果得到督查組高度肯定。
“多虧身邊黨員干部辛苦奔走,這兩年來我們身邊的河水變清了,空氣也好了。”看到家門口的碧波清流,家住江北區中馬街道的沈榮江忍不住“點贊”。隨著“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江北區中馬街道采取“人在網格走,監測各排口”、“用腳丈量,用手上報”等動態監測模式,讓轄區33個網格區域、132名網格員和84個網格服務團隊成為治水監測員,利用網格掌上app有效開展全域水情動態監測。去年,中馬街道網格員團隊共上報水環境問題208條,辦結反饋率100%。
城市在這輪治水中迎來碧水藍天的同時,廣大的鄉村也在“因村制宜”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慈溪市白沙路街道輕紡村秉持“總體規劃,集中優先”原則,將全村1265戶常住居民及458暫住人口的生活污水全部納入市政管網。該村先后在村內埋設化糞池880個、公廁24個,安裝檢查井1180座、清掃井1961座,鋪設了污水主管15031米、污水支管12900余米。全村晴天無排水、污水不入河,高效的治水工作得到村民交口稱贊。
近來,我市持續出現高溫天氣,水庫水位下降,水資源緊張,生態補水條件差,水質反彈壓力加大。對此,全市各級治水部門正積極探索大數據智慧化治理模式,“水陸空”聯動實現河道管養精準化。鄞州區將無人機、監控頭、gps定位等科技手段運用于河道長效保潔,確保巡河零死角。北侖區積極延伸河長網絡,設立了185名河道警長;同時聘請354名河道保潔人員為“河面長”,每2公里河道配備1名,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慈溪市全域推進“河小二”百米志愿崗,利用沿河企事業單位、社區居民等實行“門前三包”模式,對河道實行24小時全民監管,有力提升河湖管理水平。
楊時云等參加“三清杯”黨章黨規黨紀知識競賽
正在直播!國家級專家評委現場點評,邀您一起參與,一場味覺與視覺的享受......
淮安區推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
樺川縣開展“五一”節日期間安全大檢查
大浪注新流,揚帆破潮頭——記嘉興一中實驗學校2018學年新入職教師培訓會議
國家兩部委抽查寧波近百條河道 未發現一處黑臭水體
向緒杰主持召開張管局6月工作例會
綿陽市五步驟完成基本單位名錄庫數據質量核查
第十六屆省運會擊劍比賽在寧德開賽 泉州隊首日奪三金
23日北風占主導
涼快天 何時能見到
土左旗第二十二屆環衛工人節晚會舉行
明水四保安奮不顧身控制火情
我市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建設創建工作
監管護航:確保我市考生吃得安全放心
我市各地食藥監督局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多舉措確保市民“舌尖上”安全
嘉定重拳出擊嚴查非法客運
強化骨架支撐 優化空間布局 提速多元發展——城市基礎設施提升百姓談幸福感系列報道之交通基礎設施篇
“理學名山”500歲了,未來有望跟著古人足跡游西樵山
長沙:創新商鋪治理新模式 擦亮誠信“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