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云彩收集者手冊》為何成網紅?武漢暴雨和云有什么關系?
5月21日訊
你喜歡仰望天空看云嗎?
看云時你能否發現它們的不同?
英國賞云協會出版了一本科普讀物《云彩收集者手冊》,介紹46種云彩和大氣光學現象,收錄全世界云彩愛好者拍攝的百余幅精彩攝影作品。今年三月,譯林出版社將此書在國內出版,受到賞云者歡迎,成為“網紅書”。
以《云彩收集者手冊》為線索,長江日報采訪了國內博物科普達人與攝影師計云,借專業人士的視角,全面認識云彩,并延伸開來,認識冰暈、彩虹等神奇天象。
快和長報君一起來看看吧~
坐著高鐵去追云
計云是本名,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不過,計云最開始學習的專業并不是天文學或光學,而是昆蟲學。他說:“我從小對自然萬物感興趣,而昆蟲在自然界當中的種類最多,他們彼此長得不同,各種顏色和形狀都有,我很喜歡這種東西。”
在中國農業大學的本科和碩士就讀期間,計云成了網絡論壇上的博物達人,科普昆蟲。后來,他以達人身份參加各種科考活動,去往全國各地探索自然。
和天象結緣,正是科考路上的一次機緣巧合。計云印象深刻,“那是2012年,在一次觀鳥行動中,我看到天上掛著一個平直的、特別絢爛的彩虹,當時我不知道這是什么,但我有一個好朋友叫王辰,是《博物雜志》的編輯,他認識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國家天文》雜志社的張超,他們告訴我,這個東西不是彩虹,而叫‘環地平弧’,是一種冰暈。”計云所說的張超,正好也是這本《云彩收集者手冊》的中文版譯者之一。
借著那次契機,從小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的計云,查閱了更多資料,越看越入迷。
因為有科考外出的機會,本身也是攝影愛好者,在研究昆蟲的主要工作之余,計云開始“摟草打兔子”,觀測天象。他和王辰、張超還建立了一個“天象互報”小組。
計云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是2013年10月14日,他接到王辰電話,說北京出現了糙面云——這是近幾年才被提出的新云彩類型,被稱為“世界十大奇云之首”,提出者正是英國賞云協會。
聞得“世界奇云之首”的糙面云出現在北京,計云連忙準備拍攝,但這個云的移動速度極快,彼時已迅速向東南方向飄走,眼看無法拍攝到理想圖片,計云當機立斷收拾東西沖往北京南站,坐上了北京到天津的城際高鐵,追到了糙面云。
2013年10月14日,計云記錄到的“糙面云”
計云的這次拍攝,填補了國內記錄糙面云的空白。彼時,王辰和張超正在合著一本名叫《云與大氣現象》的書,這是我國第一本關于云彩的原創科普書,計云拍到的圖片被收錄到此書中。
《云彩收集者手冊》里介紹,直到2017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才正式承認糙面云的命名,并在最新版的《國際云圖》中在線發表。
計云在2013年10月14日的那次觀測,成了國內首次正式記錄。
云中妖怪“糙面云” 攝影/witta priester
聚成“天象拾趣團”
隨著成果的不斷增加,“天象互報”小組從原來的三人,慢慢擴充為幾百人的大群。計云通過微博(@凡蟲ecobserver)的交流,逐漸吸引了散落在全國各地的粉絲,成為國內科普天象的“大神”。
目前,中國還沒有像英國賞云協會這樣的組織,但以計云的微博為核心,他們建立起了一個民間的“天象拾趣團”,關注者是十幾萬全國各地的天象愛好者。
翻看計云微博,每一天都有很多網友發表圖文,分享自己觀測到的天象,或者請教相關問題。“我覺得自己就像是架起全國愛好者的橋梁。”這些民間自發的觀測交流,也給國內天象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資料,為科研成果作出貢獻。
