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到,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扶貧工作走到現在,可謂成果頗豐,很多貧困群眾逐漸走出了貧困,踏上了致富的快車道。但不可否認扶貧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踏實的狀況:部分生活困難群眾扶著脫了貧,一旦放手就又返了貧。扶貧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上述現象,更多的原因恐怕還是在于扶貧視野不夠寬:一味“輸血”卻忽略“造血”,重視實物、資金扶貧,卻輕視精神扶貧。
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有無脫貧致富的意識和決心。不難發現,有些貧困村、貧困戶扶不起、窮依舊,不是他們不能致富,而是他們缺乏脫貧致富的勇氣和勤勞實干的行動。
扶貧先扶志,要通過教育、引導,把“內因”激活起來,讓困難群眾有“我要脫貧”的迫切愿望,而非“要我脫貧”的被動督促。如此,脫貧的腰桿才會硬起來,脫貧的辦法才會多起來。在扶志起到效果后,下一步就是扶智。走好這一步,引導和規劃至關重要。貧困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是天災人禍致貧,還是懶散致貧,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在此基礎上,“授之于漁”,找準脫貧項目。
扶上馬還需再送一程。這期間,要注重對困難群眾進行技術指導和方向引導,讓他們在“輸血”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我“造血”的功能。同時更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大包大攬,讓脫貧對象有依賴思想;也不能大撒把,放任自流,讓剛建立的信心再次成為一地雞毛。此外,從職業教育、農技推廣、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對困難群眾進行培訓也必不可少。
當扶貧實現了“扶志+扶智”的有效融合,無異于“輸血”連接了“造血”的生成,脫貧也就有了內生力量。如此,才是長遠、穩定扶貧的精準之道。(溫志國)
青少年連續用眼不超40分鐘 電子產品每天不宜超1小時
今晚起,內江市降雨又降溫
關于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胡世滿1月2日開展接話接訪活動的公告
2018,讓樂山回歸“中心”
今年高考學子免費游羅浮山 截至9月前憑準考證入場
視野寬才能路子廣
興業銀行與興業證券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周末開展愛國衛生勞動成常態 | 龍湖區三千志愿者上街義務勞動
金寨縣創建全國第一個菌物藥資源保育區
【朝陽區】召開2018年第三次經濟運行調度會
西充市場監管局協助政府開展農村壩壩宴專項檢查
7月份舟山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2%
強制騰退廠房遭遇難題 法院措施有效化解難題
患病男子深夜犯病不肯就醫 民警苦勸4小時助其入院治療
渭城“我心中的博物館”征文頒獎
安鄉五中學生在“紅旗飄飄、引我成長”演講比賽獲佳績
“吉林一號”星座再添兩顆星合作服務首次突破地域限制,在軌運行衛星數量達到10顆
中國10城入圍全球宜居100城
溫州啟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
澧縣法院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