“此前,中國很多天象研究被視為一片荒蕪,比如冰暈。”計云解釋,“冰暈是空氣中的冰晶對光線進行反射或折射產生,在極寒地區,比如北歐、南極、北極等地,它發生的概率和品相遠遠高于中低緯度地區。但通過我們這幾年的工作,證明中國南方等中低緯度也會出現品相極佳的冰暈。這背后的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至少我們在這個學科的自然探索發現,以及學科的研究價值方面,已經大幅縮小了和國外最先進研究的距離。”
今年2月18日上午,內蒙古呼倫貝爾發生大天象事件,圖為背對太陽看到的情景攝影/李笑曼 @irmammn供圖
延伸閱讀>>>
神奇天象在武漢
近期,武漢暴雨天氣成為熱議話題。根據《云彩收集者手冊》的講解,有兩類云是因經常帶來降水而被定義的,一種叫雨層云,一種是積雨云。
積雨云帶來的降水迅猛而短暫(比如暴風雨),常伴隨著打雷、閃電,甚至冰雹。有時,積雨云也會形成好看而壯觀的形態,因為它可以長到16000米高,通常是鐵砧狀,離地面非常低,有“云彩之王”的外號。
雨層云的降水相對持久,它應該是長得最“難看”的云了,濃厚、灰暗、沒什么紋理,遮住太陽光線,讓萬物變得昏暗。
5月20日早上9點多,武漢暴雨,在漢陽楊泗港快速通道高架橋上,通行車輛打開車燈在漆黑的道路上行駛 記者李子云 攝
這幾天,武漢暴雨天氣常常讓人有“白天變黑夜”的錯覺,那就是雨層云干的。在武漢觀察天象,不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季節,條件都比較便利。
計云說,觀察天象不用拘泥于地點和時間,對于大多數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來說,在相對高層建筑上,或者更開闊的地方,對于觀云或觀天象而言,都是更有力的條件。當然,如果能到多山地帶,還可以觀察到一類叫做地形云的云彩,它是因為地形和氣流的共同作用而產生。
根據計云的“中國冰暈通訊”記錄,湖北地區經常出現罕見冰暈,2015年湖北出現過“5.9大冰暈”(5月9日),上周“中國冰暈通訊”發快報:多重罕見冰暈到達湖北。不過,自然界的冰暈暫時還無法提前預報,能否看到這類神奇天象,就靠運氣和觀察了。
世界奇云不止十種
常見的云至少有幾十種,比如積云、卷云。一般看到積雨云、雨層云等,就要收衣服了。
bbc(英國廣播公司)曾經歸納出一個所謂的“世界十大奇云”,但從實際角度來講,近三十年發布了大概二十多種類型的新云彩,尤其是2017年的3月23號世界氣象日的這一天,世界氣象組織把那一年的主題定為“觀云識天”,科學上新提出來的,都是比較罕見的云彩。
奇云不止十個,其中特別罕見的有糙面云,還比如在海邊有時候能見到長達數百公里、像搟面杖一樣渾圓的滾軸云。
很多人喜歡在日出和黃昏時分去觀云,這不是觀云的最佳時間段,日出和黃昏時分是拍攝云彩的最佳時間段。觀云的最佳時間段還是白天,尤其很多云彩屬于水汽蒸騰的產物,白天溫度高,蒸騰作用越強烈,就越是有一些云彩能夠出現。
關于云彩的民俗與農諺有一定道理
中國有與云彩有關的民俗,比如祥云圖案。計云介紹,祥云的造型借鑒和參考了卷云,卷云呈絲縷狀,形態飄逸而瀟灑。
中國有不少與云彩有關的農諺,比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云自東北起,必定有風雨”“天上掃帚云,三日雨將臨”等。
計云認為,農諺跟二十四節氣一樣,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幾百甚至上千年的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歸納出的經驗:
“這種基于經驗的觀察和總結成果,至少針對農諺產生的地區而言,往往具有普遍意義。但不能把它完全等價于科學真理,這個經驗主義沒有經過現代科學方法的推敲,沒有實驗方法去驗證,去排除。”
不過,他表示這不意味著農諺是“偽科學”,“有時,農諺比現代科學作出的判斷更準確。因為現在的天氣預報系統誕生僅百余年時間,還需要不斷進步。在某些程度、某些情況下,其實科學真理本身就是經驗不斷總結、提煉所形成的一些道理。”
文學作品中的“妖怪云”正是糙面云
文學影視作品里出現過神奇云彩,比如周星馳作品《大話西游》的經典臺詞“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彩祥云來接我”。
《云彩收集者手冊》里介紹,世上真有“七彩祥云”,它的學名叫“虹彩云”,是太陽光或月光穿過薄云發生衍射,呈現出的柔和彩帶般的視覺效果。
《西游記》等魔幻作品里,妖怪出現時常常帶有扭曲又詭異的黑云,多是“糙面云”,在科學界正式給它命名之前,民間流傳的叫法正是“妖怪云”。
這種云的云底具顆粒狀團塊、極端粗糙,波狀結構極度扭曲成巨大、不規則的褶皺。當然,妖怪是沒有的,糙面云出現通常是因為強對流天氣,計云解釋,它是波狀層積云在強對流下進一步發展的極端形態。
冰暈中的極品叫萬華鏡旋之空
冰暈是由大氣當中存在的不同形狀、不同旋轉方式的冰晶對光源進行折射和反射,所引起的非常復雜的一類大氣光學現象。
以太陽作為光源產生的暈,叫日暈,以月亮為光源就叫月暈,還有人工光源,比如路燈也可以形成暈。
冰暈是發光的,經常表現為各種或白或彩的弧線。冰暈在比較極品的狀態下,可能會展現出漫天遍野、大概幾十條不同顏色、不同形態的光弧,整個天象群魔亂舞,稱之為萬華鏡旋之空。
計云在飛機上記錄的“萬華鏡旋之空”部分景象,這張圖片刊登在今年3月的國家地理雜志上
冰暈出現的通常情況有兩種:
天上出現卷云,因為卷云是冰晶云而非水滴云;
以北方為代表的地方會出現“鉆石城”天氣,類似風吹雪,從地面到高空紛亂地飄著各種各樣的冰晶。
最適合觀察彩虹的季節來了
彩虹的出現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空氣當中存在大量的小水滴,這是區別彩虹和冰暈的關鍵——水滴還是冰晶;二是要有強烈光源,自然光或人工光源都可以。
彩虹種類有二十種左右,有些彩虹的顏色甚至是白色,或者純紅色等,還有雙彩虹是真正的彩虹。彩虹不一定只出現在天上,清晨時分植物上會沾滿露水,遇上合適的陽光照射,形成叫做露水虹的這樣一種彩虹。
中國四季分明,夏季隨著降水增多,對于我國絕大多數地方而言,彩虹出現的次數和概率會大大增加,是觀察彩虹最佳的季節。
科普入門書籍推薦:《云彩收集者手冊》《云與大氣現象》《云圖鑒》《宇宙的答案云知道》《氣象觀察圖鑒》。
中國非遺博覽會傳統工藝決賽揭曉,吳川“80后”雕塑家潘康明獲三等獎
福建省首個裝配式鋼管束組合剪力墻結構項目首節鋼管束吊裝成功
《2018年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實施辦法》日前印發
廈門新增四所省示范性幼兒園 是幼兒園的最高級別
頂級專家褚健稱"后半生屬于寧波" 對甬城意味著什么?
《云彩收集者手冊》成網紅 武漢暴雨和云有什么關系?
協同發展教育 共享優質資源
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川滇八縣一區成立南廣河河長聯盟
煙臺公交集團赴對口幫扶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我市失業保險金標準增幅20%
輝縣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輝縣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環衛聯體站設備及工程項目(二標段)結果公告
濱海新城空港醫院擬明年投入使用 規劃300張床位
做實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市民政局舉辦市直民政系統法治專題培訓暨“法潤民政”大講堂
濰醫附院孫曉東博士應邀赴歐洲糖尿病協會年會發表專題演講
烏當區衛計局多渠道開展健康扶貧工作
"翼家小廚"樂山貧困地區農特產品歡購節啟動
傳達學習劉家義書記講話精神 王忠林主持市委常委會議
奮斗新時代 推進高質量發展|永鋼集團轉型升級再添新力量 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車間正式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